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三十三九鼎(13)
- 畢生劫
- 清清蓮子
- 2455字
- 2019-02-11 06:57:20
一行人浩浩蕩蕩奔至鄭國都城新鄭,剛到新鄭,聽聞鄭國向楚國求救,楚國請了上清宮人相助,行軍如風,兩日便能率軍抵達商丘。那夜寒風凄冷,又驚又怕的宋襄公生怕老巢被端,命令疲敝的宋軍星夜回奔,跟不上的老弱殘兵頻頻掉隊,來不及回商丘城,一天一夜的馳奔只是堪堪趕到泓水邊,大軍好不容易能休整了,遼闊平原下,張丹卻無法合眼。
緩緩走出帳門,坐在泓水邊一塊石頭上想起上清宮,詢問穆幽可知,穆幽嘆了一口氣,道了句:“老夫便是出自上清宮。”
張丹心中驚訝,問道:“上清宮是何地?”
穆幽回道:“上清宮與天界關系親密,此時天界還不如后世勢大,但也不可輕易得罪。“
張丹眉頭皺的更狠了,已知明日宋軍會敗退而逃,看來仙巫一脈是不敵上清宮的。長長嘆了一口氣,如今知道子魚與昆侖鏡相關,這層窗戶紙該要如何捅破,明日之后又是什么光景,心里一點底也沒有。垂頭低語道:“實在是太難了。”
忽聽水聲叮咚、抬起頭看見不遠處泓水之上瑩瑩有兩道小臂般粗細的水流浮出水面、交互纏繞往自己這邊緩緩飛來。張丹一偏頭看見一臉笑意的子魚,水聲潺潺越來越近,待到面前,水流定住,張丹才發現水流是以靈力管狀包裹,伸手觸摸是柔軟彈滑的質地,離自己最近處盛放著一串珍珠手鏈,渾圓柔潤的珠光令人見之歡喜,張丹拿下珠串驚疑的看著子魚,莫非他真的知道了。
“這是分水珠。”子魚一揮手,兩道熒熒的水流重回泓水,水面平靜的彷佛什么都沒有發生,子魚一屁股坐在了張丹身邊,用平靜聲音說道:“你是持鏡人。”
語氣和緩不是疑問是已經確定的結論,張丹遲疑的點點頭問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鬼工球內的靈力是我模仿昆侖鏡攪動時空的旋律而灌輸進去的。”又自懷中掏出昆侖鏡遞給張丹、張丹半信半疑的接過問道:“這是何意?”
“先祖有遺言若是遇到昆侖鏡傳人須要全力相助,如果不是深知昆侖鏡,你不可能對我在鬼工球留下的一絲天地之力輕易體悟。”
張丹前一秒還在頭疼昆侖鏡的下落,此刻卻已到了手中,驚喜的捧住神物又擔憂問子魚:“這不是你族中圣物嗎?”
子魚搖搖頭,“持鏡人與天下動亂息息相關,仙巫一脈也不可逆天而行。“
張丹遲疑點點頭問道:“持鏡人是什么意思?”
子魚看向遠方星辰渺遠,緩緩解釋:“昆侖鏡是天生神器,天地變亂時會尋找有緣人幫助消弭三界災禍,其他的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張丹點點頭,倒是與穆幽老頭說的沒有什么出入。想起自己還不會使用,倒不如趁著機會向仙族人請教一番,“我是被昆侖鏡送來這里,不知道怎么回去。”
子魚一哂:“難怪你與此間格格不入。”見張丹一臉憂慮,結了個手印點入張丹眉心,“我不過剛得了昆侖鏡數年,這是平時體悟,你看看是否有幫助。”
張丹眉心一涼,模模糊糊感覺一團水汽落入身體,懶懶散散附在了功德簿所在處,功德簿微微退縮了些許,兩團物事在臂彎處各自蟄伏。再觸摸昆侖鏡應手了許多,略略輸入靈力便覺身輕欲飛,不由得興奮不已,只是即便用盡靈力也僅僅飄于黑黢黢的泓水岸邊的事實令她沮喪無比。
子魚不滿道“這里不好嗎?”
張丹眉目緊鎖,小心翼翼的看著子魚。不知道是不是該把自己的來歷詳細告訴子魚。
子魚心中清明,見張丹不做回答,也明白她是不愿意留下的,不再多說,驀地站起身道:“既如此,我也不需要你這滿口謊言的女人來殉葬了。”
張丹那涌起的一絲愧疚之情還未來得及細細感受便化作滿腔無語,但是看在子魚對自己幫助甚多的面子上依舊站起身低下頭行禮說道:“感謝司馬大人。”
子魚伸出手輕輕將張丹簡單扎起的發髻松開,挑起眉道:“狡猾的女子。“
張丹捏著手中分水珠抬頭看見子魚臉龐如玉,偏過臉頰,又見寒月倒映在水面碎了千片萬塊,閃閃爍爍像極了人間燈火,讓這冬夜的凄冷湖邊也多了幾分溫暖的煙火氣,輕手將發簪收起,任夜風吹起青絲,干干的說道:“明日惡戰,司馬大人還當早些休息才是。“
子魚倨傲的點點頭,轉身離開…
翌日,旭日高照,泓水水面已經飄滿了帶著楚軍旗幟的船櫓,熊暉身著黑色甲衣,威風凜凜的站在船頭,身邊站著一位青衣束冠的風雅少年,楚軍行船飛快有如神助,攸忽就到跟前。
稍微修整一番的宋軍嚴陣以待、見了楚軍勢頭強勁皆有些壓抑。子魚見狀暗嘆,手中捏訣,眼見泓水波浪翻涌、船只動蕩,隨時有傾覆之虞,宋襄公一臉不忍,遠遠見那青衣少年走動比劃一番,風勢更大、吹得船帆鼓鼓囊囊,行進的更快,只像是虛虛飄于水面,便是浪頭更大,濕透衣裳,楚軍也凜然不懼、喊著口號離岸邊更近。
眼看楚軍不懼滔天巨浪,宛如天兵天將來勢洶洶,宋軍隱隱已有退縮之意,子魚收手,泓水仿佛用刀劈開,河水左右分開,露出河床,許多的船只沒防備的被高高拋起又猛地砸到水里,船上的甲兵與震蕩喪命的魚蝦一同漂浮在水面令雙方士兵驚懼不已,熊暉身邊的青衣少年眼神犀利,嘴角冷笑:“宋國竟用妖法作戰不怕諸侯討伐?”因靈力之故,聲音響徹兩軍。
本就擔憂的宋襄公聽言勸阻子魚:“子魚何不讓我們與楚軍堂堂正正對戰一番。“
子魚瞟了一眼襄公,手中不停,水面不斷涌出帶狀的流水將船上站立的兵將卷入水中,只是力道柔和了許多,青衣少年見子魚不停手,取出一只紫蕭,蕭音尖銳,將攻擊的水帶全部打散,船只懸空只須臾便載著大軍到達岸邊,直沖宋軍而來,宋襄公不欲子魚多使術法貽人口實,正帶領兵將迎頭殺去,宋軍被船頭撞倒的被水流沖散的士兵不計其數,因分水珠的原因,張丹卻是衣角也未沾濕。熊暉滿臉喜色,張弓搭箭射傷了數人,眼見戰事不妙,張丹也想略盡心力,子魚卻是即刻阻止:“此乃我仙巫一脈與上清宮之爭,你勿插手。“說罷飛身迎上青衣少年。
張丹苦于不可使用法力插手此間大事,只能憑借不甚熟練的刀法略為阻擋。身周呼喊打殺之聲絡繹不絕,忽而金光閃現,平靜了許久的穆幽突然出聲,“九鼎!”。張丹抬眼望去,原來是青衣少年簫聲太過凌厲,子魚祭出了九鼎,子魚手中的九鼎金光閃閃,吹氣球似的變大,直到大過山岳,將青衣少年籠罩其中,簫聲漸漸聽不見了。
宋軍忍不住叫好,泓水水面卻翻滾沸騰起來,與此同時九鼎被猛地蕩開,子魚嘔了一口血。青衣少年手持長劍,欲再雷霆一擊,張丹忽覺什么東西眼前掠過,穆幽大聲說了句:“不好,是地煞。”一團黑影沖向九鼎,止住了青衣少年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