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務
- 農家歡樂頌
- 慕知簡
- 2084字
- 2018-06-06 11:32:00
既然決定融入這個家庭,就從最簡單的家務做起。
秀蘿在現代是會做飯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秀蘿從小就學了做飯,會炒菜,還會簡單的烘焙,手藝自認為還不錯,好友夏雨柔都說過誰娶了她誰有口福,可在這里卻完全無用武之地。
先說做飯,在現代,米都是免洗的,秀蘿只要把水和米放進電飯鍋,然后插電、按鍵就OK了。這里鍋秀蘿以前都沒見過,是那種大鐵鍋,直徑有二尺,聽說有三尺以上的呢,煮只羊都沒問題了。
鍋是砌在灶臺上的,當然不砌秀蘿也拿不動,做飯、做菜都是這一口鍋。米不僅要洗,還要淘。說到淘米可是技術活,古代收糧食都是在泥地里進行的,打場、揚場時都會不小心混進泥沙,泥土好說,洗兩遍就隨水流出去了,有些砂子和米同樣顏色,只好把米放進葫蘆瓢里放些水,慢慢地晃動,上層的米就會隨水倒進盆里一部分,把盆里的水在倒回來,反復幾次,米都倒進盆里,留下的就是砂子。
這是秀蘿看付氏做的,她還沒學會,她現在的任務是燒火。燒火也不像秀蘿想的那么簡單,第一次燒就把她弄的灰頭土臉。
昨晚不是下了決心幫忙干活嗎,秀蘿特意早起,結果等她穿好衣服出來時,付氏和秀菊已經在干活了,她對付氏道:“有什么活是我能干的?”
付氏見是她笑道:“怎么不多睡會?不用你,俺和你姐就能忙的過來。”
秀菊也道:“秀蘿身體還沒好利索那,你歇著吧!”
秀蘿道:“好差不多了,干些小事沒問題。”
付氏走到秀蘿身邊,把她的碎發拂到耳后,道:“好,秀蘿懂事了,能想著幫家里干活了。那你幫著燒火吧!”轉頭對燒火的秀菊道,“你讓妹妹燒火,你幫我切菜。”
秀蘿道:“娘,我能切菜,讓我來吧!”
付氏道:“切菜你可得慢慢學,不是一兩天的事,你先把火燒好。”
秀蘿心想不就是切菜么?有什么難的我本來就會,到時給你們露一手。誰知一轉頭正見到秀菊在切的土豆絲,又快又細,根根分明,完全是大廚的水準,自己和她一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得,還是老老實實燒火吧!
她老老實實坐到秀菊讓出來的小板凳上,準備燒火,這時趙興有提著水桶進了屋子,見秀蘿也在,愣了一下道:“呦!秀蘿今天起的挺早啊。”
付氏笑道:“是呢!說要幫家里干活。”
趙興有聽了哈哈笑道:“俺老閨女懂事了,知道干活了!”
秀蘿回頭撅嘴道:“你們再笑我就不干了。”
“別啊!爹不笑了,你好好干。”說完提著裝滿的水桶出去喂牛了。
秀蘿坐在灶前一邊添柴一邊拉風箱,心想這有什么難的,誰都能干好。所以一心二用的研究起風箱來。風箱是個木制的長方形小箱子,有個拉手,通過推拉產生風力,幫助柴火燃燒。產生風的原理秀蘿不清楚,有空可以研究看看。
想的出神,灶下生出的煙彌散開來,嗆的她咳嗽起來,也弄的小臉花里胡哨的。付氏在她身邊蹲下,把一部分沒燒著的柴禾拽出來,道:“你柴禾放太多了,放一半就行。”
原來秀蘿以為柴禾越多火就越旺,使勁往里添柴,結果把煙道堵住了,煙才回灌進屋內,付氏拿出一些后馬上就不冒煙了。
付氏又給她講了炒菜時、悶飯時、燉菜時燒柴都不一樣,樹枝、秸稈等柴禾添火也不一樣。秀蘿這才明白燒好火也不容易啊!其實這些以前秀蘿是會干的,但因為她“忘記”后全家都沒人提起,付氏這又耐心的教了她一遍。
慶文在屋里背書,出來后問發生了什么事,早上廚房那么熱鬧,秀菊就講了秀蘿的事跡,惹得大家又笑了一陣。
秀蘿才不怕大家的調侃,她現在只想盡快熟悉這里的一切,好找出發家致富的方法,改善家里的生活質量。
雖然粗糧營養豐富,可是口感不夠細膩,常吃對腸胃也不好。而且到這里這些天了,只吃了一頓肉,還是劉嬸家給的一碗兔肉,全家都不舍得吃,都留給生病的她,讓她很不是滋味,決心努力讓家人過上好生活。
飯后,她拉過慶言道:“二哥,你能不能教我識字?”
慶言詫異的道:“以前娘讓你識字跟要了你的命似的,你說你見了字就都頭疼,今兒個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以前是以前,現在我想學了,你是不想教還是你……你一共不認識幾個字?那我找大哥教好了。”秀蘿邊說邊故意斜眼看慶言,一副看不起他的樣子。
果然慶言中了激將法,炸毛道:“我會的字可多了,不比大哥少,大哥現在主要學做文章,經義和策論。”
“這么說你教的了我?”
“沒問題,我肯定教的了你。”慶言拍胸脯保證道。
“好,就這么說定了。你每天教我十個……不十五個字,好嗎?”秀蘿問道。
慶言道:“那么多,你能記住嗎?別貪多嚼不爛。”
秀蘿道:“你先挑簡單的字教,等到字難了,我學的吃力了,你再每天減少不就行了。”
慶言覺得可行,兩人達成共識,從下午開始。慶言覺得秀蘿也就兩天半新鮮,堅持不了多久,他太了解秀蘿了,她干啥都沒長性,做事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想到這次他猜錯了。
秀蘿當然認識字,而且還認識部分繁體字,只不過現代人到哪兒都是電子產品,很少手寫了,所以寫的不好。更別說毛筆字,寫起來很有難度,這也是她想要學習的,主要還是讓她識字的事過明路,這樣賺錢的點子就可以說從書中看到的了。
秀蘿想先幫家里提高地里的出產,找些有關農業的書籍來看,古代農作物產量不高,主要和種植技術、工具、肥力等有關,化肥是沒辦法生產的,但種植技術和工具都可以改進那,要是能找到像?齊民要術?那樣的書就好了。她現在有些后悔,當初要是學農業就好了。唉,關鍵誰也沒想她能有這樣的奇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