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7章 學習寶典(上)

  • 時代的靈魂
  • 五品刺衛
  • 3044字
  • 2018-11-04 12:20:00

寧聲濤和江泳博都認為楊蓋生這樣的人從來不會看書,甚至都沒有時間去看書,結果居然楊蓋生說出了他最近看了一本書的事情,寧江二人都很詫異。

楊蓋生接著說:“哈佛的實驗結果顯示,隨機調查的人28%左右沒有目標,58%的人目標非常模糊,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標,只有4%左右的人才有清晰且長遠的目標。”

張連城也對楊蓋生說的內容產生了興趣,興致盎然的望著楊蓋生,等待他說出結果。

“是不是說一百個人里面只有這四個有長遠目標的人最終獲得了成功,其他人都太隨意,靠的只是運氣。”江泳博插話問。

“你們覺得呢?”楊蓋生望著寧聲濤問。

“我覺得應該是4%的人成功成才率高達90%,那些有短期目標的人成才率可能有80%,那些目標模糊的人成才率也許就只有30%,沒有目標的人成才率怕只有10%吧。”寧聲濤猜測道。

“我也看過類似的報道,不過你說的這個長久的調查實驗,我還沒有看到過。你說說結果吧。”張連城不喜歡猜測。

“哈佛的實驗結果是: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4%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并向實現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10%的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得以實現,成為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58%的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都沒有什么特別的成績。余下28%的那些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嗯。這個情況在我們國家肯定不同。”江泳博說。

“為什么我們國家不同?”張連城問。

“我們國家的情況與任何國家都不一樣的。”楊蓋生笑著說。

“為什么不一樣啊?”張連城又望著楊蓋生問。

“我們具有自己的特色啊。”寧聲濤解釋。

“在我們國家,成功與否不完全是靠自己也不完全靠運氣和機遇。現實中你還沒有體會到?”江泳博解釋。

“我記得我們古代的人說一個人的成功一靠命二靠運三靠風水四靠貴人五靠學習。”寧聲濤又開始賣弄學識。

“嗯,有道理。不要說古代,現在也差不多。”楊蓋生點頭贊許。

“我覺得現在不同了,應該是一靠親人和貴人二靠不要臉三靠膽子大四靠學習。”江泳博反駁。

“也有道理,現實中見到了不少人都是靠親戚舅子老表。”楊蓋生又表示同意。

“我看過周國平的一篇文章,文章說,一個人到美國去玩,美國的朋友帶他去參加富豪的別墅區,他就問他的美國朋友說你就不嫉妒羨慕嗎?美國朋友說為什么要羨慕嫉妒呢?他能夠住在這種別墅區,一定是他得到了很好的機會,他也抓住了機會所以他成功了可以過富人的日子。”

“我也看過這個文章。有些道理。周先生的一些文章還是很有境界的,也說了些真話。”張連城附和。

“這個人去日本又遇到這樣的情形,他又問日本朋友同樣的問題。日本朋友的回答與美國朋友的回答又不相同。”寧聲濤見張連城并不打算把文章的內容說出來,自己就接著說。

“日本人好學習,甚至不惜偷竊別人的技術,他們跟美國人不同,美國人在乎的是機遇機會,日本人肯定在乎的是學習。”江泳博也接口。

“嗯。日本朋友的回答是為什么要羨慕嫉妒人家呢?他之所以比我強,能過比我們好的日子,一定是他有特別的才華特別的能力。那我們就可以像他學習,只要我們比他更厲害了,說不定就可以住上那些好房子過上人家那種富裕生活。”

“嗯。就是,不過日本人為了學習,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他們在二戰以后偷竊了別人多少技術啊。起碼超過上千億美元的技術都是偷來的。”江泳博說。

“我們的宣紙和中藥還有陶瓷技術日本人都偷走了。”楊蓋生說。

“嗯。這個人問了美國人和日本人別人都是在乎機會在乎學習,他問我們中國人呢?”

“哦,中國人會怎么回答呢?”楊蓋生問。

“你們自己想想呢?如果一個人讓你看著寧堅最富豪的豪宅問你,你怎么想?怎么說?”

“嗯。”江泳博輕輕點頭,但是卻沒有說出口。

“他在廣東和上海問身旁的朋友時朋友們幾乎一致回答,怎么不羨慕嫉妒呢?恨不得把他們的底兒都揭出來,讓他們都被槍斃或者關起來,我自己住進去!”

“嗯。有時候是這個心態。”楊蓋生說。

“為什么中國人的心態是這樣的呢?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像美國人和日本人那么在乎機遇在乎學習呢?”寧聲濤問。

“現在有多大的比例那些先富起來的人是通過誠實勞動合情合理合法的致富的呢?我知道的很多有錢人誰不是用了些見不得光的手段?”江泳博說。

“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肯定不見得符合法制經濟的精神。”張連城說。

“現在的有錢人不超過10%是能讓人信服的致富的。太多的都是貪官和奸商先富了起來,而且還為富不仁。完全忘了先富幫后富,忘了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富而富德。因此中國人很難心平氣和的去想等待或者創造機遇或者去學習對方。現在的一些富人的經驗不具有可學習的特點,具有不可復制性,也沒有多少示范作用。”寧聲濤說。

“嗯。我記得馮鞏還是誰的相聲里說了一副對子,非常有道理。對子說‘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是‘不服不行’。一些人靠著裙帶關系發家致富,這誰學得了?人家有親戚是當官的,你沒有親戚當官,怎么學人家?人家的父母是有錢人,第一桶金隨時都有,你怎么學人家?”江泳博說。

“好了,點到為止就行了,再說就成了憤青了。再說了,張連城和楊蓋生你們不是軍官嗎?別遇到糾察抓住你們胡說八道了。連城訣不是說還有四個方面嗎?”江泳博喜歡叫張連城為“連城訣”,主要是因為金庸先生有一部有名的武俠小說就叫做《連城訣》,而恰好張連城也非常喜歡這部小說。

“第二個方面是興趣問題。如果你有興趣,也許再難你都不覺得難,都覺得能夠滿足你的需要。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沒有興趣,很容易找借口逃避,如果有興趣,你就很容易堅持下去。做沒有興趣的事情,是人生中最無趣的事情,如果能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那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就算遭遇失敗,也會有一種滿足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都知道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沒有興趣很難真正去創造去突破去戰勝各種困難。我記得看過一個紀錄片,里面有一個很年輕漂亮的女孩,她的職業是訓練老虎。我媽媽看到這個片子的時候就說一個女孩子干什么不好,非要去訓練老虎,弄得全身都是傷,而且還隨時都有危險。我當時就很反感我媽的觀點。人家片子里女孩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她本來有機會做醫生,可是她對醫學真的沒有興趣。她訓練小老虎的時候,經常被抓傷,連牛仔褲都抓爛了,可是她覺得很快樂,她喜歡和老虎們在一起,就覺得苦、不覺得累,不覺得危險。”寧聲濤表達自己的看法。

“我也記得我看過書上說莎士比亞說過一句話,叫做‘做什么必須要合乎自己的興趣,否則就得不到好處’,好像是這么說的吧。”楊蓋生再次讓江泳博和寧聲濤刮目相看,他當年可是寫一篇600字的作文都需要熬兩三天才能東拼西湊出來的。現在難道突然變成了一個喜歡博覽群書的人了?

“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才可能從中收獲益處。”張連城糾正說。

“嗯,就是這個意思,我只是記不住原話了。No profit grows where is no pleasure ta'en!”

“靠!什么意思?高蓋!幾年不見,會跩英文了?你的變化可真不小啊。”江泳博不但驚訝,簡直憤怒。因為楊蓋生的個子超過一米八五,江泳博和顏桂華等幾個男生都喜歡叫楊蓋生為“高鈣”。

“就是莎士比亞在劇本中的原話。”張連城恐怕是這里面最能聽懂這句英文的人了。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是我一個女朋友給我說的,她借給我的一本書上第一頁就寫著這句英文。”楊蓋生解釋道。

“靠!你的女朋友是英語老師?”江泳博拍了楊蓋生的肩頭一巴掌。

“不是,小倩是搞翻譯的。”

“小倩?不是吧,聶小倩?”江泳博故意裝怪。

“她叫范雅倩。”

“你最近的一個女朋友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隆回县| 中江县| 卫辉市| 阿勒泰市| 依安县| 上高县| 青州市| 叙永县| 晋宁县| 庆城县| 大同市| 宁武县| 浪卡子县| 兴城市| 汾西县| 同德县| 苍山县| 吉林市| 黄龙县| 阳信县| 黄大仙区| 惠州市| 达拉特旗| 焉耆| 内乡县| 清流县| 叶城县| 石城县| 长武县| 辽宁省| 新田县| 平度市| 米泉市| 镇沅| 遂昌县| 永泰县| 陇川县| 靖江市| 奉新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