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是很厲害,尤其那個時候才改革開放,各方面的條件也很差,很多人都吃不飽,政府的能力也有限,各種救災物資肯定不是很充足。在大自然面前,人們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啊。”
“嗯。我媽說當時外婆去鄉下找自己的老家,結果整個村子一片混亂,根本就找不到人。我外婆不但沒有找到人,而且還被洪水給困住了。當時有的人早就跑掉了,有的人走的比較遲,不相信洪水有那么大,于是就有被洪水沖走的,也有被洪水困住的。外婆當時身無分文,也擔心自己留在寧堅的一些家人親戚,就不顧別人的反對,回村子里去了。”
“你外婆還有點勇敢呢。”
“回到村子里以后,洪水更嚴重了,沒一會兒又把原來外婆進村的一條機耕道也給淹沒了。外婆和其他一些沒跑掉的人都被圍在一個小土坡上,如果洪水繼續漲起來,小土坡肯定也會被水淹沒。”
“情況有點嚴重呢。我看過電影里的洪水,沒見過現實中的洪水。也見過,不過城里好像沒有農村那么嚴重。我去看過去年的洪水,河壩街幾乎都淹沒了,有些樓房的一二層都被水淹了。”
“當時比較混亂,上游還在下暴雨,洪水還在不停的漲。小土坡上有十五個人,基本都是老人小孩和婦女。大家也沒有能力沒有力氣離開。最初好像小土坡下面的水還有三四米才能漲上來,后來到半夜了,大家還是沒有辦法離開,水面漲起來距離坡頂只有兩米多了。有人就開始祈禱不要再上漲了,求神仙拜菩薩的。”
“哦。難道我媽成了菩薩?”
“我外婆就說那個救他的小伙子是個菩薩。”
“不是我媽神兵天降來救了你外婆的呀。”
“你媽是神兵?”
“不是不是,我想岔了。接著說接著說。”
“半夜一點過的時候,洪水漲到只有一米多了,周圍的人都開始驚叫起來。因為這個小坡坡頂也不大,十多個人擠不下,只能在坡頂的邊緣,說是洪水距離腳下可能都不到一米。有人說只要洪水不再上漲,等到天亮,一定會有人來救他們的。也有人說干脆游出去,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樹枝或者游到其他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去。”
“哦。”
“后來水面飄來了一塊床板,幾個年輕一點的女人就下水抓住床板飄走了。外婆也想去,可是爭不過別人,而且年紀大了,在水里這么泡著不知道什么時候能上岸,估計也泡不了多久就沒有力氣了,或者就會生病。于是到半夜兩點過的時候,坡上只有六七個人了。水面也只有不到半米就要淹沒土坡了。”
“到底洪峰過沒過啊,要是洪峰沒過,那肯定水還會上漲的。”
“就在這個時候,一艘小漁船出現了。漁船上有個小伙子在拼命的控制船,船上也有人在喊叫。”
“是個小伙子啊,我還以為是我媽呢。”
“小伙子大家叫他丁五兒,是村里的一個平時挺熱心腸的人。經常都喜歡幫助別人,寧愿自己吃虧。”
“他是來救人的嗎?”
“是啊。他冒著翻船的危險駕著小船在河里飄來飄去,船上的人就是他從其他高處救出的幾個人。”
“這是個英雄啊。”
“說丁五兒平時也喜歡打漁,水性挺好的,可能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他才敢劃船出來救人。最初水勢特別急的時候,他也不敢出來,小船根本控制不住,一下水肯定馬上被沖走。等到水勢比較平緩了一些,他才敢劃船出來找人。”
“這簡直就是救命來了嘛。小伙子是個英雄人物。欸,那跟我媽有什么關系?”
“丁五兒的船就是你媽媽家的啊。”
“啊?”江泳博想起來,自己外公家好像是在一個江邊的村子,自己很小的時候確實還坐過外公的小漁船。只不過最近幾年外公年紀更大了,家里人也不同意他出船去打漁了,好像連漁船都看不見了。敢情自己外公所在的村子和梅勇外公所在的村子還是江邊上挨著的兩個村子呢。
“那是后來才知道的。當時丁五兒為了給弟弟修結婚的新房子,才把自己打漁的船給賣了。不過他喜歡在江上打漁,認識你外公。你外公也喜歡打漁,又是隔壁的村子的人,大家平時還一起打過漁的。洪水的時候,丁五兒像出來救人,可是自己沒有船,于是就想到了你外公。找你外公借船,你外公最初不愿意,害怕船毀人亡。還是你媽媽勸你外公,他才把船借給了丁五兒。”
“我外公本來應該做英雄嘛,真是的。”
“后來你外公把船借了出來,讓丁五兒出來救人。等到天亮了,果然那個小土坡已經被水淹沒了,要沒有丁五兒,坡上的人說不定就會被水沖走了,我外婆也會被水沖走。多虧了丁五兒救人,也多虧了你媽媽勸你外公把小船借出來。所以我媽說你媽是間接的幫助了我們家救了我外婆的命。”
“不對啊,你媽是怎么知道我媽的呢?她們認識嗎?”
“大家感謝丁五兒的時候,丁五兒就帶著大家去感謝你外公,當時我媽媽看到了你媽媽,只是聽丁五兒說漏了嘴,說要不是你媽媽勸你外公,說不定還借不到船呢。所以我媽媽特意看了你媽媽一眼,有了一些印象。”
“是不是后來你媽媽真的認識了我媽媽,于是又把她給認了出來?”
“那是81年的事情。后來的事情好像就是86年還是85年吧。”
“我媽后來又碰到你媽了?”
“是啊。你媽媽她還幫過我們一次。”
“真是巧啊,這么多人,怎么就是那么容易相互碰到呢?我家和你家真是有緣分啊。”
“好像是,而且我媽媽和你媽媽原來說不定小時候還在一起讀過小學呢。我媽媽是桃江邊的龜山二隊的,你媽媽是桃江邊的河尾四隊的,兩個村子都在江邊上,不過我媽他們在河這邊,屬于石柱區,你媽媽那個隊是在河對岸的上游,屬于東秀區。其實劃船就十分鐘都不到的距離。”
“嗯。這個我回去要問問我媽,她基本上都不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我只知道她好像很小就離開農村了,到城里跟著大舅住。我感覺家里可能有些什么矛盾,大舅是老大,我媽是最小的妹妹,聽起來就好像我大舅把我媽媽帶大的。”
“我媽媽也是讀了小學就離開家里了,好像我外公喜歡打人,喝醉了酒就打人,而且家窮的都吃不飽飯,有點錢都被外公打酒喝了,實在沒辦法了,外婆才帶著我媽和我小舅一起去了理姜投靠一個舅公。”
“嗯,說起來都是淚啊。那個時候的日子真苦,家家都很窮啊。現在這日子是真的好了很多,書上說都小康了嘛,現在雖說還有一些特別貧困的人還吃不飽穿不暖的,不過我覺得大多數人都已經吃飽穿暖了。很多人都在家里添置電器什么的,日子真的好過多了。反正我印象中就沒有餓過飯。你也沒餓過飯吧?不可能餓過,你要是餓過能長這么壯的身體?你這身體都算是長得很資本主義了,多吃多占。”
兩人是中午的時候在食堂蒸飯吃的時候聊天,現在差不多已經把飯都吃完了。江泳博還特意把自己帶的肉絲分了一多半給梅勇。
梅勇心里是非常感激的,表面上江泳博是說自己吃不了那么多才找梅勇幫忙的,其實兩人的家庭條件從帶的蒸飯就可以看出來。
江泳博帶的是兩葷一素三個菜,兩葷是青筍肉絲和滑肉,素菜是韭菜。梅勇帶的飯從數量上是江泳博的兩倍還多,不過質量上就差了不少,嚴格意義上說他就帶了一個菜——冬瓜,說起來是冬瓜燒肉,可是江泳博自己睜大了眼睛看,里面也沒發現有肉。另外梅勇還帶了不少的紅油拌的大頭菜。
江泳博家里也吃大頭菜,不過家里吃大頭菜的時候都是用來下稀飯的,從來沒有當做干飯的菜來吃。大頭菜非常便宜,涼拌的大頭菜也很下飯,可是多數人都是吃稀飯的時候才吃,吃干飯下大頭菜不是個很好的吃法。
突然江泳博看到一個女生走到正在水槽洗碗的兩人面前,并且拍了梅勇的后背一巴掌。這一巴掌還真是有點響亮,把周圍一些學生的眼光都吸引了過來。
江泳博也非常納悶兒,和梅勇形影不離這幾個月,從來也沒見著有人來惹梅勇啊,看梅勇這體型,聽著梅勇前兩年在學校里的事跡,他不惹人就不錯了,居然還有人敢來摸老虎的屁股?
梅勇的身體素質非常好,肯定不會被一巴掌給打傷打疼,不過眾目睽睽之下那么響亮的巴掌,還是讓梅勇面子上有點掛不住,轉身就準備發火,可是一看到這個女人他好像剛升起的火就遇到了強降雨,分分鐘就連火苗都沒有痕跡了。這就讓江泳博更加納悶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