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鎮三山
- 水滸攻心計
- 清樽一笑
- 2448字
- 2018-05-28 23:57:57
“大人,這是清風寨劉知寨星夜派人送來的賊情申文,聽說報送的公人說此事非同小可,還請大人趕快定奪!”
“呈上來”
“這是?!”青州府知府慕容彥達一字一句細讀了劉知寨報送來的公文,大驚失色,“花榮一貫把守在清風寨多年,這幾年倒也不曾見過那清風山,二龍山以及桃花山的賊人來青州附近大肆攪擾,落得幾年干凈,卻不料這廝背后竟是與賊人勾結,做出此等欺上瞞下的歹事來!這罪過委實不小!”
若是讓蔡太師知曉在他管轄下的官員竟有與那十萬生辰綱有牽連,那豈不是禍事臨頭,烏紗不保?!
先不說那離著較遠的二龍山頭,便說那最近的清風山便是時常下山燒殺擄掠,作惡多端,實在是讓人頭痛不已,多年也不曾奈何他們,但卻不曾想這其中卻是有這等暗路。
說罷,便叫人去喊了“鎮三山”黃信到了前廳內,吩咐他去劉高那處拿了花榮,再與那蔡太師寫了封告罪文書,讓太師再行定奪。
這罪過,輕則是花榮一人吃了凌遲之刑,重則是全家抄斬,以儆效尤。
莫要說那花榮只是一個良將之后,功臣之子,就算是他慕容彥達還是今上天子的慕容貴妃的兄長,恐怕也難逃劫難。蔡太師在朝中的權勢如日中天,卻是連他都惹不起的人物。
要說為何喚了黃信黃都監過去押著花榮,一則是因為在這青州府內,還算武藝高強之輩,二則是因為他鎮守青州府多年,聽聞那“清風山、二龍山、桃花山”三山賊寇見他便聞風而逃,威震三山,旁人都稱譽他為鎮三山,命此人押著那花榮趕路倒也有了幾分方便。
黃信領了青州府慕容知府的吩咐,點了百來個健壯的騎兵,俱是穿戴披掛齊整,又在腰間懸著一把喪門劍,此劍已經飲了數十名賊人的人頭之血,端的是煞氣甚重。一行人連夜趕到了清風寨內。
那劉高見青州知府派了人過來,便設下一桌酒管待,又在酒席上,將花榮往日所為又添油加醋,無中生有地敘了一遍,待說到花榮勾結清風山、二龍山賊寇與劫走生辰綱的一眾賊人之時,垂頭頓足,連聲哀嘆道:“花榮作出這等大逆不道的事來,劉某一時不察,被這廝所蒙蔽,竟是拖到今日才有所察覺,險些讓他壞了慕容大人的事,實在慚愧!”
又拿出花榮與宋江之間往來的書信給了黃信看。
黃信看完,頜首笑道:“劉知寨不必過于多慮,這書信便是花榮那廝與那些個與朝廷公然作對的賊寇暗通款曲的鐵證!聽聞知寨手中還拿了兩個二龍山賊人?況且,若非是知寨明察,只怕時至今日還讓那花榮逍遙法外,為禍四方,慕容知府也不是那等不明事理之人,又怎會降罪于你?”
劉高又問:“花榮這廝犯下這等不可饒恕的罪狀,不知知府大人要如何處置他?”
黃信微微搖頭:“只怕此事連慕容知府也做不得主,約莫是會稟了上面,再行定奪,但花榮勾結那些個大逆不道的賊寇,又屬于武將,犯下此等不可饒恕的罪狀,非同小可,便是讓他吃了一刀一刮,還算是便宜了他!”
“哼,這等口是心非的小人也合該落個這般下場!”劉高氣憤不已地捋了下胡須,兩人一來一往,又是說了一陣話,見酒飯吃的差不離,便喚了人過來服侍黃信漱口,又讓他在此處稍等片刻,他領了人去將花榮押進了囚車一并推來。
除了花榮,還有兩個二龍山上的賊寇需一并解到青州去。
這兩個也是湊巧撞到他的手里,謊稱為過路客商,過來報答前些時日花榮相助的恩情,被抽打了幾頓之后,終于肯招認為了二龍山上的賊人。
進了廊下耳房。見被吊在梁上的花榮已經有些氣息奄奄,被折磨的英氣盡散,原本一塵不染的中衣此刻上面盡是沾染了斑斑血跡,眉目間也沒了前些時日的死硬,卻多了一些迷茫和絕望。
見往昔死對頭今日這般不死不活的模樣,劉高吐盡胸中那口積攢了多日的悶氣,暗自得意:
【你這廝往日神氣的很,可有想過有朝一日落在我的手心里,嘗遍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地不靈的滋味。】
就連他的親人,也大半都拋棄了他。想至此,心中的得意竟是爬上了眉梢,也不在乎旁人看見了。
如今這花榮一除,這清風寨便是他一人的了,還有哪個敢違抗他的指令,逆了他的意?
上前揪住花榮凌亂的發髻,強迫他抬頭看著自己,“花榮小兒,今番慕容知府派人來取你,又是知曉了你暗地里做下的那等好事,想必此時將你拿去,連同你的一家老小不日便解往東京去,定是重罪不赦,不想你也有今日,虧得你往日都以正人君子自稱,假模假樣地與我處處作對,私下里卻與那等兩面三刀的小人來往過密,尊為兄長,竟是旁人拍馬也追不及了!”
強迫抬頭的花榮懨懨地瞥了面前得意洋洋地劉高,見他罵著自己是個徹頭徹尾地偽君子,卻是閉口不發一言,心中不由得想起昨日公人給他遞來了一封自家娘子的親手書信,為求自保,求他同意與自己合離以免受到牽連,禁不住一陣黯然神傷。
原來是那劉高見花榮嘴硬不肯招認,便暗中派人慫恿了花榮的岳丈崔恒,將花榮所犯下的重罪和書信一一給了他看,又道花榮與清風山賊寇相勾結,已被判了重罪,與他有關聯的家眷都會被獲罪,此番前來相告只是因為看待與崔恒同是在朝為官的同僚,便一心想要讓他逃脫這般不公的懲罰,畢竟因為自家女婿犯事受到連累,卻是無辜的很。
崔恒也是位在朝武將,見花榮年輕有為,幾年前便將自己的四女兒崔娘嫁給了他。
崔家是個世襲的將門之家,平日里極為看重在外的名聲,此刻見劉高拿了書信過來與他看,證據確鑿,暗中只是叫苦不迭,只恨那花榮竟是如此拎不清,心中一陣后怕,唯恐自家也無辜受到牽連,便一力應承下來讓崔娘與花榮和離,與他擺脫關系。
花榮見是自家娘子親筆書信懇求合離,頓時心如刀割,一股凄涼涌上心頭,嘆了三聲罷罷罷,沒想到如今遭受如此冤屈,從天之驕子的云端,瞬間跌落成朝廷的重犯。
樹倒猢猻散。
那崔家既然想要與自己脫離關系,那就隨了他們是的心意,自己也正好落得干凈!
三言兩語寫好了休書,摁了手印。
又聽那劉高說抓住了兩個二龍山過來與他碰頭的賊寇,也不再言語反駁,如今到了這般田地,多一個罪狀少一個罪狀也都無所謂了。雖說也許是這劉高為了讓證據確鑿,又坑了兩個無辜的人,但如今他也已是自身難保,顧不得那許多。
死,他是不怕,只是那被潑了污墨的名聲,卻是再也得不到挽回。
不多時,他被幾個公人自梁上解了下來,踉踉蹌蹌地推進了一輛囚車。
那囚車里污穢不堪,幾根粗壯的木頭釘成了籠狀,籠底安放了些雜草。
囚車內除了他,還有兩個被打的不成人形的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