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縣,
府衙,正堂,
趙孟蹙眉,看著公案上的徐州輿圖,手指輕輕敲擊著廣陵府所在的那一角,喃喃低語:“這幾日前方斥候急報不斷,廣陵方向軍調頻繁,似所異動,莫非鄭氏已決議動兵?”
趙孟入主彭城已有月余,這期間厲兵秣馬,整頓軍備,雖是初見成效。但彭城方經兵燹,傷了元氣,趙孟縱有干才,這時也只能休養生息,能不動干戈自是不動干戈的好。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趙孟想的是生聚教訓,其他諸府藩鎮卻不可能眼看著趙孟穩據彭城。群雄逐鹿,一步先,步步先,諸藩皆是野心勃勃之輩,自然不愿坐視趙孟坐大。
不只廣陵鄭氏蠢蠢欲動,似乎是有對彭城動兵的意思,這徐州士族除下邳蘇氏穩坐釣魚臺之外,如瑯琊王氏、東海許氏、東莞白氏等士林大族,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動作。
畢竟,彭城八縣落在陳真慶手上和落到趙孟的手上,對士族們而言是不一樣的。趙孟以小門小戶之身,竟然以下犯上,欺凌郡望之家,割據一方,這是士族不能容忍的。
士林謂曰:上品無寒士!
趙孟出身寒門,是士族敵視他的原因,趙孟攻滅陳氏,不顧物議,屠戮士族,是士林抵制他的根由。這個時候,僅廣陵鄭氏有動兵意向,而非四府合縱聯軍已是不幸之幸。
“鄭氏出兵,其他幾家不一定出兵,卻定會聲援,給我壓力。更有甚者,或許會在邊界襲擾,牽制我部分兵鋒。”趙孟輕撫輿圖,圖上各府各縣犬牙相制,牽一發而動全身。
“只憑我現今的實力,與鄭氏相持已是有些吃力了,再有周邊幾家虎視眈眈,怕是難與這些虺豺抗衡。只希望八縣寒門,都能與我一心,為我所用,如此一來,大事可期。”
趙孟此身出自寒門,自是知道寒族是個什么成色。當初他能這么順利的打下甾丘,三分憑運氣,三分是因誅殺陳少文,其余四分是他當時裹挾了所有甾丘縣的寒門大戶。
寒門在底蘊上,雖遠不如士族郡望厚重,可這些縣里大戶、鄉紳耆老,在自家一畝三分地上,個個都是坐地虎。若能得這些寒族依附,只用寒門家丁亦能編練一支勁旅。
事實上,趙孟自入主彭城以來,就不斷遣派親信往來八縣,籠絡寒門之心。彭城寒族有進取心者,大多投入趙孟麾下效力,就是不思進取明哲保身者,也多少出些錢糧。
這些寒門是知道何謂兵過如梳,匪過如篦的。一旦趙孟失勢,彭城落入鄭、王、許、白等士族的手上,他們這些寒門就成了士族嘴邊的肉,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先前彭城陳氏的吃相,委實有些難看,以至現在八縣寒門,對士林中人的胃口,竟有些心驚膽戰。也是有陳氏珠玉在前,寒門才會決心向趙孟靠攏。
有八縣寒族投效,趙孟才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掌握整個彭城府縣。
“節度,”就在趙孟思量當前局勢時,一聲輕呼,打斷了他散亂的思緒。就見一黑臉漢子,大步走入堂前,其神色從容,顧盼之間,自有一股鄉野豪杰之氣,讓人不覺心折。
“長信,”
見到來人后,趙孟本有些沉凝的面色,不覺舒緩了下來。
寒門之中不乏俊才,趙孟在得到一些寒門的全力支持后,也不斷投桃報李,重用簡拔了一眾以蕭長信、史定恭為首的寒門子弟,讓寒門參與府縣軍政,逐步與其利益捆綁。
這蕭長信能得趙孟看重簡拔,自然不是等閑之輩,其人天生兇悍,膽魄過人,是個陷陣先登的勇將胚子。趙孟對其極為重視,以恩義結之,將之視作心腹培養。
蕭長信躬身行禮后,粗聲道;“留縣曹家已有回信,曹家家主曹子孝愿領曹家上下,投效節度。傅陽劉肇仁來信,愿攜劉氏一門為節度效死力。”
“曹子孝,劉肇仁,”乍聞這倆名字,趙孟竟喜形于色,道:“早聞留縣曹家,一門清正,家風不墜,傅陽劉肇仁,姿儀俊偉,才干突出,精研韜略,有這二人輔佐,事成矣!”
趙孟本就籠絡了近半彭城寒門,此刻曹子孝,劉肇仁的投效,直接就是最后一錘定音。有這二人在手,借著這二人的名望,人心所向,彭城寒族可謂盡入他的彀中了。
如此一來,彭城寒族盡歸趙孟,趙孟實力爆發性增強。如果趙孟心狠一些,不顧民生,全力備戰,盡其所有的壓榨最后一點潛力,甚至能以一府八縣之力,籌集四萬軍卒。
就是不愿這般竭澤而漁,影響府縣元氣,趙孟也能在寒族們的支持下,再加上抄掠陳氏黨羽所得,籌出兩萬敢戰之卒。
有了這兩萬敢戰之卒,莫說廣陵鄭氏一家窺伺,就是再加上瑯琊王氏、東海許氏、東莞白氏,幾家聯合進犯,趙孟也能守住彭城。
要是廣陵鄭氏再出些昏招,折損一些兵馬,趙孟就可以直接對徐州大族們說,攻守之勢異也。
…………
傅陽,
彭城屬縣,
傅陽在彭城府縣中,無論人口,亦或物產,都排不進前三。傅陽之所以為徐州人熟知,還是因為傅陽出了個寒門名士。當今天下,雖有門第之別,可對名士還是很尊崇的。
傅陽劉肇仁就以精研韜略而聞名州府,躋身名士之列。他雖然出身寒族,但他幼時好讀書,曾苦讀《六韜》、《三略》十載,與人清談兵事,時有高論,聞者無不自嘆弗如。
劉府宅邸,書房靜室中,劉肇仁端坐在木塌上,面上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慢條斯理的翻閱著手上這卷《文韜》兵略。
作為《六韜》之首的《文韜》,共有《文師》、《盈虛》、《國務》、《大禮》、《明傅》、《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十二篇經義。
其間主講的就是如何戰前充實實力,如何調配物資,如何凝聚人心,又是如何做好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