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文姜

  • 鄭王天下
  • 憶枕中夢
  • 2046字
  • 2018-04-11 09:17:53

自姜太公治齊,都營丘,齊胡公遷都薄姑,后經(jīng)齊獻公再遷至營丘,大力營造。因新擴建之后距淄水極近,所以更名為臨淄。

現(xiàn)在的臨淄雖然還沒有像后來戰(zhàn)國縱橫家口中的“臨淄之途,車彀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那么夸張。但也頗具戰(zhàn)國時期萬乘之國都城的雛形了。

臨近黃昏,城門處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隨著聲音漸近,人們才看到原來是前線的信使。

“前日捷報已至,不知今日所為何事?”。馬蹄聲漸遠,三三兩兩的行人聚集起來,開口議論道。

“或與鄭結盟姻之好”。眾人突然聽聞此言,齊齊向開口之人望去。隨后,不屑之聲此起彼伏。

“我道是誰,原是貪生怕死管夷吾”眾人聞言,一陣大笑。

管仲聽聞此言,臉漲的通紅。

“怎么?乃父說的不對嗎?”見管仲沒有出言,這人又得寸進尺道。

管仲聞言大怒,剛想開口,旁邊的的鮑叔牙扯了扯管仲的衣服。管仲只好強壓下怒火,鮑叔牙見狀,急忙將管仲拉出人群。

“真是個沒卵子的貨”見正主走了,眾人沒了熱鬧可瞧,嘟囔了一句,便一哄而散。

說起來,此時的管仲在臨淄城內(nèi)也算是個名人。參軍,臨陣脫逃;做生意,占好基友鮑叔牙的便宜。

總而言之,在齊人眼中,管仲簡直就是貪生怕死和見利忘義的代名詞。

其實這并不奇怪,雖然齊人怯于眾斗,例如三晉一直都以輕齊著稱,直接稱齊為怯,龐涓也說過“我固知齊軍怯”。但是,齊人卻勇于持刺,多豪俠和亡命之徒。加之齊人好議論,久而久之,管仲就成為臨淄城一不大不小的名人。

“叔牙為何不讓吾與那人辯論”行不過百步,管仲仍有些怒氣沖沖的道。

“此人不過一閭巷潑皮無賴爾!仲又何苦與他一般見識。”鮑叔牙勸道。

說起來,管仲也是流年不利。求官,別人一聽管夷吾的大名,直接就將他轟出去了;和鮑叔牙一起跑到臨淄城做生意,又虧本了。

想及傷心事,管仲嘆道:“齊雖大,竟無我容身地。”

鮑叔牙見自己的好基友有些消沉,急忙安慰道:“仲何出此言?仲之才,我固知矣!今雖不遇,終必得顯,豈可悻悻作婦人態(tài)。”

管仲聽到自己好基友的安慰,心中雖然仍有不快,也不好再多說,只是催促鮑叔牙趕快回去。

……………………………………………………

話說信使飛奔來到齊國宮殿,言老齊侯有要事要告知君夫人。通稟之后,有寺人急忙引著信使前往君夫人住處。

信使見了君夫人,將老齊侯的書信奉上。君夫人便讓人引著信使下去休息。

待讀完書信,君夫人心內(nèi)亦是欣喜。急忙著人去請文姜。

說起來,文姜并不是君夫人所出。但因文姜生的冰肌玉骨,面若桃花,兼又博古通今,加之對君夫人極為敬重,惹的君夫人甚是喜愛,視若己出。

現(xiàn)在聽聞自家夫君已為文姜覓的佳偶,哪能不喜?

心內(nèi)正尋思如何為文姜置辦嫁妝之時,便見侍女引著文姜前來。

君夫人連忙收斂心思,道:“今日喚我兒前來,是有一樁喜事與我兒有關。”

文姜聞言略顯疑惑,“母后,喜從何來?”

君夫人笑吟吟的將書信上所說與鄭結親的事告與文姜。

文姜聞言,雖然有些害羞,心內(nèi)也是一喜。

畢竟二八年華少女,哪個不懷春。自鄭忽助齊破戎的捷報傳來,宮中到處議論說“鄭國世子如何如何英雄”,現(xiàn)在聽到自己將要嫁給鄭忽,文姜此時的心態(tài)大約如后世的迷弟、迷妹們聽到自己的偶像會嫁或娶自己差不多。

強自按捺住內(nèi)心的激動,聽著君夫人一個勁的叮囑自己,沒聽幾句便又神思恍惚。

君夫人見狀,又是好氣又是好笑,也不忍苛責她,便讓她回去好好準備。

若是鄭忽在此,見到文姜這個樣子,定然會大吃一驚。

畢竟,在后世,文姜幾乎是與淫婦劃等號的。《左傳》和《史記》更是言辭鑿鑿的說她與其兄齊襄公私通,并且合謀害死了自己的丈夫魯桓公。這一出可謂是開后世與情夫合謀殺夫刑偵劇的先河。總之,劇情雖狗血;吃瓜群眾卻喜聞樂見。

就像文姜的姐姐宣姜最后竟然嫁給了自己的公公衛(wèi)宣公,這種花邊新聞極大的豐富當時缺乏娛樂的古代民眾的精神生活,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獵奇心理。

當然,從此之后,齊國諸姜的名聲算是徹底臭了。

更為有意思的是,或許是為了配合群眾呼聲,《毛詩》竟然從《詩經(jīng)》中翻出三篇諷刺文姜淫亂的詩歌,仿佛坐實了文姜與其兄私通的事實。

但是,讓人疑惑的是這三首詩竟然都是出自《齊風》。以當時而論,齊國風氣相對開放而魯國風氣相對保守。最典型的便是,孔子因野合出生,在魯國受了不少白眼;而在齊國,野合卻是常有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何《魯風》卻無一篇諷刺文姜?

孔子在編訂《春秋》的時候,更無一字一句或直言或諷刺文姜。更是在文姜嫁入魯國后,便書文姜為夫人,這顯然是將文姜當成國母來看的。

比如《莊公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

古時諸侯之死曰薨,諸侯之夫人或母夫人死亦曰薨。《春秋》記魯公或魯夫人之死,除隱公三年“君氏卒”及哀公十二年“孟子卒”等特殊情況外,皆用薨字,記其他諸侯之死,則用卒字。

又如《莊公二十二年》:“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諸侯正妻稱夫人,死時稱薨,葬時稱小君,都能夠表明魯國一直是把文姜當國母來看待的,沒有任何諷刺或貶損的意思。

再回頭看看《左傳》對文姜與其兄私通之前的層層鋪墊,不得不佩服古代勞動人民講故事的能力。又是深埋伏筆、又是層層遞進,講的是高潮迭起,讓聽眾大呼過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潍坊市| 江陵县| 开远市| 高邑县| 綦江县| 景德镇市| 津南区| 磐安县| 四会市| 绵竹市| 保定市| 高唐县| 浠水县| 新宁县| 阿坝县| 建水县| 郓城县| 隆尧县| 罗城| 栖霞市| 广德县| 鸡泽县| 钟山县| 陇西县| 东乌| 阿瓦提县| 扶沟县| 镇安县| 马山县| 集贤县| 娱乐| 南丰县| 扎兰屯市| 安顺市| 和田市| 湛江市| 沙雅县| 迁西县| 三门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