第8章 辭世
- 難得歲月靜好
- 夕熙
- 1776字
- 2020-05-29 17:52:15
袁恭走了,張靜安足足郁悶了有半日,奔想著拋諸腦后的,可沒想到一個驚天的消息陡然就從京里傳了過來。
玉太妃的病情就突然加重了。
據說是因為皇帝和太子發生了爭執,太子的生母廖貴妃覺得是因為皇帝遷怒太子責打了先太子留下的皇長孫的緣故。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居然找到了玉安宮來尋玉太妃分說。先太子的遺孀何氏也趕了過來。
也就只呆了一小會兒,玉安宮的人就打發她們走了。
可當天晚上,玉太妃的病就突然不好了。
七八個太醫守著,什么藥都用了,什么法都施了,玉太妃病危了三次,三次都被太醫令給救了回來。
原本人一直昏迷著,可最后一次的時候,卻變得格外的清明。
挨個的,玉太妃見了一些自己當年的老姐妹,也安置了自己跟前服侍的內侍和宮女,但是,作為一個在后宮叱詫風云了幾十年,輔佐了兩位君王的一位女主。她的最后時刻,她最疼愛的外孫女張靜安卻沒能陪在她跟前。
她沒能等到張靜安從易縣趕回去。
她留給張靜安的卻只有一句話,日子是自己過的,你長大了,要學會過自己的日子了。
然后陷入了昏迷,這一夜半時分,玉太妃是在夢里過世。
一切都發生在張靜安重生后的一個月之內。
縱然是張靜安重新活了一世,可還是讓她猝不及防。
她得知玉太妃過世,就暈了過去。
為什么她重活了一世,為什么明明看著事情在朝好的方向發展,可外祖母還是就這么去了呢?
這是為什么?為什么?
張靜安恍惚了。
這一世事情怎么變成了這個樣子?
外祖母怎么就突然辭世了?
她不在的時候,宮里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那么她呢?她之后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
她匆匆回到玉安宮,宮殿還是那座宮殿,可是物是人非,這里再不是她的棲身之所了。站在玉安宮前的那株大大的梧桐樹下,聽著殿內皇帝的慟哭之聲,那上一世的回憶仿佛一重重的波浪沖擊著她的頭腦,沖撞得她仿佛要炸開一樣的痛苦。
這一世,外祖母還是去了,這世上又只剩下她一個人了,要怎么樣才能安安穩穩地活下去?
?
皇帝沉痛停朝三日。
后隨即下旨,追封玉太妃太后的封號,陪葬先帝明陵。
更有一道旨意,張靜安敕封明珠郡主,在郡主之前,加了封號,這算是異性郡主從來沒有過的優榮,可卻讓張靜安絲毫感覺不到安慰,外祖母走了,她身上的一切,越是顯貴,恐怕越是負累。
之后的日子,奇怪的又繁雜又平靜。
玉太妃的輩份原本就高,又被追封了太后,尤其是皇帝對于喪儀多次親自垂詢,甚至親歷親為,這就讓整個朝堂都將這位已經隱沒在后宮二十多年不曾露面的幾乎被人遺忘的老人的喪儀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標準。
但是并沒有人在乎被新晉了明珠郡主的張靜安。
畢竟給玉太妃這樣高的規格,是因為給了皇帝的面子,而明珠郡主,一個毫無皇室血脈的養女剩下的孤女,如今得封郡主,已經是看在玉太妃的面子,榮耀到頭了。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將來還能怎么樣?
雖然有人非議,張靜安這樣的居然都封了郡主,還是有封號的郡主,就差沒給封邑了。而當真姓劉的宗室閨女里頭,有好幾個都要嫁人了,也沒有封號,請到宗人府和禮部,都還壓著沒批呢。
可這些話,也沒人敢拿到面子上說。
主要是那張靜安來作伐子,這個筏子實在是撐不住多大的氣力。一個小姑娘從出生到如今十三歲,都跟一抹影子一樣半死不活地養在后宮深處,大約以后還是跟影子一樣消失在那個深宅后院之中。實在是毫無價值。
還有傳聞說,皇帝斥責了廖貴妃和何氏,整個喪禮事宜,其實已經是后宮之主的廖貴妃都很低調,而何氏帶著小兒子搬到了宮外,長子蜀王劉璞的王府居住了。
這一切也都與張靜安無關,她在準備出宮的事宜。
因為玉太妃已經追封皇后,按制要行國喪。自皇帝起為玉太妃服喪一年。
上一世的時候,皇帝和玉太妃先后辭世,她差不多是被趕出了宮。
可這一世,皇帝還活著,而且對玉太妃就這么沒了心懷愧疚。這就想留她在宮中。
可張靜安是一刻也不想留在宮里了。
以前玉太妃在的時候,張靜安大可以無憂無慮地在玉太妃給她在玉安宮里構筑的那個象牙塔中肆意任性。
可重活一世,她已經知道,這皇宮不是她應該呆的地方。
她的父家張家來人要接張靜安回去守喪。
可張靜安按計劃好的,要求去先皇的明陵給太妃守陵。
她是玉太妃唯一的骨血,又是她一手帶大的,她要求去給玉太妃守陵,誰也不能說她不是,還必須敬著她的孝道。
這樣就避免了玉太妃死后,她必須立刻重回張家的困境。
想到前世她繼母和繼妹的嘴臉,她就禁不住惡心。
玉太妃的棺槨在宮中停靈到七七,按規制就出殯陪葬太祖明陵。張靜安作為外孫女,緊跟在出殯的隊伍后頭出宮,一路陪同前往定縣明陵,為外祖母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