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棍棒之下難出孝子多出逆子

“威信”不是教訓出來的

有些家長認為,對男孩要嚴厲,不要多給他們笑臉,要讓他們害怕,這樣才能在男孩面前樹立起威信,便于管教。可這種想法真的正確嗎?這種方法真的奏效嗎?

臨近中考,小剛卻迷上了電視劇《我是特種兵2》。不管作業是否完成,每天晚上必須先看兩集再學習。小剛的爸爸看著兒子把大量的時間都花費在了看電視劇上,非常生氣,屢次勸他要抓緊時間學習,可是小剛不聽。小剛振振有詞地說:

“還有幾集就演完了,等看完《我是特種兵2》就專心學習,以后有再好看的電視劇也不看了。”

爸爸生氣地說:“《我是特種兵2》不看又能怎樣,是學習重要還是看電視劇重要?你怎么這么不聽話?”

小剛聽了不耐煩,大聲地對父親喊道:“還有幾集就看完了,剛開始看的時候你怎么不管?”

“你還敢跟我頂嘴!看電視能提高學習成績嗎?這都馬上中考了,還沒完沒了地看這種電視劇。”生氣的爸爸上前一把拔掉了電源。

“你為什么這么霸道,憑什么不讓我看電視劇?”小剛生氣地喊起來。

“我不讓你看,你就不許看!越來越不聽話,等哪天我好好收拾你!”

兒子看電視劇的權利被剝奪了,憤怒地回了自己的房間,一晚上也沒有學習。小剛的父親也氣得沒休息好。第二天小剛放學后,像往常一樣坐在電視機前照看不誤。小剛的父親見狀,掄起巴掌將小剛攆進屋子學習去了。

可見,一味嚴厲地管束男孩,容易引起男孩的逆反心理,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那么,面對“不聽話”的男孩,家長該如何在他們面前樹立起威信呢?

首先,在男孩面前樹立威信,不能急于求成,而應水到渠成。它是父母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建立在與子女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并在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

其次,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父母無須刻意樹立威信,尤其要避免以教訓贏得威信,否則只能事與愿違。這類父母通常無視男孩是否愿意聽,也不管自己的語言是否恰當,在任何場合下都沒完沒了地指責男孩并要求男孩服從。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男孩,會對這種說教產生厭倦情緒。久而久之,他們對正確的教育也會產生反感。

再次,要想成為有威信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以身作則。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必須品行端正,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切不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在外面一副面孔,在家里卻又是另外一副面孔。要求男孩做到的,父母應首先做到。

再者,對男孩要管得嚴,哪怕是小錯也不應輕易放過。但每次批評男孩之后,家長一定要想辦法去安撫他,開導他,使他感受到父母的愛,不會對父母產生畏懼、抵抗心理。嚴與愛相結合的教育,最能建立真正的威信。

最后,父母不要管得太多,管得太瑣碎,事無巨細都嘮叨幾句,這樣就容易使男孩產生厭煩心理,反而不聽父母的。而平時很少教訓男孩,但抓住一些主要的東西一管到底,這樣反而更有效。

別讓打罵男孩成為一種習慣

“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并且現在中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孩子,尤其是男孩,自然成了家中的寶貝。可為什么仍有一些父母采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男孩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受傳統教子觀念的影響。如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材”“打是疼,罵是愛,氣極了,拿腳踹”等觀念的大有人在。

二是有些家長小時候常被父母打罵,于是在教育自己男孩時也不自覺地繼承了上一輩的教育方式。雖然他們深知被父母打罵的滋味不好受,心中會產生怨恨、反抗等,但畢竟自己早已邁過了那道坎,已經沒有了切膚之痛,便糊里糊涂地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三是有些父母感覺教育男孩相當辛苦,再加上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懶得動腦想其他方法來教育男孩,覺得打罵教育最直接有效。因此,一旦男孩犯了錯誤,就直接打罵——脾氣暴躁的父母最有可能這么做。

四是取決于父母本身的生活狀態。一些父母自己不成功,社會地位較低,往往會把操控男孩當成一種逃避和滿足,甚至將自己在社會中的壓力轉嫁到男孩身上,比如要求男孩一定要出類拔萃,等等。

以上幾個原因就是某些父母打罵男孩的主要原因,如果你也有打罵男孩的毛病,不妨對照一下。當然,也有的父母打罵男孩只是出于一時沖動,卻可能釀成觸目驚心的家庭悲劇。

有一對工作和家境都比較普通的夫婦,卻有一個明顯比同齡男孩更聰明、更活潑的不普通的兒子。

為了把這個好苗子培養成才,夫婦倆省吃儉用,為男孩報了各種輔導班,為孩子買電子琴并請了家庭教師。男孩也非常爭氣,學習很好,電子琴彈得也不錯,特別討人喜歡。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苗子,卻不能讓他的父親滿意,經常因一些小事被父親訓斥。鄰居時常能夠聽到父親訓斥兒子的聲音。在男孩還小的時候,父親的訓斥很管用。不過,隨著男孩的日漸成長,父親的訓斥越來越不見效了,男孩有時甚至會頂撞幾句。于是,父親便將“罵”改為“打”。

鄰居過來勸解,男孩的父親卻說:“這沒啥大不了的!官打民不羞,父打子不羞,男孩不打難成器……”就這樣,在父親粗暴的打罵之下,男孩開始逃學、打架、不思進取。當然,這樣做的后果,自然是被父親更加野蠻地暴打。

有一次,男孩因為頂嘴而被父親用繩子吊起來毒打。母親怕兒子被打殘或打死,就向110求救。不過,那天之后他們就沒了兒子的消息。等他們再次聽到兒子的消息時,兒子已經進了監獄。他們夫婦去看兒子的時候,兒子怎么也不愿見自己的父親。

因為這件事,妻子一直不能原諒丈夫,兩人也以離婚收場。

本應該其樂融融的家庭,就這樣支離破碎了。父母愛男孩,對孩子嚴格要求本身并沒有錯,錯的是不恰當的教育方法。現在確有一些家長在教育男孩時非打即罵,而不是用尊重、說服或溝通的方式。“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觀念已經過時,動不動就打罵、訓斥的教育方法后果嚴重。

有關教育研究指出:男孩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就學會了害羞;生活在暴力之中,他就會成為魔鬼!心理學家也指出,殺人犯大多是在暴力的、缺乏愛的環境里成長起來的。

總之,打罵不是教育男孩的好方法,也別讓打罵男孩成為一種習慣。打罵男孩,只會造成嚴重的親子隔閡;會讓男孩失去自信,悲觀厭世;會讓男孩會變得脾氣暴躁,心驚膽戰;會讓男孩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產生不滿的情緒;會導致男孩說謊的行為;會促使男孩陷入孤獨的深淵;會使男孩學習錯誤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會造成男孩人格畸形……一句話:棍棒下難出孝子,多出逆子。

以“罵”代“教”不可行

男孩的確不易管教,把男孩管教好不僅是一門技術,而且是一門藝術。不要批評男孩的人格,而應批評他的行為。如果男孩做錯了事,只需指出這樣做是錯的,并告訴他如何做是對的就可以了。要對男孩強調應該做什么,而非不該做什么,這樣教育男孩才更能收到積極的效果。

遺憾的是,有些家長在教育男孩時,總喜歡邊責備邊辱罵。比如,“你真笨!”“跟豬似的”“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開竅!”如果男孩不懂事,成績不好,有的父母就會罵:“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長大撿破爛去吧!”“到學校干什么去了,就吃飽了等放學啊?”男孩犯了錯誤,就會說:“你還不如死了,活著有什么勁!”

大多數父母對男孩比對女孩要求更嚴格,對待錯誤和缺點也十分嚴苛,發現錯誤也會及時地加以批評。在教育男孩的問題上,這種不袒護、不放任的負責態度并沒有錯,這可以說是父母對男孩愛的體現。但是這種批評式教育或許可以起到短時的效果,長期使用就不見得十分理想了。偶爾的批評可以激發男孩的進取心,讓他們聽話,變得乖巧些,但是如果一遇到孩子犯錯就批評,對男孩的身心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根據心理學研究,批評教育的方式并不符合男孩的心理發展特點。每一個孩子都有上進心,即使是缺點很多、毛病一大堆的男孩,他們也是希望得到大人的表揚和肯定的。當孩子得到大人尤其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揚,會表現出積極、熱情、開心和愉快的情緒。對于容易淘氣和不聽話的男孩,經常夸獎會讓他們變得堅強、勇敢和自信,無論在精神、情緒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會獲得激勵。這種積極的正能量逐步豐富和加深,男孩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進心也會隨之增強,產生“我要做得更好”或者“我會繼續努力的”的良性循環。反之,如果男孩經常遭受大人或老師的批評、數落,心里郁郁寡歡,他們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情緒消沉,逐步喪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進心,變得懦弱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特別是那些成績平平、表現得不突出或者“惹人煩”的男孩,如果平時就很少聽到肯定、贊揚的話,聽到的多是批評和數落,那么他們很容易產生自暴自棄的念頭,覺得自己反正是一個壞孩子、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或者笨孩子,從而將批評和指責當作耳旁風,對任何管教都會覺得“無所謂”,這種教育態度是危險的。雖然說批評教育在中國家庭很普遍,幾乎成了家常便飯,但是對于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一次小小的批評也很可能成為他們幼小心靈上的“創傷”。不能肯定自己,覺得自己沒用、不可救藥等想法,其源頭也大多來自不當的批評方式。

男孩一旦被管教得精神“麻木”了,想改變和進步也會變得非常困難。而許多父母覺得男孩對他們說的話聽不進去而頭疼,是因為不知道過度地批評孩子會適得其反。所以,父母要想讓孩子重新變得聽話懂事,就先改變不良的教育方式,對每一個男孩不要抱有成見和偏見,無論他有多么優秀還是平凡。古人說的“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就是這個道理。

長期在大人的責備、批評甚至辱罵下長大的男孩,在情感上也會顯得比較生疏。比如不愿意親近大人甚至疏遠父母,學會撒謊,陽奉陰違,性格孤僻,沉默自卑,內心敏感、自尊心容易受到傷害等。一旦在男孩的心目中形成父母只有威嚴而沒有威信的形象,那么他們對待父母也只有可畏,而不會表現出可親可敬。所以,父母教育男孩,要以理服人,以氣勢壓服并不能贏得孩子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男孩一般比較淘氣,經常會犯錯誤,做事莽撞、缺少經驗、思維不夠縝密等,這些問題都是難免的。孩子的判斷力是有限的,他們往往搞不清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而很多父母都會這樣想,只要男孩犯了錯,用訓斥、打罵、恐嚇是最有效的方法。做得不對要挨打,做得不好要挨罵,不做更要遭受數落,其實,這樣并不能使男孩知道自己為什么做錯了事情,錯在什么地方,反而增加對大人的反感和怨恨。據調查顯示,那些以“批評”為主的家庭里,孩子一般對父母的意見常常持否定態度。在孩子的眼里,認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為什么總是遭到斥責”是自己最大的煩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父母應根據自己家孩子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用恰當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對于有男孩的家庭,男孩的錯誤和不聽話決不是能用激烈的暴風驟雨方式解決的。尤其是作為年輕父母,應該明白,批評是傷害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最大敵人,而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才是教育的重要責任。

不要羞辱男孩。無論哪一年齡段的男孩,都不喜歡受到大人的訓斥和羞辱,對男孩來說,訓斥就是一種恥辱。因為男孩更在乎別人對他們的看法,特別是他們的朋友。即使有必要進行指責的話,也應該私下善意地告訴給孩子,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千萬不要在別人或者在小伙伴面前揭孩子的短處和批評孩子。

父母要與孩子坦誠相待。在教育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麻煩,尤其是當男孩的行為明顯有錯誤甚至十分嚴重時,父母可能會因生氣和感到受了傷害而大發雷霆,但最好的辦法是與孩子真誠地交談,從而迅速幫助孩子走出誤區。

沒有一個孩子愿意承認自己是個壞小孩,那樣自信心、自尊心就會受到嚴重損害,甚至形成“破罐破摔”的不良心態。心理學認為,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很多男孩的心理障礙,都是起因于家長一些不正確的說法。另外,對男孩進行不適當的比較會使男孩逐漸遠離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對男孩的一些小毛病、小缺點反復指責,會影響孩子的心靈健康。

總之,父母粗暴打罵或體罰孩子,與過分溺愛與放任一樣,都會明顯增加兒童品性障礙的發生,容易使孩子形成自我否定意識,產生抑郁、退縮、膽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環境。另一方面,由于男孩比女孩的模仿能力強,長期的責罵和指責會使男孩產生頂撞、反抗等攻擊行為,嚴重的可導致違法犯罪。

在教育男孩方面,父母應當既是嚴格審慎的長者,又是誠摯可親近的朋友。

以“打”代“教”不可取

如今把“打”作為教育手段的家長不在少數。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經常用此方法“教育”男孩。結果不僅將男孩的學習熱情“打”消了,也將男孩的探索精神“打”沒了,給男孩身心兩方面都造成了巨大創傷。

幾位家長在交流教育男孩的“經驗”。其中一個說:“對男孩別舍不得下手,狠不下心來可不行,不打不成器,該打就得打,‘三天不打,上房揭瓦’這話沒錯。我每周至少得打兒子一頓。”另一個也接著說:“對,對,對!男孩皮實,打一頓沒什么事,還能讓他長記性。”又有人附和道:“在單位里當個領導,管幾十人不簡單,管自己的兒子能有多難?不聽話,調皮搗蛋,隨手抄起木棒、笤帚往身上掄一通,看他以后還敢不敢!”

簡單而粗暴的方式教育男孩,會給男孩帶來極大的傷害。

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入時的父親抱著孩子在站臺上等車。孩子看上去是個2歲左右的小男孩,為了輕松些,他把男孩從懷里放了下來,讓孩子蹲在站臺上玩。不一會兒,小男孩看到地上有個煙頭,十分好奇,于是撿起煙頭,然后把包裹煙卷的紙撕開,想看看里面有什么。這時父親低下頭,他看到孩子正在費勁兒地撕煙卷,滿手都沾滿了煙灰末。他彎下身子,從小男孩手中迅速地拿走了煙頭,接著狠狠地打了兩下小男孩的小手,邊打邊生氣地問:“還撿不撿了?”

小男孩哭著說:“不撿了,不撿了。”

對幼小的孩子掄巴掌或打手心的行為是可怕的,更是不可取的。每個孩子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對各種沒見過的東西感興趣或者探究。如果用掄巴掌的方式阻止孩子的探索欲望,或者用打手心的辦法懲罰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孩子以后對新事物的感知能力就會降低,變得膽小害羞。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父母,認為很多的東西孩子是不能碰的,地上的臟垃圾、碎紙片、硬幣或者食物,更不能去撿,否則就要挨打。因為吸煙本身是壞習慣,小男孩更不該對煙頭感興趣,因此用打手心的方法讓他記住,不要隨便撿地上的東西。可是,這位父親忽略了孩子都有好奇的天性,這是兒童幼小心靈對新事物本能的感知行為。孩子的好奇欲望還沒有實現,就被父親的打手心打了回去,而打手心的行為所帶來的后果就是:小男孩從此可能就會記住,沒見過的東西不許撿,不能看見什么東西都感到好奇,探索未知是不對的,長期下去的結果就是孩子對自然中的事物漸漸失去熱情和興趣。

觀察發現,男孩挨打后,心靈也同時受傷,會變得膽小畏縮,不敢去探求、去嘗試。而且為了逃避挨打,往往會被迫違心地說謊,隱瞞過失。而這種辦法一旦奏效,男孩便會一再使用,變成了謊話連篇的人。再者,經常被打的男孩會變得脾氣急躁,心驚膽戰,對父母、對學校、對社會都會產生不滿情緒。比如,因為歷史沒考好而挨打,他會憎恨歷史知識、歷史教師,甚至憎恨學校。一旦有機會,男孩可能會做出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總之,簡單粗暴地打男孩是絕對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有男孩的父母要謹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平县| 凌源市| 龙海市| 桐庐县| 渭南市| 交城县| 屏山县| 望都县| 顺昌县| 平武县| 崇左市| 于都县| 南昌市| 从化市| 田林县| 浦县| 水富县| 巴中市| 临沧市| 都昌县| 赣州市| 弋阳县| 文水县| 绥德县| 恩施市| 桦川县| 永修县| 新源县| 泰和县| 镇赉县| 灵寿县| 佛冈县| 包头市| 开江县| 石柱| 阳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永丰县| 黄陵县| 天镇县| 荔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