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關隴世家??!

翌日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林中茂密的枝葉揮灑而下。

一眾老爺們從宿醉之中緩緩醒來,接著一個個口干舌燥,頭痛不已,看的楊雅兒一陣好笑。

不過還好都是武者,喝口水休息一下也就跟個沒事人一樣活蹦亂跳。

不得不說,后世的酒比起古代的酒來說度數高,酒勁很大,在嗜酒如命的人,喝多了亦是吃不消。

眾人將昨晚未吃完的野豬肉在火上在烤了一下,痛痛快快飽餐了一頓,一只將近百來斤的野豬被眾人吃的只剩下一個骨架。

收拾妥當,一行人出了林子來到官道,繼續朝著鄯陽縣進發。

巳時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于進入了鄯陽的地界,遠遠的就看到了前方巍峨的城池,正是鄯陽縣城。

臨近鄯陽,眾人才發現城墻看似巍峨,卻似有點破敗而斑駁。

凹凸不平的墻體上留下了很多刀劍砍過的痕跡,以及擦拭不去的暗紅血漬,一看就知道是一座久經戰火的邊界之城。

城墻上,挺立一排守衛的軍士,城門處寥寥無幾的百姓商賈正在守衛的檢查下進城,相比之前的神武城,這鄯陽縣到是有點人氣。

“我們進城,先找家客棧歇歇腳,在做打算。”吳忌對身邊眾人說道。

眾人自然沒意見,跟著吳忌拍馬進城。

“來者止步!下馬受檢!”

一群人騎著高頭大馬正要入城,在抵達城門口時,果然被看城守衛給攔了下來。

吳忌等人無論是穿著還是坐騎亦是上乘,一看就知道來歷不凡,可即便如此,依舊被守衛們給攔了下來。

為了防止賊寇、突厥細作入城,不管對方是何人,他們都必須檢查,這是上面吩咐的。

“官爺,我們是朔州過來的生意人,打算進鄯陽歇歇腳?!眳羌商埋R來到守衛頭目的面前,笑道。

“朔州過來的?”

那名守衛頭目以一種質疑的眼神看了一眼吳忌,接著眼神望掃向身后的眾人。

目光微微在氣質出眾,姿色絕美的楊雅兒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他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女子。

然后,目光移動看向了典韋等人,個個帶著武器,特別是看到典韋一臉兇神惡煞的拿著雙戟,有點不太像好人的樣子。

“他們是誰?做什么的?為何還帶著武器!”

頭目的手下意識的放到腰上掛著的刀柄上,眼神充滿懷疑和防備,指著典韋眾人厲聲問道:“莫非你們是叛軍,或者賊寇?!”

城門口的幾名守衛聽到頭目的質問,也是圍了過來擺開陣勢,一副隨時拿下眾人的樣子。

一些進城的百姓商賈也是唯恐惹火上身的閃到一邊,卻并沒有走而是圍觀起來,交頭接耳的對吳忌等人指指點點。

明明怕惹火上身卻不離開,看來圍觀看戲的這個“優良傳統”從古代就已經深深刻在了華夏人民的骨子里。

俗話說:“看戲的不怕臺高,看戲的不怕事大!”就是這個意思了。

“瞎了你的狗眼,我們會是叛軍?”

一邊的羅成聞言不樂意了,怒瞪著那名頭目。

呂青云等人也是皺著劍眉,眼神不善的盯著那名頭目。

“你說什么!!有種給老子在說一遍!”那頭目頓時火了,嘩啦一聲抽出腰刀,怒視羅成。

周圍守衛也是“哄”的一下,將吳忌等人包圍了起來,手中槍刃直指眾人!

“嘿,老子怕了你這小小的守衛不成?”羅成氣的一笑,銀槍轟的往地面一跺,地面瞬間裂開一條蜈蚣般的縫隙。

那頭目心中一驚,盯著羅成的目光一下子就充滿了敵意,氣氛一下子劍拔弩張起來!

“官爺,誤會啊,誤會?。∷麄兌际俏岬氖绦l,現在世道那么亂,都得帶上幾名侍衛不是?”

吳忌見情況不太對勁,立馬討好的上前擺擺手說道:“你看官爺是否通容一二?”

說著,吳忌掏出兩錠金子暗中塞到那名頭目的手中。

“嗯?”

頭目感到手中的沉重,低眼一看,手心里正放著兩錠金子,眼眸深處一抹貪婪的光芒一閃而逝。

如今世道亂象叢生,能夠拿出兩錠金子的人,非富即貴!

頭目將金子悄然收了起來,眼神里敵意消失的一干二凈,看了一眼眼前討好笑容的青年,頭目向周圍手下一吆喝:“沒事,都是誤會,都收了,該干嘛干嘛去!”

圍著吳忌等人的守衛聞言頭目的話語,也不在懷疑紛紛收去長槍,回到各自的崗位。

周圍看戲的百姓商人本來還以為有什么好戲看,那知道雷打的轟隆隆響,卻是唬人的紙老虎。

各各露出失望的神色,一哄而散。

“進去吧,你的手下最好管管別沒大沒小!”頭目讓開身,意有所指的瞥了一眼羅成,說道。

“你!”

羅成頓時火大了,他是什么身份,堂堂北平王府的小王爺,居然被一個小小的守衛給陰陽怪氣的指責,頓時怒火沖天的想要一槍挑了眼前的頭目。

吳忌向于禁和典韋去了一個眼神,兩人心領神會的連忙拉住怒火沖天的羅成。

吳忌見此,方才向那名頭目點頭哈腰的笑道:“是是,官爺教訓的是,小的一定好好管管?!?

“進去吧?!?

頭目很是滿意被一個身份不簡單的人拍馬屁,揮揮手說道。

“謝謝,官爺!”吳忌拱手道謝了一聲,便領著眾人進了城。

城中街上兩旁,商鋪肆立,鱗次櫛比,商販的各種吆喝聲穿叉其中,人流不息,繁華程度雖然比不上神武城,但在邊界上能夠有這么一副繁華的樣子,接管鄯陽的王氏似乎有點本事。

“吳城主,汝剛才為何攔著吾!”走在街道上,羅成有些氣未消的問道。

“不攔你,你真殺了那守衛頭目,你覺得我們還能進?”吳忌翻了翻白眼,沒好氣的說道。

“那廝,實在可惡!”

羅成聞言明白輕重的他,只能嘴上罵上幾句話,出出惡氣了。

吳忌笑了笑,也就沒有管羅成,只要讓他心中氣發泄出來就好了。

隨即,目光如炬的打量著城中的情況,看似繁華其實只是一種繁華下的假象,到是和荀彧打探的沒什么不同。

不時還能看到巡視而過的一小隊披堅執銳的軍士,看樣子到也像那么一回事。

這讓吳忌心中對接管鄯陽縣的王氏來了興趣,隋末時期最有名的幾大傳承已久的世家里,倒有一個太原王氏,就是不知鄯陽王氏跟太原王氏有什么關系。

說到太原王氏,不得不說一下世家的影響力,在隋唐時代是身份制的社會,世家大族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

東漢末年至魏晉時代,漢族士人講求門第出身,這種影響波及胡人政權,以至于鮮卑建北魏,出于與漢人高門達成政治合作的考慮,亦極重視門第。

在孝文帝時代,曾十分隆重地對漢人腹地——“山東”地區的士族進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門族,以范陽盧敏、清河崔宗伯、滎陽鄭羲、太原王瓊四姓,衣冠所推……”這里的“山東”(崤山以東),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東、河北大部與河南。在時人眼里,“山東士族”最高門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門了。

在所有尊貴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為尊貴。即博陵崔氏(今河北安平縣、深縣、饒陽、安國等地)、清河崔氏(今河北清河縣)、范陽盧氏(今BD市和BJ市一帶)、隴西李氏(今GS省東南部)、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滎陽鄭氏(今HEN省)、太原王氏,而這些家族共稱為五姓七望。

其中,王姓擁有最多的郡望,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王姓家族的超強繁榮。

起源于山西的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并列為五姓七族高門。

太原王氏是王姓的肇興之郡、望出之郡,最早登上一流門閥士族的地位。

開基于兩漢之間,東漢末年的王允以他在國家、社稷上的力挽狂瀾而把這一家族推為天下名門。

歷史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后,門閥政治走向興盛,太原王氏既是這一政治的受益者,也是這一政治的受害者。他們曾封侯拜相,出將入相,也曾屢遭磨難,坎坷備歷。

歷盡興衰沉浮之后,在北魏,太原王氏最終還是憑借祖上蔭功和貴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興盛不墜達兩百年之久。大概就是從這時開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譽流行開來。

流風余韻,厚積薄發,到了唐朝,太原王氏這塊沃土中終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等一批頂尖詩人,形成大唐詩歌史上一個目不暇接的詩壇盛宴。

在重視門第出身的隋唐時代,一個家族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隋朝滅亡的很大原因之一,就是隋煬帝動了這些關隴世家的利益,引得天下叛亂四起。

而且從這些叛軍或多或少也有許多世家參與其中,比如開創唐朝的李氏家族,背后就有得到太原王氏的支持,而且雙方關系還是親戚關系。

同安公主,唐世祖元皇帝李昞女,生母元貞皇后獨孤氏,李淵的同母妹。嫁有唐一代第一等的高門大姓太原王氏(祈縣王氏),公爹叫王秉,曾任隋朝司徒,謚定;丈夫叫王裕,武德初任隋州刺史(從三品),后官至開府儀同三司,死后謚文,同安在大唐開國后即封長公主。

所以,從這么一點上看某個朝代的開啟都有幾個世家的支持,但是這些世家發展到李世民時期卻是治約了唐王朝的發展,和觸犯了皇帝權利。

對于商人來說,無利不起早,這些世家就是如此,大發國難財。甚至只要有錢,背叛國家都不是問題,

也就有了后面一代女皇武則天血洗關隴諸世家的歷史事件,從那一刻,世家影響力大為削弱,從此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蛟河市| 丰宁| 红桥区| 江安县| 涞水县| 年辖:市辖区| 镇平县| 新邵县| 利川市| 罗定市| 宁德市| 揭东县| 南充市| 都江堰市| 益阳市| 伊春市| 衡南县| 十堰市| 平谷区| 深圳市| 韶山市| 岳阳市| 高台县| 杭州市| 雷波县| 满洲里市| 新津县| 台北市| 海南省| 石渠县| 永和县| 沁水县| 泸州市| 二连浩特市| 布尔津县| 琼结县| 温州市| 陕西省| 望城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