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穿絲
- 技藝大師
- 手手很可愛
- 1811字
- 2018-04-26 07:09:12
穿絲,,是做銀絲畫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同樣以銀絲為線,將各個需要連在一起卻沒連在一起小部件串連起來,這就是穿絲。
說著簡單,但做著,還是那句話,很難很難。
手感,掌控力這些都是基礎,穿絲更重要的是和諧自然。
如果僅僅是把這些已經做好的小部件串連起來,這沒什么的,但凡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只要用心都可以做到。
但在串連的時候,要做到和諧自然,不顯露人工痕跡,更不露出褶點,這就非常考究了。
人工,終究只是人工,它限制很大的可能性。
到了這一步,江辰的話明顯少了,將一根銀絲從葉子中間穿過,然后一手執鑷,一手拿鉗,用非常緩慢的速度連了起來。
沒到需要拐角的地方,江辰神色更加認真,速度再慢一倍,有時還需要站起身勾著腰才能完成。
兩片葉子連在一起,更像是一塊銀雕刻成的,絲毫看不出這是后續接上的。
完美的穿絲!
對應的,花費的時間也不少,就這么兩片葉子,江辰就用了好幾分鐘,按照這種速度,把這幾百片弄好,至少也得幾個小時。
這就是銀絲畫最耗時的階段。
連好兩片銀葉子,將辰抬起頭,看著一眾憋著氣,為了不打擾自己而努力憋著的人群輕輕一笑。
解釋道:“銀絲畫就是這樣,只能做慢工,一旦快了,非常容易出現失誤,一副銀絲畫,非常珍貴,也非常和諧,如果上面突然有了瑕疵,就會無限放大,那么這幅銀絲畫也基本廢了,這道理很簡單,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如果上面出現一個黑點,必然吸人眼球。”
眾人點頭,手藝不明白,但道理他們都懂。
江辰也不在意,他喜歡一邊做手藝一邊講解,只是想讓大家稍微了解,不至于一無所知,如果有人能學到點,那自然再好不過。
復興傳統,一個人終究有限。
遠在都成市的安大師,一個人鎖在屋里,連中午飯都沒吃,此時的表情早已沒了早上那種激動。
更多的是無奈。
早上,當知道江辰會做銀花絲的那一瞬間,安大師甚至都有一種想要立刻飛往滇省去拜師學習的沖動。
可現在,這種想法已經淡了。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搓絲,穿絲,哪怕江辰說的簡單,但他明白,這都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學得會的手藝。
搓絲還好一點,花半年時間他有信心學會,可穿絲,特難了,放在他年輕時候也得幾年才有可能,更何況如今精力由盛轉衰。
這才兩種而已,后面還有填絲,磊絲,保絲,統統學會,那得學到哪年哪月。
再退一步講,就算把這些統統學會,可這也只是銀花絲中的一個比較簡單的分類而已。
考慮到種種因素,安大師放棄了,嘗嘗的嘆了一口氣。
為自己歲月不在而嘆氣,為發現江辰太晚而嘆氣,為遺憾不能彌補而嘆氣。
步行街。
“在以前,銀絲畫,不,應該說整個銀花絲手藝,要求都非常苛刻,堆絲、填絲、壘絲、炭絲、鏨刻等等,缺一不可,毫不夸張的說,做一件銀花絲的作品,比斫一把古琴,至少要多費四五倍的精力。”
眾人愕然,經過他上次的科普,都知道斫琴非常耗時,一般都是以年為單位計算。
銀花絲是斫琴的四五倍,乖乖,這簡直不能用耗時來形容了,完全可以說是有生之年系列啊。
震驚之下,有人提問了,“江大師,那豈不是需要十多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一輩子也做不出幾件?”
江辰抬頭看了一眼說話的人,搖頭否決。
“你很明顯,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說的是精力,并不是時間,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斫琴,就像是小學生的作業,哪怕是給你幾十本,也只需要足夠的時間就能完成,并不費神。而銀花絲,就像是一道高數證明題,可能只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但相比小學生作業,其中需要的精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么說應該明白了吧?”
眾人紛紛點頭,例子簡單,但已經很清楚的詮釋了。
江辰把斫琴必做小學生作業,銀花絲必做高數,從中也可以看出這銀花絲的難度有多大,怪不得瀕臨斷絕。
“銀花絲,銀絲畫,它們的學習難度很大,但學會了,也就好的多了,在以前,銀花絲有‘三年零一截’的說法,意思就是學銀花絲,哪怕你天資再怎么聰穎,至少也得三年才能出師,多出的一截,由當師父的說了算。”
眾人認真聽著,都沒注意到,江辰這段時間手上動作就沒停過。
難度高,會的人就少,會的人越少,作品的收藏價值就越高,而今天,這種稀有的東西還是出自江辰之手,那價值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點,幾個專門幫大佬盯著買東西的人,已經開始摸出電話來聯系了,他們有預感,江辰今天的作品,或許會炒到一個很高的價格。
如意拍賣行那邊,呂晴一邊看著直播一邊處理著工作,好看的眉宇間隱藏著一絲愁緒,難得的分心了。
過了一會兒,再也按捺不住,放下工作直接朝步行街趕去。
江辰今天的作品,十有八九是需要進行拍賣處理的,她過去也有理由。
更重要的,她很想把自己糾結的事情的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