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二龍山
- 水滸攻心計
- 清樽一笑
- 2121字
- 2018-04-14 23:44:22
知縣李駿見潘家帶人過來首告,雖是知曉武大乃是武松的兄長,有心周全斡旋幾日,但卻禁不住潘家兄長三番五次前來喊冤,呈上的人證物證又是俱全,只得收了狀子,命人去喊武大過來問話。
武大見縣衙里派了幾個衙役過來傳訊他,說是關于他與娘子婚娶一事,頓時又記起原先娘子曾于他說過的“大難臨頭”,而能夠撐腰的兄弟卻不在身邊,登時嚇得兩腿發軟,被身側的潘玥伸手拽住了胳膊,這才堪堪沒有軟倒在地。
只聽見她在自己耳邊低語,叫他無需驚慌,到了縣衙只需按照原先她教他的招數,只一口咬定是那錢大戶不問他的意思故意將半死不活之人抬給了他,他只是可憐她,家中又需要做工的幫手,故而暫時收留了一段時日,但并無其他街巷里傳聞的婚娶關系。
武大擦了一下冷汗,兩條腿打著擺子,在衙門聽審大廳內跪下,一五一十地按照潘玥教給他的法子,將事情的經過復述了一遍。
待講到那清河縣錢大戶涉嫌虐待潘家娘子差點命喪黃泉之處時,李駿命人喚來了那日武大花錢找來的看診大夫,見供詞基本對的上,又喊來了當事人之一團頭何九,也就是第二天被武大郎喊去“驗尸”的仵作,也稱確有此事。
待問及為何武大郎會在縣衙里留了虛假的婚娶文書,以及街坊內流傳的婚娶關系。武大只是連連叩首,說是那清河縣錢大戶曾經言語上威脅過他不要漏了口風,一時心中害怕那大戶報復,才會在當初搬來陽谷縣做了虛假戶籍信息。
李駿見武大郎也是這般講,基本上與潘家遠親所呈狀子上幾乎別無二致,也就順勢借坡下驢,批了文書,令幾個當事人當場摁了手印,又派了幾個武松手下的衙役去清河縣與劉寨溝原潘家居住地走訪探查。
過了三五日,查探的衙役歸來稟告,說是事情確鑿無誤。
那清河縣錢大戶不但強行扣留了一潘姓使女長達五年光景,還蓄意冒充潘家長輩作出此等荒唐之事。
案情已然明了,知縣李駿便將武大郎一行又喚了過去,升堂讀了訴訟結果。
武大郎與潘玥之間的荒誕“婚姻”關系自是一筆勾銷!
而清河縣錢大戶因為不歸陽谷縣管轄范圍之內,故而若想要錢大戶服罪,則潘家仍需要再去一趟清河縣,再遞一次訟狀。
而武大郎雖是虛報了戶籍信息,但一則受人威脅制約,二則認罪態度較好,三則兩人之間并無出格舉止,相處多日相安無事,四則武大郎收留了當時性命垂危的潘家娘子,并且好心掏出費用供其醫治,再加上潘家兄長于潘家娘子的訟狀乃是首告清河縣錢大戶,言語間對武大郎并無半分怨言,并未想要對武大郎治罪,反而隱隱有著幾分感激,故而武大郎功過相抵,對其不予治罪。
再加上李駿有意護短,此案便就此了結了。
案件的結果一出,就讓好事者迅速地傳遍了整個陽谷縣。不多時,幾乎陽谷縣所有的街坊小道間,飯后閑話里,人人都在談論著這個案子。
本以為武大郎從此陷入了強霸民女的官司,卻不料結果卻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不但武大郎沒有被縣衙押進大牢吃了牢飯,反而搖身一變,變成了那潘家小娘子的救命恩人!
潘家因為他曾經救過自家妹子的性命,功過相抵,不僅不告他前些日壞了自家妹子的名聲,只是去了縣衙消了婚姻的記錄。
怪不得這小娘子這些時日老老實實地守在武大郎家中,不辭辛苦地做著各種餡饅頭,還為了武大購下了一套宅子,又改成了面館,原來這一切,都是為了報恩!
面對此案峰回路轉之態,人人俱是嘖嘖稱奇。
此事已經了結了,潘玥收拾了下衣物,她沒什么東西可帶走的。又尋了武大郎,交給他了一本關于餡饅頭食譜的手抄本,里面俱是她這幾日用毛筆一點一點寫進去的各種餡的做法,并叮囑武大郎說,這手抄本萬萬不能讓他人瞧見。
武大郎哭喪著臉接過了手抄本,心里雖是極為不愿,但也根本不敢說一兩句讓她留下來的話。
只是暗暗尋思,雖是娘子一心為著自己好,動用了自己的所有錢財給他置辦了這套面館,又擔心他往后的生計,偷偷留下了這食譜本子,想必是心里舍不得自己,卻又拗不過自家兄長。
想到這里,不禁兩行淚下。
潘玥見他這般模樣,只覺得心中一抹尷尬。
她真的見不得別人哭好么!
特別對方還是一大粗老爺們,對著她兩淚汩汩愴然涕下……
簡直太要命了!
只得又軟言相勸了幾句,叫他往后找一個靠譜的媒婆,再尋一門好親事,將日子安穩地過下去。
臨走前,為了避免住在屋里的人再一次無聲無息地一氧化碳中毒,潘伊憐又找工匠將屋里的壁爐全部拆除了。
經過武松住的房間時,不經意瞥見有處墻壁上有一寸許的凹陷,裂縫成放射線狀散開。
手指在上面摩挲了幾下,嘴角只是淡然笑笑。
見所有事情都處置妥善,她拜辭了武大郎,便跟隨著冒牌的“表哥”“堂叔”一同去了大樹十字坡找孫二娘去了。
孫二娘早就打點好了店中事宜,見潘玥穿著男裝過來了,便留下了幾個伙計看店。第二天天色剛亮,打點好了行李,張青,孫二娘和潘玥便坐著驢車一起往二龍山的方向去了。
****
青州城東北幾十里外有座山,名為二龍山。
其山形蜿蜒如龍,山勢高聳入云,四周全部被茂密森林所圍,只有一條路可通往山里。
此處常年流竄賊寇,四周百姓更是無人敢靠近此山。
青州知府前些年原本派了幾波兵馬,想要將二龍山上賊寇一網打盡。
不料二龍山山勢陡峭非常,山下和山腰處又設有三道關卡,各個均是異常險峻。
兩邊是陡峭的懸崖峭壁,刀削似的巖壁將中間的土路夾裹在其中。
往上望去,最狹窄處只見一條湛藍的細縫,隱隱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
背后壁立的山峰,有幾座幾乎高聳到了天上,巖石的縫隙里到處長著枝椏彎曲的雜木野草,根本無法攀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