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9章 于謙和朱祁鈺的命運

第一百二十章于謙和朱祁鈺的命運

宮墻內外,春寒料峭。紫禁城的琉璃瓦上,薄霜未消,映著晨光,泛出冷冽的光澤。乾清宮內,朱祁鎮(zhèn)端坐龍椅,眉宇間隱隱透著陰郁。殿外,大臣們低垂著頭,步履沉重,仿佛每一步都踩在心頭。

宮墻外,茶館里的百姓紛紛竊竊私語,街頭巷尾彌漫著不安的氣息。有人低聲嘆息:“于少保為國盡忠,拯救大明,為民披肝瀝膽,何至于此?”“唉!---”更多的人在無言地搖頭。

城外的楊柳隨風輕擺,卻掩不住滿城的壓抑。夜幕降臨,宮燈搖曳,映出長長的影子,仿佛無數(shù)雙眼睛在黑暗中凝視,無聲地訴說著不公與哀傷。

兵部尚書、少保、太子太保于謙輔佐了大明四代帝王,是救國救民的北京保衛(wèi)戰(zhàn)的功臣。朱祁鎮(zhèn)痛下殺手,硬是在滿朝文武的反對聲中,以“謀逆罪”將于謙處刑,孫太后得知后掩面痛哭,數(shù)日不食,斥責聞訊趕來看望的朱祁鎮(zhèn)道:

“逆子!你不是我的兒子!”

“祁鈺和于謙都是大明的功臣啊!朱祁鈺即使有錯,你也得等他咽下最后一口氣!你如今聽信讒言急著奪位還殺了于謙,傷了民心,有錯的是你,忠臣于謙會流芳千古!你朱祁鎮(zhèn)枉為皇帝,只能留下一世的罵名!”

朱祁鎮(zhèn)從來沒有見過母后如此的傷心和憤怒,一時驚得手足無措,無言以對,只得低著頭雙膝跪地。

其實,殺了于謙他是后悔過,但已經沒有用了,砍下的頭顱是不能接回去的。望著曾經滿頭青絲的母后在自己被擄去瓦剌后一夜白發(fā),這八年來母親為自己和兒子朱見深擔驚受怕也是過得煎熬,心里頓時感到說不出的慚愧。我朱祁鎮(zhèn)無德無能,先是在土木堡葬送了幾十萬大軍,好不容易回來,又豬油蒙心地弄了這么一出,朕是個不孝子啊!

“啪!啪!”

跪在地上的大明皇帝朱祁鎮(zhèn),狠狠地打了自己兩個耳光。

幾天后孫太后向朱祁鎮(zhèn)提出想帶吳太妃一起出宮養(yǎng)病,并由玄武老將軍護送回西山皇莊居住時,朱祁鎮(zhèn)立即答應了。

回到宮中,朱祁鎮(zhèn)呆坐思忖,他自己也意識到聽了徐有貞的建議奪門又殺了于謙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他想起臨刑前夜的于謙,親筆給自己留下的話:

“陛下奪門實屬多余,景泰帝已病入膏肓,命在旦夕,又無子嗣。皇位自然終會回歸嫡長子長孫系。上枉造殺戮,不該也。”

是的,于少保是個深謀遠慮的人,他說的很對,“奪門之變”這個“奪門”的說法確實不合適,朕本來就是正統(tǒng)的嫡子皇帝,何須去奪?朱祁鎮(zhèn)此時倒是挺羨慕弟弟朱祁鈺能比自己會用人。隨后,朱祁鎮(zhèn)下旨以后不許再提“奪門之變”這四個字。

聽說殺于謙那天,北京城的老百姓一路哭喊,長街十里護送于謙走上斷頭臺,連行刑的錦衣衛(wèi)都忍不住落淚。可以說朱祁鎮(zhèn)這輩子干的最大的一件錯事,就是冤殺于謙。許多年之后明朝的百姓對這位帝王仍頗有怨言的原因,也就在此。

朱祁鎮(zhèn)為了皇位,認為朱祁鈺是于謙擁立的,沒有于謙朱祁鈺就沒有那些功績,于謙是朱祁鈺的鐵桿支持者,致使朱祁鈺不但奪了自己的皇位,把他囚禁在南宮七年,還廢了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對此朱祁鎮(zhèn)是心存恨意。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采信了徐有貞等人的諫言,為了鞏固自己的皇位和滿足一個皇帝的自尊心,就得殺掉功高震主的于謙。

于謙被殺后,其子被罷官,家人被流放。一代忠臣最后落得如此下場。盡管朱祁鎮(zhèn)此后,一直對于殺死于謙頗為后悔,尤其是在他知道于謙一生廉潔,抄家時家中只有皇帝所贈的蟒衣和劍器,別無長物,更是嘆息不止。這也導致八年后,朱祁鎮(zhèn)的兒子憲宗朱見深登基,便立即為于謙平反,不僅恢復了于謙之子的官位,召回家人撫恤,還給于謙復官賜祭,朱見深將為于謙恢復名譽的詔書傳頌全國。

而對于謙的評價,必然和朱祁鈺是綁在一起的。于謙最大的功勞,是在大明危難之際,力挺朱祁鈺繼位,并在朱祁鈺的信任之下?lián)敉肆送哓荽筌姡蜈A了北京保衛(wèi)戰(zhàn)。

后代的皇帝孝宗朱佑樘追封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神宗朱翊鈞為于謙在杭州西湖畔建祠,定下“忠肅”的謚號,于謙之名才得以清白。就如同他幼年時寫下的那首《石灰吟》詩: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無疑是個忠臣、能臣,但他也有其性格上的缺陷,由于他的過于剛烈,自恃清流,看輕了人心的善變,過分的相信君權的忠孝節(jié)義。有時難免會做些多余的事,比如不顧朱祁鈺的反對,堅持迎回正統(tǒng)皇帝朱祁鎮(zhèn)。猶如當年宋朝的岳飛,堅持主張迎回被俘的徽欽二帝的下場。此事的后果就導致了“奪門之變”的發(fā)生,將他的命運與朱祁鈺的命運連在了一起,致使自己陷于萬劫不復之地。

要說朱祁鈺各方面能力都要比他的哥哥朱祁鎮(zhèn)強,是個好皇帝。如果他能活的長一點,有個兒子,明朝也許還要會好一些。但歷史就是歷史,它的發(fā)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回想1449年,年僅22歲的正統(tǒng)皇帝朱祁鎮(zhèn)率軍親征,在土木堡被也先的瓦剌軍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朱祁鎮(zhèn)也成為了瓦剌的俘虜,消息傳來明朝一片恐慌。自太祖皇帝朱元璋立國63年來,一直都是只有明軍追著蒙古人打的,明朝何時遭受過如此重大的挫折。一時之間,朝廷之上群龍無首,一片混亂。

是以于謙為首的大臣們請孫太后做主,推舉監(jiān)國的郕王朱祁鈺為帝。不過她也留了一手,同時立了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為太子,這很重要,這一做法明確了嫡長子朱祁鎮(zhèn)一脈是正統(tǒng),朱祁鈺只是代理皇帝,因為朱祁鎮(zhèn)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明朝歷來推崇嫡長子繼承制。從朱元璋開始這么做,朱標去世后,朱元璋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而不是改立其他的兒子,這就是嫡長子繼承制。

正常說,朱祁鈺是沒有機會當皇帝的。因為他的長兄朱祁鎮(zhèn)在土木堡把大明精銳敗光了,那時,很難預料朱祁鎮(zhèn)還能不能活著回來,才給了他這么一個難得的機會。以孫太后的安排,等朱祁鈺去世,再由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接替皇帝之位。帝位還是在朱祁鎮(zhèn)一系中傳承。但沒想到失去利用價值的朱祁鎮(zhèn),這么快就被也先送了回來,于是兄弟之間尷尬的事情就發(fā)生了。

朱祁鈺其實本來就一直不愿意讓朱祁鎮(zhèn)回來打破局面,畢竟他好不容易打退了也先,保住了大明,當上了皇帝,要是朱祁鎮(zhèn)回來,他這個皇帝位就不穩(wěn)定了。看出了朱祁鈺的擔心,于謙極力勸說:

“陛下,天位已定,豈能再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緊把他接回來。”

朱祁鈺向來對于謙非常看重,于謙的話,朱祁鈺基本上都聽。聽到于謙這樣說,朱祁鈺就不再說什么了。于是朱祁鎮(zhèn)就被迎回了北京。朱祁鎮(zhèn)與朱祁鈺見面的時候,朱祁鈺依舊拜迎朱祁鎮(zhèn),朱祁鎮(zhèn)答拜,兄弟倆擁抱著哭了起來,相互推辭謙讓了很長時間。最終,朱祁鈺認朱祁鎮(zhèn)為太上皇,兩人雖然是兄弟,但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上皇。太上皇并不一定是皇帝的父親,也有可能是兄弟。

在內心深處,朱祁鎮(zhèn)雖然也想奪回皇位,但在當時的局勢下,他理虛,只能夾起尾巴做人。在把朱祁鎮(zhèn)軟禁在南宮后,錦衣衛(wèi)發(fā)現(xiàn)經常有人偷著給里面的人送衣物和吃食等物。朱祁鈺聞知,為了朱祁鎮(zhèn)的安全,也為了自己避嫌,便加強了戒備。看守的部下甚至砍光了宮墻外面的樹,把門鎖灌了鉛,錦衣衛(wèi)將食物通過一個小窗口送進去。并命令所有的人不得接近南宮。朱祁鎮(zhèn)覺得他的南宮生涯變得像一個囚徒,心里未免漸漸生恨。

景泰三年朱祁鈺有了一個兒子,取名朱見濟。這時的朱祁鈺覺得自己的皇位已穩(wěn)固,便想著以后要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他違背了自己當初的諾言,采納一個外地官員的諫疏,在王文等幾個朝臣的支持下,不顧于謙的勸阻,廢除了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降為沂王,改立自己兩歲的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也許就是從此時,兄弟二人走向了對立面。

只可惜朱見濟有名無分,只做了一年多太子之位,就患病去世了。接著朱見濟的生母也去世了。為此,朱祁鈺深受打擊,病倒多日不朝,身體自此一天不如一天。但他還是覺得自己終究是年輕,后宮妃嬪眾多,相信自己還會再生下兒子。

此時的朱祁鈺完全有能力殺死朱祁鎮(zhèn),但他沒有這樣做,還任憑朱祁鎮(zhèn)在南宮里后妃繞膝,生育繁殖,一連生下了三個兒子六個女兒。那他顧忌什么呢?

有三個原因,一是無正當理由,事實上朱祁鈺也不是沒想過要殺死朱祁鎮(zhèn),比如那個“金刀案”,其實就是一個機會。說起來這是一件小事,但是卻可大可小。朱祁鎮(zhèn)因為當了十幾年皇帝,對宮里許多人都熟悉,有個叫阮浪的太監(jiān)過生日,因為這人過去服侍朱祁鎮(zhèn)很周到,他就把自己用過的一把金刀賞賜給阮浪。后來阮浪手下的一名叫王瑤的太監(jiān)看到了非常喜歡,阮浪又把刀送給了他。沒想到王瑤跟錦衣衛(wèi)指揮使盧忠關系比較好,經常在一起吃喝。盧忠發(fā)現(xiàn)王瑤手里的那把金刀竟是來自太上皇,就向朱祁鈺告發(fā),懷疑太上皇與阮浪、王瑤勾結,有復辟企圖。

事情一下就嚴重了,其實朱祁鈺也一直在觀察朱祁鎮(zhèn),想找到一個正當?shù)睦碛商幹盟,F(xiàn)在機會來了,朱祁鈺下令大理寺,御史臺等有關部門會審此案,并縱容錦衣衛(wèi)對阮浪、王瑤刑訊逼供,企圖把朱祁鎮(zhèn)牽扯進來,這樣就有理由殺朱祁鎮(zhèn)了。結果阮浪、王瑤兩個太監(jiān)都是硬骨頭,咬死不招,就是不承認與朱祁鎮(zhèn)有其他的關系。因為找不到證據(jù),也無法對朱祁鎮(zhèn)下手,于是最后就把王瑤殺了,阮浪則被打死在了監(jiān)獄中。

二是因為孫太后還活著。孫太后是朱祁鎮(zhèn)的親媽,又是朱祁鈺的嫡母,朱祁鈺能夠當上皇帝,就是孫太后同意的。朱祁鈺囚禁朱祁鎮(zhèn),廢除朱祁鎮(zhèn)兒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孫太后都忍者沒有言語。但要是想殺了朱祁鎮(zhèn),她卻一定會反對。再說與孫太后關系密切的親娘吳太后也定不會放過自己的。

三于謙也不會同意的。于謙這人非常正直,他不同意,朱祁鈺就很難辦到。除非手里有朱祁鎮(zhèn)該殺的證據(jù),可惜沒有。

1457年,在朱祁鎮(zhèn)被囚禁的第七年,長期體弱多病的朱祁鈺突然病重。到了這時,朱祁鈺還是沒有兒子,也就沒有繼承人。而朱祁鎮(zhèn)活著,朱見深活著,孫太后也活著。這時朝中議論紛紛,有大臣提出恢復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朱祁鈺搖頭不同意,他心里的貪念,使得他失去了一條自己的后路。他心里還是認為自己年輕,病好后會有兒子。過了些日子,朱祁鈺的病還是不見起色,越發(fā)的沉重了。于謙忍不住開口:

“陛下,是不是考慮一下立太子的事?宣宗一脈有兩子,太上皇有八子,不算沂王,除了南宮里的三個,外面還有四位,都已十幾歲了,陛下可以在其中過繼一個立為皇太子,尚可保身后事無虞。”

于謙盡量平靜地看著病臥在床的朱祁鈺說道。

朱祁鈺木然聽著,還是搖頭。他又失去了一個救自己同時也能救于謙的機會。

他此刻只是在想,過繼兒子,立為太子,太子尚小不能親政,還不是他的皇兄、太上皇說了算。一旦自己死了,那扇鐵門能關得住他嗎?自己八年來兢兢業(yè)業(yè)為國為民,耗盡了心血,卻得不到好報,老天無眼啊,自己又能奈何!

“唉!---”

于謙輕聲嘆息不再言語了。

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朝其實很危險,將再次面臨著國家沒有君主的局面。看到朱祁鈺已經無法正常上朝處理朝務,一些野心家開始活動了。有些人為了貪圖從龍之功,把寶押在了朱祁鎮(zhèn)身上。

“國賴長君,兄終弟及”,當聽說朝廷之中,有人勸朱祁鈺立宣宗的同母弟弟,曾數(shù)次監(jiān)國的襄王朱瞻墡的長子,二十四歲的朱祁鏞為太子時,為了搶在這些人前面,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發(fā)動了“奪門之變”。三人先取得了孫太后的同意,然后聯(lián)合人馬闖進南宮,把朱祁鎮(zhèn)救出來,并請他復辟當皇帝。然后眾人擁戴朱祁鎮(zhèn)坐上龍椅,當上朝的鐘聲響起,百官這才發(fā)現(xiàn)上面的皇帝已經換成了太上皇朱祁鎮(zhèn)。

朱祁鈺在榻上,也聽到了這上朝的鐘聲,他問了一句:

“是誰在上朝?”

旁邊的太監(jiān)回答:

“聽說,是太上皇。”

朱祁鈺怔了怔,說了三個字:

“好,好,好---”

隨之,于謙被逮捕。幾天后,以“謀逆罪”被冤殺。朱祁鈺則被廢除帝位,被軟禁在永安宮,一個月后朱祁鈺去世。怎么死的?史書也沒有記載。大概率是被害死的,那些謀取從龍之功的人,特別是宮里的太監(jiān)首領曹吉祥是不會讓他活著的。朱祁鈺死時才三十歲。

朱祁鈺死后,他的哥哥,二次登基的皇帝朱祁鎮(zhèn)為他選了一個惡謚“郕戾王”。并下令,讓朱祁鈺的妃嬪全部殉葬。可是唯獨朱祁鈺的原皇后汪皇后得以幸免,后來還硬是富足地活到了八十歲。這是咋回事呢?她的一生頗有些傳奇。

汪皇后是順天人,她的祖父汪泉為金吾左衛(wèi)指揮使,父親汪瑛任中城兵馬指揮。在武將家庭中成長的汪氏,性格剛毅直率,有時還不免有些急躁。

1445年,十九歲的汪氏嫁進郕王府,成了郕王妃。她從將門虎女一下變成了尊貴的皇室正妃,這本該是件喜事。可是卻碰到了個尷尬局面,那就是朱祁鈺沒有遵守明朝皇室的規(guī)定,在正妻還沒進門的時候,丈夫的妾室不能先生孩子。然而,當汪氏進郕王府后,卻發(fā)現(xiàn)郕王朱祁鈺和妾室的孩子已經一歲多了。

剛嫁到夫家就有了庶子,這讓汪氏特沒面子。她那直爽的性子忍不住就老在朱祁鈺面前抱怨,朱祁鈺也覺得是自己沒理,就對她事事順從。婚后四年,汪氏給朱祁鈺生了兩個女兒,只是沒生兒子,而且不幸的是就連那個妾室所生的兒子也早夭了。

1449年中秋節(jié)時,“土木堡之變”這場讓大明皇室丟臉的變故,使得朱祁鈺意外地當上了皇帝,也讓汪氏當上了皇后。可她并不在意權利和富貴,對嫡母孫太后和大伯嫂錢皇后照常很是恭敬。還挑起了國母的擔子,把后宮管理的妥妥當當,為此很得人心。

那時,經過北京保衛(wèi)戰(zhàn),京城內外到處是尸體和血跡,慘不忍睹。心善的汪皇后看不過去,就讓人收斂百姓的尸體遺骸埋葬,還設立道場,給亡者超度。

朱祁鈺登基時,依照孫太后的提議,還是把朱祁鎮(zhèn)的兒子朱見深立為皇太子。然而朱祁鈺的皇位坐穩(wěn)后,慢慢被權利和富貴迷了眼,就動起了改立太子的心思。可朱祁鈺沒想到,他費了老大的勁,把改立他和杭妃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的旨意公布后,第一個表示反對的人,居然是自己的皇后汪氏。

汪皇后稱:“原太子沒大錯,咋能隨意廢黜。”。

于是朱祁鈺大怒下旨,指責汪氏“妒婦”,朱祁鈺認為:汪氏這般反對換太子,就是因為朱見濟不是她親生的,是嫉妒杭氏,寧愿“別人的孩子”當皇帝,太可恨了。就這樣,和他多年相互扶持的汪氏被他廢為了庶民,趕出了皇后宮,而改立杭氏為皇后。

得知汪皇后被廢,錢皇后很是擔憂,她就悄悄地把自己的私財以及侍女、太監(jiān)送給汪皇后,讓她維持母女的生活。

接著因為北京保衛(wèi)戰(zhàn)勝利后,在瓦剌那兒成了一張沒用牌的朱祁鎮(zhèn)被送回來了,朱祁鈺匆忙地把朱祁鎮(zhèn)尊為太上皇,軟禁起來,讓他在南宮里悠閑度日。然而想不到,朱祁鎮(zhèn)并不消停,七年后他就和幾個親信大臣一同發(fā)動了復辟的“奪門之變”,把重病的朱祁鈺從皇位上拉下來。等朱祁鈺死了之后,他的恨意仍未消,竟然命朱祁鈺所有的妃嬪都去殉葬。

本來廢黜的汪皇后也是難免的,好在這時大臣李贄上奏,說汪皇后已經是平民了,而且兩個女兒還小,就饒她一命吧。朱祁鎮(zhèn)同意了,汪氏就此躲過一劫。但這還遠未結束,這位是非不明,不辨忠奸的皇帝朱祁鎮(zhèn)怎么會從此就變聰明呢?

有一天,朱祁鎮(zhèn)突然記起來,自己曾經有一塊玉玲瓏,作為禮物贈給了郕王,就派人去郕王府找汪氏要。汪氏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大喊道:“郕王是你兄弟,好歹還做過七年皇帝,就比不上一塊破玉值錢了!”

說完,拿出玉玲瓏把它扔進了井里。

朱祁鎮(zhèn)是皇帝,可不是好惹的。得知這事,他大發(fā)雷霆,立即派人把郕王府給抄了個底朝天,使得孤兒寡母的汪氏一下子就成了一文不名的窮人。不過,這樣的日子沒持續(xù)多久,朱祁鎮(zhèn)就去世了。年輕的朱見深當上皇帝,想到汪氏在二叔朱祁鈺要廢掉他的太子之位時,能站出來幫他說話,心里一直很感激汪氏。便立刻把命運坎坷、歷經波折的嬸嬸接回宮里,賞賜了許多金銀財物。

那時,錢皇后還在宮里,這對許久未見的好姐妹相聚,很是高興。往后她們妯娌倆相互之間很和睦,吃穿也不愁。汪氏的兩個女兒出嫁后時常回來看望母親。從此,她在宮里過著富足的日子,晚年安樂,八十歲時安然去世。

俗話說得好:一啄一報皆是緣。做一件善事,比賺多少錢都強。汪氏直爽善良,對人寬容,在朱祁鎮(zhèn)還在蒙古瓦剌時,她能好好對待錢皇后,這也是給自己積下了善緣。善有善報,汪氏遭難時多虧錢皇后幫助,還收獲了一個幸福的晚年。

而朱祁鈺失敗的原因,不是能力不行,而是身體不行。自己重病,又生不出兒子,還不肯過繼個兒子。朝廷沒有太子,群臣茫然,自然會生亂,可謂是天命。而朱祁鎮(zhèn)呢,雖然能力不行,但活得長,又生有一群兒子,所以被那些有野心的大臣擁戴復辟成功。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神奇的皇帝,被瓦剌俘虜之后能活著回來,還能重新當上皇帝。這恐怕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也是任何一位帝王都做不到的。

天順六年九月,六十六歲的孫太后去世了。這位自八歲進宮,歷經六朝皇帝的平凡而傳奇的女人,走完了她在大明宮中五十八年的一生。天順帝朱祁鎮(zhèn)完成了給母親養(yǎng)老送終的心愿。兒子是皇帝,孫太后的葬禮異常隆重。

據(jù)宮中有關記載;禮部在安排葬禮的時候,是照著當年朱祁鎮(zhèn)的祖母誠孝昭皇后張氏的規(guī)矩來辦的。

辛巳那天,禮部提交了“孝恭章皇后”的謚號及出殯的全部流程。從齋戒開始,一直到安葬、祭祀,所有的環(huán)節(jié)都和正統(tǒng)七年十二月為誠孝昭皇后舉行的葬禮一致。

九月十七日那天,景陵就已經開始破土動工。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努力,玄宮里面的隧道,終于被打通。接著在十月二十六日,孝恭章皇后的棺材被抬了過來,然后在十一月初三那天,跟宣宗一起被安葬在了景陵。初六那天,供奉的神主牌位被送回了京城,初九就在太廟舉行了祭祀儀式。一直到了第二年天順七年三月,景陵地面上的建筑才算是全部完工。

所以說,孫太后是去世后與宣宗合葬在了景陵。后世的那些關于孫太后失蹤的傳說,純系謠言,而謠言止于智者。

天順八年,長期臥病的皇帝朱祁鎮(zhèn)駕崩,皇太子朱見深登基。他恢復了二叔朱祁鈺的景泰皇帝稱號。但他畢竟是朱祁鎮(zhèn)的兒子,不好全盤否定朱祁鎮(zhèn)對朱祁鈺的評價。所以,朱見深對朱祁鈺的承認,也是有限的。可以說,朱見深之所以為二叔朱祁鈺平反,大部分是為了給于謙平反的需要。因為如果不恢復朱祁鈺的名譽,那么對于于謙的平反昭雪,也是不徹底的。

畢竟,如果朱祁鈺是一個亂臣賊子的話,那么于謙最大的功勞,就變成了輔佐千古罪人郕戾王,這怎么也說不過去。所以,朱見深既然選擇了為于謙恢復名譽,他就必然要為朱祁鈺平反,恢復朱祁鈺的皇帝稱號。

朱見深把朱祁鈺的謚號定為“恭仁康定景皇帝”,只有五個字,而明朝其他皇帝的謚號都是十七個字。他也沒有給朱祁鈺定廟號,而明朝其他的皇帝都有廟號。

朱祁鈺的陵墓規(guī)格,在原地,也沒有改為帝陵。

可以說,朱見深雖然為朱祁鈺恢復了名譽,卻沒有給朱祁鈺完全公正的待遇。這也算是朱見深在給父親留顏面,和在承認朱祁鈺的功績之間,維持的一個平衡吧。

朱祁鈺那為人熟知的廟號“明代宗”,卻是南明弘光皇帝給定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江源县| 昆山市| 石河子市| 溧水县| 闽侯县| 古浪县| 东乌| 大港区| 广宗县| 大连市| 清水河县| 星子县| 茌平县| 肥东县| 夏津县| 冀州市| 海盐县| 周宁县| 芜湖市| 镇江市| 塔河县| 浏阳市| 同江市| 丰宁| 曲阜市| 通州市| 通海县| 连城县| 太仓市| 德昌县| 宜黄县| 榆林市| 土默特右旗| 错那县| 合水县| 五原县| 济南市| 浦北县| 旬阳县| 柏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