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心與行
- 時儀
- 紅塵示風
- 2768字
- 2019-02-15 19:14:48
“她的功德真的能媲美醫圣?”紀誠難以置信地問道。
“陣道的重要性比起醫道還是要差上一些的,而且清茹殿下即使打破了陣法的傳統,但是布陣時卻還是受到陣法師的限制,最多使低級陣法師的處境改善一些,使更多人學習陣道而已。”南城主道。
紀誠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剛才南城主是為了迎合沈清茹才將她的功績夸大,實際上并沒有那么夸張。
“雖然現在陣法學徒也能布置出高階陣法,但是陣法的設計和對環境的利用卻不是低級陣法師能做到的,他們充其量只能作為高級陣法師手中的筆。”
沈清茹覺得那些低級陣法師太不爭氣了,不然她就有可能比肩醫圣了。
紀誠看穿了小姑娘的想法,提醒道:“如果你真的想在功德上比肩蕭伯,那么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改變心態。”
“心態?”沈清茹有些不解,這和心態有什么關系?
不過,紀誠和蕭若離那么親近,應該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秘密吧!
“蕭伯從小心地就很善良,最喜歡的事就是幫助別人,并且打心底的為此感到開心,再加上他在醫道上很有天賦,就踏足了醫道。”
紀誠開始講述蕭若離的故事,“但是,醫道太過浩瀚了,能夠成為名醫的太少,而且就算成為名滿天下的神醫,在人有限的一生里也救不了多少人。”
沈清茹點頭,成就神道之后就不能輕易人前顯化了,只有作為“人”的時間里才能救人。
“我聽說過這件事,蕭醫圣就是為此才致力于醫道的升華,而不是醫道的提高。”南城主接口道。
“是啊!醫道的歷史已經有十幾萬年,很少存在治不好的病和治不好的傷,但是醫者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珍貴藥材也有限,很多傷患最終都是死于無人治、無藥治的情況。”紀誠道。
人族從未停止過紛爭,無論是與妖斗還是與人斗,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斗爭,而殺人總比救人要容易得多,因此醫道再興盛,也及不上殺伐之道。
沈清茹聽了之后若有所思,道:“那么蕭醫圣就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才被封圣的嗎?”
相比之下,沈清茹覺得自己和醫圣相比,還是差上了許多,她沒有改變陣法師稀缺的狀況,也沒有解決材料問題,僅僅是降低了高階陣法的布陣需求。
“你做的已經很好了,你才十六歲就已經做到了這一步,將來真的能功比醫圣也說不定。”紀誠看小姑娘心情有些低落,出言安慰道。
“那么你剛才說的心態是怎么回事?”沈清茹問道。
紀誠解釋道:“蕭伯是為了救人才能達到今日的成就,你如果沒有發揚陣道的決心,也是不可能做到這一步的。”
“決心?”
“為什么之前沒有人能做到蕭伯做到的事?人族從來不缺神醫!也不缺宅心仁厚的神醫,他們就算天賦不夠,如果致力于升華醫道,也能做到一些事情的。”紀誠道。
沈清茹沉默了,連南城主也陷入了沉思。
正所謂醫者父母心,絕世名醫中從來不缺良善之人,天賦異稟者更是如過江之鯉,但沒有一人踏上和蕭若離同樣的路。
就算蕭若離的天賦冠絕古今,能做到前人都做不到的事,那也不應該連同路之人都沒有吧!
“因為,別人醫者行醫是為了救人,而蕭伯是為了使人得救!”紀誠說出了真正的答案。
救人、使人得救,這兩者的區別并不是太大,在行為表現上也是一樣的,但在心態上卻有微妙的差距。
“醫者從來不乏宅心仁厚之輩,但正因如此,反而受自己的善心所拘束,執著于救人本身。總是為醫道奉獻一生,終究也是人力有窮。然而一人之力有窮盡,眾人之力卻無窮無盡!”
紀誠道,“蕭伯的醫道最核心的就是自救,倘若人人都掌握救人之法,那么天下又有誰不會得救?”
“難道要每個人都學習醫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吧!”沈清茹道。
紀誠笑著搖了搖頭,道:“能救人的可不只是醫道!”
沈清茹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說,使人得救是果,而救人只不過是通往果的途徑,卻有很多人把這個途徑當成了果,對吧!”
紀誠點了點頭,這也是他這幾天才悟到的,同時也可能是蕭若離將蕭紅裝收為義女的原因。
蕭若離很可能已經看出了蕭紅裝的特殊之處,但是仍然將她收為義女,就是為了用自己的行為言傳身教,來感化她。
之所以是可能,是因為紀誠也看不透蕭若離,也不知道這些事情是巧合,還是他真能洞悉一切。
“可是,我做不到!”沈清茹道。
“什么?”紀誠有些錯愕。
“這不是很正常嘛!陣道發揚光大也好,不發揚光大也好,跟我沒有什么關系,我又不是圣人!”
沈清茹道,“我只是因為這樣做會令別人記住我才會這么努力,如果要求我為了別人付出,我是做不到的,那樣太累了!”
太累了!紀誠的心里忽然一痛,沈清茹從小就被她天生的宿命所折磨,沒有自閉已經是心性很堅定的表現了,怎么可能讓她心甘情愿的為別人付出?
如果是為了名聲,沈清茹還是會愿意努力的,但如果要求她心懷蒼生,為解救他人而努力?
那么,誰又來解救她!
“紀誠,對不起!我真的做不到這點,如果他們感激我,我會繼續研究下去,但如果他們不繼續感激我,我也不會在意他們的需要。”
沈清茹說著,聲音低了下來,她這個樣子一定很令人失望吧!
“對不起,是我沒考慮到你的想法。”紀誠語氣充滿了自責。
“人族行事論行不論心!”一聲擲地有聲的聲音傳來,東城主大步踏進來。
“天下醫者不乏沽名釣譽之輩,但是,那又如何!”
東城主的聲音猶如驚雷,“只要不作奸犯科,無論為名還是為利又有什么區別!”
紀誠和沈清茹同時心神一震,他們似乎都走入了誤區。
人心從來都是最難揣摩的東西,所以一向是以結果論的,執法隊也是,哪怕是好心辦壞事,只要有罪就是敵人!
“醫圣蕭若離之所以被封為醫圣,靠的不是一顆仁心,而是實打實的貢獻!靠的是對人族的恩澤,是無量的功德!”
東城主眼神威嚴,直盯沈清茹,“你的想法自私也好,無私也好,跟別人都沒有關系,落月城有無數人因為你能睡個安穩覺,不用擔心半夜被人族叛逆暗殺,這就是功德。”
接著,東城主的眼睛轉向紀誠,道:“通往救人的果的是行動,而不是善心!真正沒有領會到蕭醫圣的精神的,其實是你。”
紀誠心神劇震,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沈清茹的表情發生了變化,可緊接著又皺起眉頭:“那么,心里的想法就不重要了嗎?”
“重要!非常重要!”東城主道。
連用兩個重要來形容,可見他并不是不在乎心里的想法。
“那么……”
“內心的善惡是決定你行為的基石,是你道心的基礎。對你來說,它是比任何身外之物,名聲利益都要重要的東西!”東城主道,“如果醫圣沒有慈悲心,那他無論如何也成不了醫圣!”
沈清茹聽了之后,變得更加糊涂了,一會兒說重行不重心,一會兒又說善惡重過一切外物,那么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紀誠聽了之后,卻若有所思,東城主的話對他是很重要的提醒。
“善惡于你而言勝過一切,但對他人來說不值一文;對別人來說,你內心的想法不重要,他們在乎的只是你行為造成的結果。”東城主道。
沈清茹陷入了沉思,她過去思考問題的方式都太過簡單了,東城主的這番話給了她很大的警醒,讓她明白了是非對錯并非是書中所寫。
雖然東城主的話增加了她的困惑,但也減少了她的執著,起碼她不會再為自己不愿無私奉獻感到羞愧了。
她做的事已經都是有利于他人的事了,憑什么要求她還要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呢?
她沒必要用圣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只要不傷害別人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