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財神爺

  • 大明宣宗皇后傳奇
  • 公孫英子
  • 2938字
  • 2019-04-18 00:02:08

離開這個盆地中富有民族風情的美麗小鎮(zhèn),眾人沿還算寬闊平坦的官道繼續(xù)前行。過午,遠遠望見山凹里樹木掩映中有一小村莊,云南山高林密路途坎坷人煙稀少,能見到一個村莊總是使人感到興奮。

及至村前,人還沒進去,“咔嗤---”一聲,一棵樹干就橫倒在路上。“吁---”,打頭的車駕只得趕忙勒馬停車,兩側的侍衛(wèi)見勢不妙,拔出腰刀瞪起眼睛警惕地觀察四周。自一塊大石頭后忽得閃出三個衣衫破舊,面皮黢黑如樹干般粗糙有些年紀的老漢,攔在車前,也不言語只把手一伸---。

“你們---,這是要干啥?”

身穿藍布長衫負責領路的老管家跳下車,走到他們面前捋著頜下的一綹黑色長須問道。

“不干啥,你們交二十兩銀子,自然挪開樹干讓你們過去。倘若不交老漢決不讓道!”

一個領頭的胡須花白的倔強老人,看了看后面的十幾輛馬車和數(shù)十騎馬的壯漢,慢騰騰的說。他的一口漢話倒挺流利,有些江浙口音。不要蜀錦,只要二十兩銀子,雖不算多,卻也幾乎是一個縣太爺半年的俸祿。管家請示過后面車中的主人,交上銀子,三個老漢移開樹干,可以過去了。

誰知剛剛穿過村子,未及走出村口,又是“咔嗤”一聲---,哎呦,這是什么情況?重復村前的故事。從一旁小樹林中沖出兩位老漢,習以為常的把手一伸---。久經(jīng)世故的管家皺起眉頭,搖著那顆圓臉大腦袋,這回沒有下車,而是朝著他們大聲地喊道:

“不要麻煩了,我們已經(jīng)交過銀子了!”

“你們交的是進村費,這回收的是出村費。”

管家一聽怒氣沖沖的跳下車來,分辯道:

“哪有你們這樣的,一個村子收兩次費,你們還講不講理了!”

管家心里早就窩著一股火,自進云南這一路穿州過縣路途艱難不說,太孫殿下為掩飾身份,低調(diào)而行,委曲求全,扮做商旅。每過一村任憑人家勒索錢財,這不,蜀王爺給的三大車蜀錦只剩下一車了,銀袋錢包也是越來越小了。這個村子還敢二次收費,太拿村長當干部了!真是天高皇帝遠,膽大包天了!

“哎呀!快來人啊,這里有車撞死人了!”

管家一肚子的火還沒有發(fā)泄完,兩個老漢便直沖到車輪下躺倒在地,一個裝死,一個嚎啕大哭。不一會就有全村青壯婦孺皆出,七嘴八舌義憤填膺,圍著車駕討要賠償費、喪葬費和碰傷老人的養(yǎng)傷藥錢。看來今天沒有幾百兩銀子,就別想過關。面對群情洶洶,眾口鑠金,管家又氣又恨臉色煞白,有口難辯。

朱瞻基聞聲打開車門向前觀看,傾城一見此情景腦中一閃,突然想起,她明白了一件事,原來這后世的碰瓷,是發(fā)源于此地啊!

侍衛(wèi)們見村民人多勢眾,唯恐朱瞻基近前有所不測,迅速將他包圍起來,不許閑雜人等靠近。傾城急忙吩咐英寧,前去帶過明太醫(yī)去為傷者驗看傷情。管家一見明太醫(yī),立即恢復了往日的精明,他果斷的揮了揮手,大聲道:

“哎,各位鄉(xiāng)鄰,不要吵了,先救人重要,這里正好有位名醫(yī),就請他給兩位老哥診看一下,是否要緊。”

在場的村民聽到管家說,要讓車隊的醫(yī)生去驗看傷情,一片嘩然,紛紛以不相信對方的醫(yī)生為由,向前阻攔。眼見形勢有些不可控,青龍、白虎急與朱瞻基低聲商量:

“公子,實在不行只有公開殿下你的身份了,看他誰還敢阻攔,格殺勿論!”

朱瞻基微微一笑,說:“別著急,再等一等。”

雙方正相持不下,這時一眾人簇擁著一位身材高大,須發(fā)皆白的老人向這里走來,現(xiàn)場頓時變得鴉雀無聲,看來這位老人身份非常,似乎是這個村子里的當家人。

“小的們,拜見莊主!”

一時間所有的男女老幼均虔誠的跪了下來。老人雖已年邁,但仍劍眉星目,眼神澄澈如水,堅毅如冰。他面色有些不悅,聲如洪鐘:

“何事喧鬧,真是不成體統(tǒng)!”

眾人正要稟報,卻猛然聽到朗朗的吟詩聲:

“沈姓原來宰相家,皇兵追趕入西涯。

沈基橋上來分散,渭水河邊插柳花。

異日團圓重相會,輔助朝廷永不差。

后人記得詩八句,千家萬家是一家。”

老莊主聞詩渾身一震,面露驚容,目光迅速望向吟詩之人。朱瞻基和傾城,無情無心等人也十分驚愕,因為那吟詩之人不是別人,卻是一身儒衫,俊逸絕塵,站在那里如玉樹臨風,手拿折扇正兩手一磕將扇子收攏的沈公子,沈海波。

就好比變了一個戲法,形勢變得截然不同,地上的死人復活了,傷者也不哭了。老莊主及全村的人立即換了一種態(tài)度,驚喜中帶著由衷的恭敬和卑微,簡直是迫不急待的將他們一行人迎進了村子里,請進一所大院的內(nèi)廳就坐,端茶倒水,安排宴席,飲馬喂草,好一陣忙活。將那什么討要出村費,賠償費的事,早就拋到九霄云外,一字不提了。

酒宴主席上坐的是老莊主,左右是沈公子、黃公子,另有數(shù)名德高望重的村中老者作陪。開席之前老莊主面朝墻上的一幅畫,恭恭敬敬長揖到地,又接過侍從遞過來的酒盅敬酒三杯,慢慢將酒灑落于地上。

沈海波,朱瞻基二人這才上眼細看那副畫,還真是沒見過,這不是神仙,也不是皇帝。這是一幅人物畫像,畫中人頭戴官帽,身穿赤色四爪袞龍袍,耳大臉方,眉清目秀,面如冠玉,頜下幾綹黑色長須,兩手懷抱元寶聚寶盆,笑容可掬。

二人不由得相視一笑,心中不解,這是誰呀?

“這是我們的財神爺,沈萬三。在云南家家都有供奉,兩位有所不知?”

老莊主隨即善解人意的說道。

“啊,是先祖?”

沈海波突然想起,父親沈斌留給自己的書中,曾說過,曾祖父沈富,人稱沈萬三,在大明洪武三年,因出資贊助軍隊糧草和修筑南京城樓,城墻,曾被洪武皇帝朱元璋欽封“興國公”。雖是虛銜,但卻是宰相級別。所以畫上的沈萬三身穿赤色四爪袞龍官袍倒也是實至名歸,并無僭越。只是沒有想到,曾祖父被流放云南故去多年以后,如今卻在民間被奉為財神,家家供奉他的畫像。就說今天這事,拿著先父留給自己的一把扇子,讀出上面的詩句,就能證明自己的身份,從而化險為夷,在云南境內(nèi)不受難為。這是云南百姓對沈家當年善行的認可,公道自在人心啊。

想到此,沈海波趕忙跪倒在地,朝著曾祖父的畫像,跪拜行禮。

老莊主扶起沈海波,動情地說:

“沈公子,多少年了,老夫總在等著這一天,希望能再見沈家的人一面,感謝恩人當年的救助之恩,這首詩是你爺爺沈旺當年從這兒走時留下來的,四十多年了,今天終于聽到它,見到了你,老夫死而無憾了。”

酒是個好東西,它是聯(lián)絡人們之間感情的紐帶,一老一少,素未蒙面,酒逢知己千杯少,看著眼前的沈公子,老莊主如見親人,乘著酒興,幾十年的往事涌上心來。

在元末反元抗暴,恢復漢人江山的農(nóng)民起義浪潮中,泰州興化白駒場人,江浙一帶義軍領袖張士誠,在眾多群雄中,算是個為數(shù)不多的好人。他比較講信用,愛護百姓,能容人。還帶領百姓開荒種地,興修水利,減免賦稅,所以江浙一帶的百姓、士子、文人乃至富豪巨賈都愿意支持他。

幾年后,張士誠與朱元璋爭天下交戰(zhàn)失利,困守揚州城。盡管城中糧食奇缺,可城中百姓食不裹腹,仍愿意與他同生共死。在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一座孤城硬是死守了八個多月,給朱元璋的軍隊造成了重大損失。是以朱元璋破城后,雖然沒有像漠北胡虜打進中原那樣動輒屠城,奸淫燒殺,婦孺不留。卻仍憤而將城中軍民盡皆貶為賤民,驅逐出城。

從古到今,每一位開國皇帝,坐了天下以后,都不會赦免前朝留下來的賤民。大明人的戶籍分為四種,軍、民、匠、灶,而賤民位列四民之外,是最低的社會階層。

盡管賤民自古就有,如商賈、皇隸、優(yōu)伶、奴仆、娼妓、乞丐等等。但在大明朝,由于洪武皇帝朱元璋少年時家貧曾當過乞丐,所以乞丐并不屬于賤民。最卑賤者大多是因為戰(zhàn)爭而被貶為賤民的人。胡家村,這個村子里的人,就是賤民中的賤民,因為他們都是元末義軍領袖張士誠的部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川市| 吉隆县| 思茅市| 宁海县| 大埔区| 香河县| 仁布县| 宜阳县| 阳江市| 东平县| 华阴市| 浮山县| 隆回县| 从江县| 曲靖市| 三亚市| 安丘市| 安徽省| 洪洞县| 平乐县| 虞城县| 微山县| 和林格尔县| 清流县| 辽阳县| 台北市| 平乐县| 望奎县| 武鸣县| 洪泽县| 林芝县| 铜鼓县| 盐城市| 吴江市| 玉树县| 无棣县| 枣阳市| 北川| 二连浩特市| 延吉市| 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