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天地都化為似乎都化為了一片混沌,昏暗彌蒙狂暴能量肆虐其中,畫面到這里瞬間卡斷,消失無蹤。。
劉峰被這場驚世之戰,種族對抗的戰斗給徹底驚呆了。渺小、孱弱又隱隱帶著一絲熱血和沖動的感覺,他與戰場中隨便一位修士比起來都相差甚遠,然而又流露出一股遺憾的心情,似乎再為錯過這場大戰而惋惜。
過了良久,他才從這股情緒中走出來,不禁感嘆道:“天道無常,弱肉強食!優勝劣汰,天地至理!”
可以看得出這場戰爭是以魔族為主導,降臨修真大世界,禍亂天下!
蠻族、人族、妖族、精靈一族結為聯盟共抗魔族,而那高達數千丈的黃金巨人則是整個蠻族的蠻王,主宰一般的人物,更是征戰魔族大軍的主力。
而那五名華貴青年就是已經消失已久的精靈族的皇者,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靈,修到一定地步就可以開啟靈智,隨后踏入更高的地步。
而一旦開啟靈智,精靈修煉速度將大幅度得到提升,天生地養,得天獨厚,先天靈體,修煉事半功倍,在遠古時期精靈一族在修真大世界就是絕對的王者,雖然他們數量稀少,但每一位都是絕強的高手,威震一方!
劉峰之前獲得冰火雙靈,若是讓他們自由發展下去,或許就有機緣可以成為精靈,然而因為人族崛起,天地間凡是有靈之物都被用來修煉反哺己身,所以天地間還存不存在這種生靈還要兩說。
雖然畫面斷了,但是戰斗還沒有停息,依稀在進行,但是結局劉峰可以預測,魔族被封印入魔界,萬萬世不得出,而作為魔族的幽魂卻也已經消失在了修真大世界中。
而邪修煉制的攝魂幡,索魂幡等其中的幽魂都是殺死修士祭煉生魂所得,根本無法與真正的魂界幽魂比較。
真正的幽魂劉峰他之前也見到過,甚至魂界破碎的場面劉峰也見識了,魂界破碎一分為二,一半涅槃成為新的魂界,如今在劉峰手中,而另一半卻遠遁時空裂痕,不知沖向了何方。
而看幽魂放棄家園依附魔族就可以看得出來,那另一半魂界恐怕已經難以生存,即將毀滅。
而蠻族王族沒落,被迫依附人族才得以生存,而妖族盤踞以偶,與人類抗衡,精靈族消失,作為當時大戰最為弱小的一方,此刻卻如真正的王者一般君臨天下,成為了這方天地的主宰。
此刻劉峰真正相信了魔界中那冷面青年所說的話語,然而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如此,適者生存,而人族在那場夾縫中生存了下來,艱難的生存了下來,只能說他更加適應了這樣的環境,沒有什么對錯之分。
一個種族的興盛衰替是無法避免的,蠻族強大也有衰落的時候,精靈族雖然得天獨厚,但其數量稀少,這也是他消失的原因。
人族懂進取,通過錯,繁殖能力更是無與倫比,雖然修道天份并不能與其他幾個天賦種族比較,然而基數在那里,每一個種族的強大絕不是偶然,都是一種必然。
種族之戰這種辛密對于劉峰來說層次太高,以他的修為來說還無法接觸的到,俗話說的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他也只是感嘆一番,并沒有發起那種勢滅魔族,還世界清明的宏愿偉誓!
現在他最為關心的還是關于太陰奪源術,而為什么幽冥秘典變為了魔道秘典劉峰心中也有了些猜測。
幽魂與魔族是盟友的關系,而攝魂老怪在臨死之前喊出:“幽冥重立,我主必將臨世!將爾等鎮殺,本尊還會歸來,那是你們將盡皆拜服在本尊腳下”這等話語。
可以看出攝魂老怪很明顯是幽冥族人,并且還不是一般的人物,不然也不可能身懷魔道這種秘典,但是為什么魔道至高秘典會出現在幽冥族的手中,這也是劉峰想不通的地方。
想到這,他心中又不禁猜測起來,或許攝魂老怪本身也不知道手中的幽冥秘典是魔道的至高法典,那太陰奪源術就不可能記載在魔道之中,他的心瞬間就又沉到了谷底。
然而不到最后一刻劉峰不會放棄,其實就算得到了太陰奪源術也只能壓制蠻族神秘詛咒,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另覓他法。
劉峰不知道是,在其觀看魔道秘典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個月有余,趙穆兒也來了數次,早在一個月前他就對鬼嬰失去了興趣,這讓鬼嬰歡喜之余也略感頭疼。
她每次來都嚷嚷著要見劉峰,鬼嬰謹記著劉峰的命令,怎么可能讓她進去,而且劉峰嚴令不能傷害她,這讓鬼嬰煞是頭疼。
不過這一切都與劉峰沒有關系,魔道秘典總共九頁,他如今卻只能打開第一頁,并且第一頁中的內容大多是關于遠古之戰的內容。
但是就算如此,其中的魔道秘術也不再少數,因為信息量實在太大,所以劉峰需要整理之后,才可以查看。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劉峰不斷的整理者腦海中的信息,魔道雖然與邪修一般血腥殘忍,但卻是有很多可取之處,但大多數都是借鑒,因為很多法術只有是魔族才可以施展。
然而其中也有數個法術,不論是種族都可以施展,而且恰巧適合如今的劉峰。
這是一個瞬移的法術,當然只是接近瞬移,有著很多的限制,名為“魔影遁!”。
魔影遁,以自身為基,抽取精血祭煉成魔核,融于丹田之中,每次施展魔影遁都會消耗一個魔核!
而最為關鍵的是,施展魔影遁之后,會在原地留有一道魔影,因為魔核為本體精血煉制,因此這道魔影會擁有本體的氣息。
功法分為三層,第一層只能凝結三枚魔核,第二層九枚,第三層八十一枚,這簡直就是殺人奪寶,逃命追殺之利器。
而據說修煉到第三層,魔影可以心念操控,用來迷惑敵人,這一點才是劉峰真正看上此功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