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2章 病根心結

兩年來,這還是唐駿第一次進入漢王朱高煦的書房,前幾回犯病時診治都是在他的寢殿里,看來一貫暴躁易怒又多疑的王爺對唐駿是青眼有加越來越信任了。

府里的人都知道,要親近這位喜怒無常盛氣凌人的尊貴王爺,那可是要提著萬分的小心。就連他的妻妾一言不合也難免會有性命之憂,風聞在京師的漢王府時,那位風情萬種的美艷側妃鄭氏,就因為在受寵后忘乎所以地笑言了一句“王爺認為奴家可稱得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嗎?”,便隨之血濺當場,被朱高煦冷笑一聲拔出寶劍一劍刺死。二皇子朱高煦殺死了父皇賜婚的漢王側妃鄭氏,此事轟動一時,任誰也得認為隨后必定是招來皇上的雷霆之怒。可溺愛漢王的永樂皇帝朱棣知道了,也只是搖頭苦笑沒轍。

宮里私下里傳說,外表英俊威武的二皇子朱高煦甚是冷漠薄情,即便是出身名門世家的漢王嫡妃韋氏也不得他的歡心,動輒對其非打即罵。為此,歲數比朱高煦小許多,在朱高煦面前絲毫不顧忌尊嚴地小心討好,戰戰兢兢的小女子韋氏,經常被打的渾身青青紫紫還不敢示人。在他心里想要得到的女人已經無法得到,眼前的這些妻妾不過是為他裝點門面,宣泄情緒的工具。

只是這漢王妃韋氏雖說樣貌不算出眾,又不得夫君喜愛,卻是有著一般的女人不可企及的長處,不但一連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瞻壑一出生就被冊封為漢王世子,她還能言善辯,心思縝密,精于算計,善于管家理財。特別是隨漢王出京就藩樂安后,平日里指派著府中的管事錢氏兄弟及其手下,把漢王名下的田產和山東沿海的幾處鹽場,以及在青州和樂安眾多的生意鋪面經營的風生水起財源滾滾,也算是為夫君摟錢提供財力支持,獨擋了一面。

大明朝以地名一個字封王的王爺最為貴重,一般封得都是天子的直系血裔,比如永樂皇帝朱棣的二皇子漢王朱高煦,三皇子趙王朱高燧。這偌大的王府除了由朝廷俸祿軍餉供養的數萬兵馬侍衛、王府官吏、宦官奴仆外,還有府中朱高煦的二十幾房妻妾、世子和十位郡王、十二位郡主、小廝、丫鬟、嬤嬤、雜役等日常的支出,朱高煦還私下里蓄養著數目不詳的親衛家丁和結交許多江湖奇人,這都是需要銀子的,只依靠朝廷給的那點俸祿甚至是父皇的賞賜那是不夠的。王妃韋氏能撈錢生財,朱高煦也樂得省心,便是由著她了,橫豎只要不耽誤府里辦事有錢花就行。

書房內室里,一張竹榻上,經過唐駿的一番緊張診治,朱高煦的病痛漸漸減輕許多,緩了過來。他疲倦的微微閉上雙目,任憑唐駿在他的肌膚各處扎針捻刺和揉壓按摩,感覺很是舒服。管家已經拿著唐駿開好的藥方出去抓藥去了。

“唉,本王這病看來是難除根了---,老是得麻煩唐先生,把你留在這府中不得自由,還耽誤先生尋親的事,還真是強人所難,過意不去啊?!?

正當唐駿以為王爺已經是睡著了的時候,忽然聽到他低沉嘶啞著嗓音說話,不免一驚,忙答道:

“王爺客氣,草民能為王爺治病,是承蒙王爺看得起,敢不盡心竭力。至于尋親的事有紀兄和他的朋友幫忙,紀兄也時常過來告知詢問他們得到的消息。草民人生地不熟,人海茫茫的找一個名字不確定的人也是難吶,只能耐心等待。再說王爺的病還是不穩定,治療也不能半途而廢。”

“那就勞煩唐先生了,本王相信你?!?

“王爺放心,只要王爺堅持針灸按摩和藥浴及按時服藥調養,平心靜氣病就一定會好的。草民心中有些納悶一直想問沒有出口,怕王爺不方便告訴小民。從脈象上看,王爺這病初發時是因郁悶惱怒之極所致,象王爺這等大富大貴之人還有何事放不下?何人能使得王爺如此?”

朱高煦睜開眼睛掃了唐駿一眼,沉吟片刻,嘆息一聲,仿佛自言自語般的說道:

“唉---,如何得的這?。孔詮哪负笕市⒒屎笤谟罉肺迥瓴∈?,本王就是個沒娘的孩子,像一只斷了線的風箏,無人牽掛,沒有著落,心里苦不堪言吶。也是---,瞞得了爹娘,瞞不了大夫。也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本王可以告訴你,因為我倆不但是同年,今年都是三十二歲,還都是不可救藥的愛上了一個已經注定不再屬于自己的女人,你我是同病相憐啊!”

“啊!王爺言重了,請王爺寬恕草民的無心冒犯!”

唐駿頓時感到驚駭無比,立即跪伏于地。朱高煦朝一旁的內侍擺了擺手,示意讓他扶起唐駿繼續給自己做按摩,然后又指了指門口,內侍知趣的離開了房間。唐駿只能靜靜地傾聽著朱高煦用凄楚沉痛的話語述說起自己的年少往昔。

在北平燕王府,父王燕王朱棣與母親王妃徐氏生有朱高煦兄弟三個和兩個妹妹。長兄朱高熾,三弟朱高燧。府里還有一個側妃所生的四弟朱高燨。大自己兩歲的長兄朱高熾在洪武二十八年被封為燕王世子,十五歲的朱高煦被封為高陽郡王。在有“女諸生”美譽的母親徐王妃的嚴格教導下,朱高煦三歲啟蒙,五歲拜師習文練武,哥仨勤奮好學,彬彬有禮。那時候朱高煦兄弟經常奉皇祖父的旨意進宮,朱高煦對皇宮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懵懂少年正是在這里初識了張家那個令他怦然心動的女孩,她叫晗兒。那時只有十三四歲,一身翠綠色的長裙,烏黑的長發流淌在胸前,纖弱有致的身材,光艷照人。還長著一雙又圓又亮純凈如清水洗過的大眼睛,像是能看到你的心里去,看你一眼就叫人一輩子忘不了她。

燕世子朱高熾生性純厚善良,喜歡詩文,讀書十分用功,只是不幸十二歲時學騎馬跌傷了腿腳,走路時一瘸一拐的,身體也逐漸變得肥胖臃腫。朱高煦雖頑皮但天資聰穎,長相類父身姿健碩,頗受皇祖父和父王的喜愛。一家人和睦相處,燕王府軍士守邊戍北,燕王朱棣深受北平民眾愛戴。

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一切都在皇祖父朱元璋大行,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變得面目全非。大明自太祖皇帝驅逐北元逐鹿中原武力定江山,眾藩王居功甚偉,功不可沒。懦弱無能的朱允炆擔心皇位不穩,采信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以諸王權勢過大、恐難駕馭為由,力主削藩。無視皇祖父的皇權至上,武將開疆拓土,保家衛國,圣君獨裁,文臣輔佐治國的施政之道,施行皇帝與文臣共治天下,甚至是變成了皇帝大權旁落,實質上變成文臣治天下。

他們削弱皇權,排擠武將,視朱氏眾親藩為文臣獨攬朝政的障礙。從建文元年起在半年之內就導致五位藩王遭受滅頂之災,廢周王朱橚遷往云南、囚齊王、湘王、代王、岷王廢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舉家自焚。接著又對眾藩王中功勛卓著力量最強的四皇子燕王朱棣綢繆動手。為了提防燕王,朝廷先是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擔任北平都指揮使,并借故調走北平原屬于燕王管轄的十幾萬兵馬,控制住北平的軍政大權。隨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北平,就近監視燕王府的一舉一動,把矛頭直指燕王朱棣。

形勢岌岌可危,一觸即發。具有文韜武略的燕王朱棣對這一切自然看得清清楚楚,明白這是侄皇帝的削藩大棒就要打過來了,厄運將近,燕王府在劫難逃。何去何從?朱棣自然不甘于束手就擒,一班手下謀臣武將親信也憤憤不平,躍躍欲動。這時偏偏禍不單行,府中幼小的四王子朱高燨因病夭折,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在數月前奉旨替父進京拜祭皇祖父至今未回,疑為人質。朱棣不由得仰天悲呼:“天要滅我燕王一脈嗎!”失子之痛,內外交困,投鼠忌器,舉步維艱,受制于人。重重壓力之下,平素身體健壯心胸豁達正直壯年四十歲的朱棣竟一下子病倒了。

京師里的朱高熾三兄弟收到北平燕王府的書信,急急求見建文帝朱允炆,請求回北平侍奉病重的父王。朱允炆看著面前神態焦急的三位堂兄弟,不由得想起當年自己的父親朱標病重時,都是自己日夜陪護親飼湯藥,覺得做兒子的床前行孝天經地義,心生同情,便立即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當即下旨賜還。

朱高煦唯恐夜長夢多賜還有變,果敢的連夜盜取中山王府的舅父魏國公徐輝祖的良馬千里駒攜自己的兄弟迅速地逃離京師,擺脫了被朝廷當做人質的處境。京師離北平千里之遙,十八歲的朱高煦帶著瘸兄幼弟逃亡之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由于朝廷隨后就向路途驛站發出了截捕令,勇武過人的朱高煦不得已還殺死了一名企圖抓捕三兄弟的涿州驛丞。等到朝廷派出的大隊人馬追上來,朱高煦哥仨已棄馬乘船沿長江北去。

望著仿佛從天而降的三個兒子,朱棣喜極而泣,病也立即好了。由于此前王府長史葛誠等已被朝廷策反,便暗中密報“燕王裝病”。建文帝朱允炆聞之大怒馬上下旨令張昺、謝貴逮捕燕王府的官屬,張信逮捕燕王朱棣。對付此時已是無兵無權的燕王好像手到擒來,萬無一失,可是事情并沒有按照朱允炆的意愿完成,反而變成了另外一個結局的開始。

古人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得民心者得天下。發生改變的原因卻是在一位老婦人的身上,她就是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的母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平市| 海南省| 玛多县| 呼伦贝尔市| 曲阜市| 太和县| 会理县| 南城县| 班戈县| 南昌市| 会理县| 根河市| 龙州县| 安福县| 吴桥县| 昔阳县| 灌云县| 花莲市| 师宗县| 柘荣县| 郓城县| 若羌县| 新巴尔虎右旗| 洪泽县| 顺昌县| 临武县| 富顺县| 蒙阴县| 霍邱县| 建平县| 吐鲁番市| 莱州市| 西藏| 盐津县| 新邵县| 凤阳县| 台山市| 鄯善县| 乌兰浩特市| 彭州市| 盘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