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坐在馬車之中,心中思緒萬千。
回想著歷史上那些王侯將相崛起之路,李炎不由得有些心馳神往。
漢高祖咸陽城內(nèi)約法三章,洪武大帝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紅朝高祖槍桿子里出政權(quán),一道道雄偉的身影在李炎腦海不斷劃過。
心潮澎湃中,李炎握了握拳將思緒拉回現(xiàn)實,自己如今要建立班底,官職兵馬都好辦,唯一缺少的便是人才。
對于準備在這漢末亂世大展宏圖的李炎來說,人才,實在是太重要了。
劉備得諸葛孔明,便能取荊州奪益州,三分天下有其一。
孫權(quán)有周瑜,赤壁之下八十萬曹軍轉(zhuǎn)瞬間灰飛煙滅。
又有曹孟德收郭嘉,官渡一戰(zhàn)定中原。
而如今,距離自己最近的名將便是徐晃了。
徐晃此人有勇有謀,曹操稱他有周亞夫之風,曹魏五子良將的名頭那可不是白給的。
想到此處,李炎也不再遲疑,掀開車簾,吩咐車外護衛(wèi)通知讓楊奉來見自己。
不多時,楊奉騎馬到車旁行禮道:“不知公子喚在下前來有何事吩咐?”
李炎微微一笑道:“長路漫漫,甚是無聊,不若楊將軍把你部曲名冊拿來予我觀看一番,聊以打發(fā)時日。”
楊奉略一遲疑,畢竟軍中名冊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翻看的,沒想到李炎竟然要看花名冊來打發(fā)時間。
楊奉暗道這些公子哥愛好果然獨特,雖然李炎如今沒有一官半職,但依照李傕的權(quán)勢,要想給李炎弄個官職什么的,那還不是信手拈來,自己沒必要為了這種小事而得罪頂頭上司的公子。
想到此處,楊奉便吩咐趙申等人好生護衛(wèi)車隊,自己則轉(zhuǎn)身去取名冊去了。
不多時,楊奉抱著一捆厚厚的竹簡送到李炎面前。
李炎看著這些厚重的竹簡不由皺了皺眉頭,看來蔡倫雖然改良了造紙術(shù),但此時紙張卻依舊沒有普及開來。
經(jīng)過李炎一番查閱,總算是找到了騎屯長徐晃的名字。
在西涼軍軍制中,五人為一伍,二五為一什,五什為一屯,兩屯為一隊,五隊為一部,兩部則可為一軍,也就是說徐晃現(xiàn)在是掌管五十人的屯長,在軍中還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李炎暗自松了口氣,尚未有聲望爵位便好,這樣自己向楊奉要人,也就少了很多麻煩。
想到楊奉之后背叛了李傕,攜天子跑出長安,李炎此時挖他墻角到也挖得心安理得。
李炎當即讓隨從去邀請楊奉,楊奉聽說讓自己去車上見李炎,不由心中叫苦,暗道這些個公子哥果然是不好伺候。
雖然心中不愿,但去肯定還是得去。
到了李炎車前,楊奉行禮上車,李炎也不與楊豐廢話。
直接開門見山道:“楊將軍,我那護衛(wèi)隊長前些時候得了重病,一時間可能無法帶領(lǐng)衛(wèi)隊,吾聽聞楊將軍賬下猛士眾多,不知可否割愛,將那騎屯長徐晃讓與我做護衛(wèi)隊長?”
楊奉一聽李炎只不過是向自己要一個小小的屯長,倒也沒有太多抵觸。
楊奉也沒有細想徐晃是何人,便當即點頭應(yīng)道:“既是公子看得起那徐晃,自當是他的福分,某這便去喚徐晃來見公子。”
李炎見楊奉如此“大方”心中大喜,與楊奉客套一番才讓他離去。
楊奉在去叫徐晃的路上才慢慢回憶起徐晃這個人來,徐晃的勇猛楊奉也是略知一二的。
在楊奉眼里,徐晃是可以一個人單挑二三十個士卒的猛人,然而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既然已經(jīng)答應(yīng)了李炎,現(xiàn)在就算自己想要反悔也已經(jīng)來不及了。
不多時,李炎便見楊奉帶著一人來到車前,只見來人身高八尺,身體頗為壯碩,容貌雖然普通,但卻有一股堅毅陽剛之氣。
楊奉行禮過后,那跟隨其身后的大漢亦上前行禮道:“徐晃,拜見公子。”
見徐晃如此不卑不亢,李炎微笑道:“徐晃,你可愿做我護衛(wèi)隊長?”
在普通中低級軍官看來,能給像李炎這樣的世家大族公子當護衛(wèi)隊長,那便猶如天上掉餡餅,肯定會欣然接受。
然而徐晃聞言卻皺了皺眉頭,沒有說話。
徐晃暗道,如今亂世已起,自己在軍中雖然只是個屯長,但好歹可以上陣殺敵,還有希望一步步往上爬,對于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還是有一絲的希望。
但若是做了李炎的護衛(wèi),雖然是待遇豐厚,衣食無憂,但卻是只能終日跟著這些公子哥欺男霸女,如此一來,便是助紂為虐,再無機會施展抱負。
然而,如今的自己還有選擇么?
李炎見徐晃沉默不語,面色變幻,也大概猜到了徐晃心中疑慮。
只見李炎徑直走到徐晃面前,拍了拍徐晃肩膀道:“徐晃,做我的侍衛(wèi)隊長,可不是為了讓你幫我持強凌弱,欺男霸女,將來上了戰(zhàn)場,與子同裳,與子同袍,你可敢隨我去沙場上建立一番功業(yè)?”
聽聞李炎如此說,徐晃心頭一震。
再看看眼前這個有些消瘦的少年公子堅定的眼神,與自己之前見過的那些紈绔子弟的確有些不同。
然而徐晃在軍中摸爬滾打多年,早已非昔日的無知少年,單憑李炎的只言片語,又怎能全消徐晃心中疑慮。
然如今形勢!
徐晃心中輕嘆一聲,眉頭微挑沉聲道:“某今日跟隨公子,皆因公子方才所言,他日公子若食其言,某自當離去。”
說罷,徐晃直視李炎目光。
“徐晃匹夫,爾焉敢與公子如此說話,還不速速……”楊奉聽聞徐晃話語不由眉頭劇跳,指著徐晃喝罵道。
李炎微微一笑,擺手打斷楊奉話語:“楊將軍且莫動怒,徐晃敢于直言不諱,乃真性情也,焉能責怪!”
楊奉深深看了一眼不見絲毫怒氣,反而滿臉笑意的李炎,抱了抱拳退到一旁不再多言。
“好!吾若食言,你便可自行離去,吾絕不阻攔。”
李炎說罷不再多言,轉(zhuǎn)身登上馬車。
徐晃微微點了點頭,亦轉(zhuǎn)身離去。
在車駕上看著徐晃大步離去的背影,李炎苦笑著搖了搖頭,名將謀臣,果然都不是那么好得的。
自己與徐晃的第一次相見,過程雖算不上有多愉快,但結(jié)果卻也不算壞,李炎輕押了口案機上的清茶,開始閉目養(yǎng)神。
翌日起行,李炎卻是棄了馬車不坐,找來一匹好馬騎馬而行。
在這亂世之中,騎術(shù)可謂是非常重要的,是關(guān)鍵之時保命的東西。
李炎前世幾乎沒騎過馬,更別談什么騎術(shù)。
穿越之后,雖是繼承了原主的記憶,可這原主騎術(shù)也是非常一般,若是再不勤加練習,以后連馬都騎不穩(wěn),那還談什么馳騁疆場。
旅途之中,李炎與眾人相互探討騎技馬術(shù),倒也有不小的收獲。
長安城,乃是西漢都城,城池規(guī)模比洛陽有過之而無不及,雖西漢末期王莽亂政,宮殿民居多毀于戰(zhàn)火,長安百姓十不余一。
然而經(jīng)過東漢兩百余年的投入修繕,如今的長安已是有了初步的恢復,進入長安城,城中雖無店鋪林立,市井也并不繁華,但卻民居排列整齊,屋舍儼然,只是此時家家戶戶房門緊閉,寬闊的街道上空無一人。
李炎正好奇的打量著古都市井,卻是見前方來了一隊士卒,到了近前,士卒朝兩邊分開,中間出來一人,李炎定睛一看,不由得眉頭巨跳,只見來人年紀約四十五六歲,身高七尺,一身的文官打扮,一縷長髯飄于胸前,卻正大名鼎鼎的三國第一毒士賈詡。
賈詡與李榷是同鄉(xiāng),兩人又有些交情,縱是原主李炎也都認識賈詡,見是賈詡來了,李炎不敢有絲毫托大,連忙下馬行禮拜見。
賈詡微微一笑上前扶起李炎:“此前聽聞青云染疾,卻未得機會探視,今見青云氣色絕佳,自當是痊愈了。”
聽到這大名鼎鼎的毒士關(guān)懷自己,李炎不禁有些受寵若驚,恭敬道:“承蒙賈公掛念,小子些許小疾如今已無大礙。”
賈詡點頭笑道:“如此甚好,也免得稚然(李傕字)擔憂。
剛說完,卻見一騎士趕來,拜見賈詡之后,奉上一封文書,賈詡看罷,微微皺了鄒眉頭。
賈詡看過文書后,對李炎告了聲罪:“青云,老夫尚有公務(wù)在身,只得先行告退了,待到此番事了,定當去稚然府上喝幾杯香茶。”
李炎見賈詡有事,也就簡單客套一番,目送賈詡離去。
李傕在遷都之前早已安排好了自己在長安的府邸,來到府上,只見此處宅邸占地甚廣,房屋眾多。
進入其中,一應(yīng)家具物件配備齊全,李炎對于這些倒是沒有太高的要求。
讓仆人分出一間上好的房屋給徐晃,把那三百護衛(wèi)交給楊奉趙申安置,府內(nèi)一應(yīng)事務(wù)交予李貞、郭元二人處理,李炎這個甩手掌柜卻是躺在舒適的大床上,好好的睡了一覺。
轉(zhuǎn)眼間,李炎已是在長安住了五日,洛陽遷來的百萬百姓,使得原本寧靜的長安城紛亂起來,對于這些受苦受難的平民百姓,李炎此時無力去管,也不能去管。
以其整日出去看著那些處于水深火熱百姓而無能為力,不如好好謀劃未來,早日成事,把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
這幾日以來,李炎足不出戶,把李貞、郭元、趙申幾人全都派出去收集情報,詳細了解如今情況。
李炎但凡有空閑時間,便練習騎術(shù)槍法,偶爾也去找徐晃討教一二。
話說李炎練習的槍法戰(zhàn)技,乃是祖上傳承下來的一套槍法,名為枯木逢春,此槍法練到極致,可以穿金裂石,可謂是強勁之極。
幾日的練習下來,李炎發(fā)現(xiàn)此套槍法走的是巧力路線,更為注重技巧而非蠻力,這卻正適合自己現(xiàn)在的情況。
這套枯木逢春槍法,共有九式八十一招,出招之時會讓對手產(chǎn)生軟弱無力之感,但實則氣息綿長,一招更比一招強勁。
李傕如今僅只把枯木逢春練到第七式,卻已是有了上將之威,在董卓賬下成為呂布之下第一人。
如此可見這套槍法若是能練到第九式,那會是有何等的威能。
至于箭術(shù),雖然李炎也很想練習,但也明白技多嚼不爛的道理,自己現(xiàn)如今騎術(shù)槍法都只不過才剛剛起步,也就暫時沒有再去研究箭術(shù)。
再說槍法,這原主也只不過是資質(zhì)平平,十多年的練習只不過是到了第四式。
李炎經(jīng)過這幾天的研究揣摩,到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突破到了第五式,在當世之中也勉強算得上是個三流武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