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過的很快,很快三天時間已經過去,朝廷派來的其他幾路援兵陸陸續(xù)續(xù)到來,其中沒一個人宇文承都認識,想來只是打醬油的角色,期間羅藝給朝廷修書一副,特例聲明賊眾聲勢浩大是己方倍數兵力,請求更多的援兵,內容中還隱晦的數次提起楊堅屯于中原的四十萬大軍。
羅藝此刻面對二十萬突厥鐵騎已然失去了分寸,他害怕前線失手自己北平郡大本營生靈涂炭,以至于疏忽了若是朝廷再派大軍前來,對他是一種怎樣的威脅。
宇文承都敢肯定,楊堅一定會同意羅藝請求大軍支援的請求,他還巴不得派往北平郡更多的兵馬。
以前羅藝劃地為王,擁兵自重,對于朝廷的調令滿不在乎,若不是天下和平,百姓不希望再起刀兵,朝廷都忍不住揮軍北上,教羅藝做人了。
如今一個可以毫不費力掌控北平郡的絕佳機會擺在眼前,楊堅沒有理由拒絕,整個北平郡總兵力不過五、六萬,當前派來的援兵已經有五萬之眾,若是朝廷再派大軍入北平,到時候整個北平郡誰說了算可能還不一定,但羅藝絕對沒有以前那么牛逼了,至少也要交出部分兵權。
其實這是宇文承都施了一個小手段,以便于日后自己謀劃遼東、遼西兩郡,他不希望自己日后整合兩郡的時候,溝通中原朝廷的路徑被人掐住脖子,若是北平郡中有一部分忠于朝廷的人,也可以減少自己的后顧之憂。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揮師北上五原郡、雁門郡一帶,將在那里展開一場生與死的角逐游戲,在那里沒有憐憫和軟弱,剩下的只有手中刀和死,那注定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征途,不能征服那就征求。
總之如果不能以強大的武力征服野心勃勃的突厥人,那就只能以利益為代價征求突厥人同意不南下入侵。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整個冬天的積雪大部分已經融化,剩下的僅僅只有一些山背面太陽照射不到的陰影處,冬季之神冰冷的屠刀,在春季柔和的感化下,漸漸遠去。
此刻,北風條條,拂在人臉上已經不復冬天的有力,如同少女青揉一般,令人放松。
然而此刻,浩浩蕩蕩連綿不絕十多里的隋軍此刻卻沒有一個人有心情享受春風暖意。
他們身上的責任太過重大,壓迫的讓他們喘不上氣來,民族安危與榮耀、個人性命與生死………
他們背負的太多……
“各位將軍,此次突厥人有二十萬大軍,而我方只有十萬,敵人兵力兩倍優(yōu)勢于我們,利用這個長處可以大有作為,我最怕他們多線做戰(zhàn),讓我們顧此失彼,釀成大禍。”
天色漸暗,大軍不得不埋鍋造飯,休整一夜。
期間,羅藝做為主帥,叫來宇文承都、王通、李虎、鄧倫,四人商議大事。
這些人宇文承都是一個也不認識,不過那個叫鄧倫的人據說是三國期名將鄧艾后代,也不知有沒有真才實學。
“是的王爺,此次賊眾聲勢浩大、兵力多于我們,極有可能多線做戰(zhàn),分散我們的兵力,打亂我們的有利部署,然而我覺得只要我們派人收攏附近百姓聚集于五原郡通海關以及雁門郡雁門關便可無憂周旋敵人,抓住機會一擊將其擊潰?!?
果然,不愧是名將之后能力還是有的雖然算不上何等驚才絕艷,但也不是泛泛之輩。
羅藝此刻充分發(fā)揮沙場宿將的經驗以及智慧,沉穩(wěn)冷靜的坐在主位置上,深邃充滿智慧的眼眸緊盯著簡陋的地圖,冷靜、沉穩(wěn)、多方面的分析著利弊和策略。
“有理,不過我們只有十萬兵馬,即便是如此只需堅守兩個陣地、每處也只有五萬,其中又多是步兵支援調動極為緩慢,若是敵人以騎兵的靈活機動性將我們注意力分開之后才聚集優(yōu)勢兵馬攻打一處又該如何?”
良久,羅藝似乎已經分析清楚了各種可能性以及變故,說出了致命性缺陷,看著眾人微微點頭,示意大家多多思考,踴躍發(fā)言。
一時間大家俱是皺眉沉思,不時竊竊私語,然而可惜并沒有什么好方法,雖說計謀可以決定戰(zhàn)爭的勝負,然而十萬兵力的差距讓他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無處發(fā)力。
更何況這些人當中并沒有天資絕佳之輩,若是換一些真正的絕世名將肯定不會出現這種局面。
比如做戰(zhàn)人數僅僅800人就敢反攻匈奴大本營的霍去病、又比如3000人橫掃西域諸國的陳湯,又或者說以7000之眾大破50萬的陳慶之………
想來這些人有足夠的能力打破現在的困境。
“諸位其實倒也不必太過擔心,突厥人以騎兵為主攻城不是他們的強項,常言道五倍圍之、十倍攻之,就算突厥人利用騎兵優(yōu)勢以二十萬騎兵攻城也不見得可以攻下易守難攻的兩大雄關,而且我們只需要堅守月余到時候朝廷的援兵就會到來,那時候在一舉反擊也不是不可。”
鄧倫嘆息一聲,只能樂觀的給大家分析了一下,也算是一種心里安慰。
羅藝聽后撇撇嘴,顯然對這個接結果并不滿意,將目光看像宇文承都,打算聽聽他的意見,但并沒有太大的希望。
雖然這個少年,一直盛名負身,但在羅藝看來那都是宇文家族運作的好,即便是宇文承都有幾分真才實學,也絕然無力擺脫此絕境。
“承都、你怎么看?”
“呃……你們有沒有想過主動出現?先發(fā)制人,繞于突厥大軍后方直擊突厥牙帳,此舉若成定然讓突厥人軍人大亂無心再戰(zhàn),反之我軍則氣勢如虹,乘勝追擊,從而前后夾擊定能大破突厥。”
宇文承都想了一下,試探性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過,這個想法一出現便被眾人否決了,先不說入敵深處將會面對怎樣的困境,僅僅只說如何突破二十萬大軍緊繃的神經防衛(wèi)線就非常困難,更何況深入敵后做戰(zhàn),必須是小股部隊而且要是騎兵,這注定無法攜帶更多的糧草,沒有充足的糧草再加上四面八方都是敵人需要時刻小心謹慎,這會讓士兵的心理徹底崩潰,四面楚歌,根本無心做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