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襄王金印
- 一團和氣見深情
- 隨風(fēng)飄零一
- 2410字
- 2018-05-01 07:57:23
第四十三回襄王金印
宮女萬貞兒回來了,她沒有往東宮去,而是直接往太后居住的仁壽宮中而來。孫太后回來后暫時住在了紫禁宮。
貞兒進宮無人敢搜,她是太后的人,她回來了。
孫太后一夜未睡,她一直在等。
“太后娘娘,奴婢回來了。”貞兒取出了貼身的木盒。孫太后接過木盒,打開了木盒,這盒子里面是枚金銀,這金印不大,但是枚王印。
“貞兒,你一定會覺得奇怪,哀家要襄王印做什么?”孫太后說道,“哀家想救各位大臣,只是有人動作比我更快。”
“娘娘,這印與救人有什么關(guān)系?”貞兒實在想不到原因,那些人要奪這印做什么?雖然它是襄王的東西。
“襄王造反的證據(jù)是襄王的謀反書信,書信上蓋著此章,顯然是偽造的,可是我們沒有證據(jù)指出這是偽造的,因為那書信是有人那了蓋印的空白書信偽造的,那印鑒偏偏又是真的。”孫太后說道。
“那么娘娘如何知道襄王謀反信是假的?”
“哀家相信襄王不會謀反,當哀家看見那書信的時候,覺得那不是襄王的口吻,更不是襄王作為,我讓朱驥去長沙既是了解襄王有無謀反之心,又讓他去去王印,襄王如是無辜的,一定會交出自己的印鑒。”
“娘娘,陛下難道信襄王謀反嗎?如果當時要謀反,那么他們應(yīng)該是反被廢的景泰帝,如果就在復(fù)位后謀反,那么襄王遠在長沙,寫了這兩份封書信給于尚書他們,這印鑒怎么可能出現(xiàn)在此?這件事情難道陛下看不清?”貞兒說道。
“兒大不聽娘。”孫太后輕輕嘆了一口氣,“皇帝沒讓哀家少操心。當年先帝駕崩后,這朝政一直是太皇太后把持,哀家只希望鎮(zhèn)兒能成為一代明君,當年先皇留給了他一班老臣,都是能干且忠厚之人,他雖是孩童,卻也是時常嫌哀家管著,當年大太監(jiān)王振就在他身邊,他寧可聽他的,也不愿聽我這個親娘的。原本以為這七八年,他會改變,沒想到如今還是聽不見我的勸。”
孫太后收起了印鑒,說道:“太子這兩天天天說要你早日回去,你回去吧,這孩子比他父親乖巧,只可惜是有些結(jié)巴。你們做下人的也應(yīng)該想想辦法。”
“是,”貞兒回道,“奴婢一定想法。”
“罷了,這也怪不了你……你走吧!”孫太后說道,這太子如今雖改了名,但是不完美總是別人的一種借口,不過自從開國皇帝立下了繼位的規(guī)定,當初先帝有些足疾也不妨礙他成為一代明君。
貞兒是太子見深的保姆,卻又是那么不同,如今在這宮里自己再也不是低級小宮女,那些妃嬪主子都要讓自己三分面子了,因為自己是皇帝的功臣,這幾年陪著皇長子度過了難關(guān)。
“姑姑,您回來了。”項靈兒迎了上來。
“太子這兩天功課是否抓緊了?”貞兒第一件事竟然這事。
“他……殿下他……”項靈兒猶豫了,這兩天,那太子也不肯看書也不肯習(xí)武,整日惦著他的貞兒姐姐。
“我知道了,這小東西一定是不聽話了……”貞兒說道,“項女史,你也太縱容他了,其實這孩子不兇不行……只要沒人見到,給點懲罰也是應(yīng)該的。”
“我……我可不敢……”項靈兒說道,“做臣子的怎么可以犯上。”
“什么上不上,我看就是一團亂七八糟的,他家祖上也不過是個種田的窮人,他外公也是吃不起飯才賣女兒的。”萬貞兒說道,“我……”她突然看見項靈兒盯著自己,那嘴都合不上了,自己又犯忌了,太后一直對自己說,說話要小心,要守規(guī)矩,自己又忘了。見深現(xiàn)在是皇太子,自己只是一個宮人,怎么還能把他當普通小孩呢。
“罪過……項女史,我又犯錯了,你不要和別人說,給人知道就要受罰的。”貞兒突然轉(zhuǎn)了性一般。
“那太子還要讀書練武嗎?你不是是他師傅嗎?”項靈兒問道。
學(xué)習(xí),那孩子不學(xué)習(xí)還不成廢物,自己的一點一滴還不都是師傅們嚴格管教才出來的。
“該罵的還是要罵,我們要是隨著殿下,殿下不就成了廢物?”貞兒說道,“我在外面也沒少打他,如果他要向我報仇,大不了也就只有這條爛命,我怕他一個小孩做什么。”
“我不是小孩!”太子朱見深不知從哪里出來了。貞兒看他眼睛布著紅絲,臉色也不好看,疲憊的樣子。兩只眼紅腫著。
“你不好好做功課,滿腦子想什么呀!”貞兒說道,“姐姐我可好好的,你哭什么。”
“貞兒姐!”朱見深一把抱住了貞兒的腰。
“沒死呢,我只不過回家了,你怎么這么沒用!”貞兒說道,“兩眼睛腫成這樣,你哪里還像男子漢。”
“我才不是為你哭的。”見深說道。
不是為自己,貞兒臉上覺得掛不住了,她看了看身邊的項靈兒。
項靈兒說道:“太子這兩日著急了,他睡不著的確不是因為姐姐,是因為皇上……皇上殺了于謙與王文大人。京城的百姓都為他們喊冤,說皇上昏庸。”
這些事情怎么會讓太子掛心。貞兒黑著臉,大聲對項靈兒喝道:“你……你怎么這么不懂事,敢和太子講這些朝廷的事!”
“不是……不……是項姑姑說的。是我自己聽來的。”太子連忙說道。
“你一個小孩,哪里聽來的?”貞兒生氣了。
“貞兒姐,我……我聽給我講書的翰林院的劉侍讀說的。”
“劉大人是太子的侍讀,我真不知道他會與太子說這些!我一定稟報皇上。”項靈兒說道。
“你不想死,就別多話,那么多年了,我們都不是那么過來的嗎?”萬貞兒說,“太子殿下,好好吃好好睡,于大人王大人都已經(jīng)去了,你也哭不回來,只有活著才有機會替他們伸冤。皇上只是被人蒙蔽了。”
“貞兒姐,我父皇為什么不信我的話……”太子說道,“我是不是口吃,沒說清。”
他口吃,他的確口吃,只不過在自己這里他說話會利落很多。他見到皇上了,他一定是結(jié)結(jié)巴巴的。太子是個結(jié)巴其實早就不是秘密了。
貞兒點了點頭:“不能說就不要說,話不必多,你結(jié)巴只會讓你父皇討厭你。”
“我……娘也……那么說,可……可是我想……想說……”太子說道。
“說,想說就偷偷和貞兒說,別去外面說,萬一惹了你父皇生氣,我們性命都會不保。”貞兒說道。
“貞兒姐,我爹會殺我嗎?”太子說道。
萬貞兒和項靈兒都很尷尬,歷史上多少帝王家血流成河,這要殺一個小太子何難。
貞兒摟住了太子見深:“莫怕,我不會丟下小哥兒的。”
“貞兒……我怕……”見深雖然已經(jīng)年滿十歲了,但是正是因為讀了不少書,所以想到自己的魯莽,不由得害怕起來。
貞兒抱緊了他,把他帶回了寢殿,也許是覺得安全了,太子見深很快就睡著了,他的心中只有那幾年相依為命的貞兒才值得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