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養生與糧食

  • 重生木匠皇帝
  • 陸軍元曬
  • 3042字
  • 2018-03-03 17:00:00

天一冷朱由校哪里都不想去,古代保暖的衣服太厚了,行動也不方便,就窩在暖閣里和陳御醫練習氣功。這一個月來,朱由校的氣色越來越好,現在與普通人沒什么區別了。

“皇上魏公公求見。”這天朱由校剛吃過飯,陳德潤便過來稟報。

“宣他進來吧。”朱由校也習慣了最近魏忠賢每天過來,便說道。

魏忠賢這些日子經常往乾清宮跑,這在前兩年比較少見,因為魏忠賢掌握大權,很多事情要處理,不可能天天跟著皇帝。不過最近他覺得自己和皇帝有些疏遠了,這才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天天在朱由校面前轉兩圈。

“老奴叩見皇上。”魏忠賢進了屋里,恭敬的跪倒在了地上,磕頭行禮。

“大伴免禮。”朱由校笑呵呵的說道。

“皇上精神煥發,這些日子身體好多了。”魏忠賢這倒不是拍馬屁,朱由校練了氣功之后,身子確實比以前好了一些,宮中補品很多,每天吃補品練氣功,進步簡直不要太快。

“陳御醫的八段錦確實非同凡響,朕這些日子覺得身體確實比以前強多了。”朱由校以前沒有練過氣功,只道是騙人的玩意,看來這老祖宗傳來的東西確實有其可取之處。

“陳御醫家傳八段錦確實厲害,不過老奴覺得這終究只是養生之道。道家卻有長生之道,之前嘉靖爺的時候,練外丹以求長生,效果不好,陛下何不試試內丹呢?”魏忠賢早就想好了說辭。

“長生之說太過虛幻,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能活到七十朕也就滿足了。自古以來都喊皇帝萬歲,別說萬歲,百歲的也沒有吧,能活七十歲的也是寥寥無幾。”朱由校站起身來,魏忠賢連忙上前扶住了他。

“朕只想養生,長生不曾想過。你是不是已經找了道士了?”朱由校知道魏忠賢不可能無的放矢,便笑著問道。

“皇上圣明,老奴這點心思瞞不過皇上,當年王重陽創建全真派,后來他的弟子丘處機到蒙古傳教。前朝的時候在京師建了白云觀。這白云觀掌教就是他的嫡傳弟子。全真派以修內丹為主,講究性命雙修,是不可多得的功法。”魏忠賢也跟著笑了笑,然后說道。

“把他帶進來吧,大伴一番心意朕也不能辜負了。”朱由校見他這么說對這全真教也有了興趣,便揮了揮手說道。

魏忠賢出去了一會,領了一個發須盡白的老者走了進來。

“貧道衛真定見過皇帝陛下。”老道見了朱由校也不下跪,也不叩頭,只是行了一禮。

“道士今年貴庚啊?”朱由校見這道士雖然發須盡白,可是面色不錯,實在看不出年紀。

“回陛下,貧道今年一百八十七歲。”衛真定淡淡的說道。

這話朱由校是不信的,要說九十多歲他是信的,一百八十七,開什么玩笑?后世也沒有這么長壽的人吧。

“哦,朕學你家道法能成仙么?”朱由校笑著問道。

“不能。”衛真定搖了搖頭說道。

“能長生么?”朱由校又問道。

“不能。”衛真定還是搖頭。

“能活百歲么?”朱由校再次問道。

“能。”這次衛真定點頭了。

“那好,我跟你學。”朱由校笑了若是這老道士說什么能成仙長生,朱由校肯定不再理會,不過他說可以養生,這還有些可信,然后問向魏忠賢:“宮中可還有空殿?”

“回稟皇上,西苑諸殿都空著。”魏忠賢連忙回答道:“西苑有一清虛殿,嘉靖爺的時候就是道場,可以將衛真人安排在那里。”

“如此甚好,再調一些人過去服侍衛真人。”朱由校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無量壽福,皇上陛下不必勞師動眾,貧道有兩個不成器的小徒孫,可否讓他們進宮?”衛真定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禮,然后問道。

“就依衛真人,真人什么時候進宮?朕前去請教。”朱由校見衛真定這么說,心里也高興,便開口問道。

“貧道回白云觀,收拾一二,明天就可以進宮。”衛真定應道。

“那我明天去請教真人,大伴此事要妥善辦理。”朱由校點了點頭,又向魏忠賢吩咐道。

魏忠賢將衛真定送了出去。

等他在回來的時候,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大伴,之前朕說召集眾位師傅進京,現在有多少人到京師了?”

從八月十五朱由校說起這事,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路遠的不好說,但是江北各省的應該都能來到了。

“回稟皇上,老大人們有二十多人進京了。”魏忠賢見皇上想起了這件事情,便回答道。

“那就先宴請這些人吧,明天上午請老大人們進京,再召英國公等勛貴作陪。”朱由校點了點頭,然后說道。

“老奴這就去辦。”魏忠賢以為皇帝要忘了這事,沒想到現在又提起了,那這事得好好辦理了。

魏忠賢出去之后,朱由校突然也沒有了練功的興致,便讓陳御醫也回去了。

“孫婷,你們山東老家都種些什么作物?”朱由校現在宮里服侍宮女是孫婷,和之前侍寢的春蘭、夏荷,因為有過魚水之歡,說起話來也隨便了一些。

“啟稟皇上奴婢老家一般種小麥,谷子,高粱。”孫婷家里就是農村的對農村的事情自然知道不少。

“除了小麥和谷子有沒有別的什么作物?”朱由校聽說玉米、花生、番薯、土豆都是明朝傳入的,難道北方還沒有開始種植?

“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孫婷搖了搖頭說道。

“哦,芋頭、玉米、花生什么的都沒有么?”朱由校有些失望的問道。

“皇上您說的這些,花生、芋頭我倒是知道,這些都是貢品,御膳房有時候會做些。”春蘭在一邊開口說道,隨即補充了一句:“奉圣夫人就喜歡吃花生和芋頭。”

“你吩咐他們去御膳房,叫他們找各地進宮的食物過來。要種植的。”朱由校聽她這么說,便說道。

“奴婢遵旨。”春蘭領旨離開了。

這就是見識的差距,孫婷進了宮一直在干雜活吃的也是普通的東西,春蘭和夏荷在客氏身邊,能接觸到很多好東西,所以孫婷不知道芋頭、花生,春蘭卻知道。

過了一會,春梅帶著幾個太監走了進來,他們都提著食盒。

“把東西都放在桌子上我看看。”朱由校見狀知道他們是用食盒來裝東西,總不能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讓皇帝看吧。

太監們打開食盒,將這些食物一盤盤的擺上了桌子。朱由校欣喜的看到了他想要的幾種東西:番薯、花生、玉米都有,只是沒見到土豆,估計他們覺得這東西生吃太苦,煮著也沒有什么味道就沒有當做貢品。

“你們知不知道這些東西畝產多少?”朱由校突然問道。

宮里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搖頭道:“奴婢不知。”

“那就找個知道的人來。”朱由校直接說道。

“是,奴婢這就去找。”陳德潤知道這事只有自己去辦。

半個多時辰之后,陳德潤帶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官員走了進來。

“臣屯田司主事張浩民叩見皇上。”這官員品階不過是從六品,平時哪里有機會看到皇上。今天可巧,陳德潤到工部找通農事的官員,工部尚書想了一會才把他推薦了出來。

“起來回話,你可認得這幾種作物?”朱由校指著自己挑選出來的幾種作物問道。

“回稟皇上,臣認得這是花生、番薯、御麥。”張浩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三種東西,連忙低頭回答道。

“那你可熟悉這幾種作物的習性?”朱由校見他認識這幾種東西點了點頭,然后再問道。

“臣略知一二,花生適合山地種植,御麥喜溫,番薯喜溫。”張浩民盡量用簡短的話來回答朱由校的問題。

“這幾種作物畝產幾何?”朱由校知道這三種作物在后世畝產很高,可是在明朝就不知道了。

“畝產數石,高于小麥。不過花生不宜作為主食,御麥口感不如小麥,番薯多食胃酸,脹痛。現在這幾種作物南方有種植,不過南方人喜歡吃米,所以一直沒有推廣開來。”張浩民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有人知道怎么種植這些東西么?”朱由校又開口問道。

“回皇上,這些作物南方福建有種植,當地農戶會種植。”張浩民回道。

“朕知道了。”朱由校聽他說了這話,知道自己想推廣這幾種作物有些異想天開了。現在氣候還算正常,百姓自然不愿意種植這些東西,等到氣候不正常的時候,想種就晚了。再說了老百姓也不愿意種植自己不認識的新物種,這是在現代都不好辦,何苦是古代。

朱由校又簡單的問了其他一些問題便讓他離開了,這搞得張浩民有些莫名其妙,難道皇帝是要推廣這幾種作物?不過想歸想,他也知道這東西不好推廣,沒有幾年功夫是不會有效果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英山县| 长汀县| 正镶白旗| 台中市| 娄底市| 民丰县| 凌源市| 汝城县| 华亭县| 阿尔山市| 缙云县| 濮阳市| 洪江市| 军事| 缙云县| 蚌埠市| 锡林郭勒盟| 南江县| 高雄市| 叙永县| 柳林县| 邢台县| 洛川县| 西充县| 丘北县| 博湖县| 六盘水市| 新建县| 双江| 鹤壁市| 瑞安市| 松江区| 土默特左旗| 永顺县| 若尔盖县| 玉环县| 阿瓦提县| 南康市| 荥经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