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陳玉娘
- 農門喜事:粗野夫君寵嬌妻
- 一葉勺
- 2008字
- 2018-02-09 21:27:11
天昏暗著,寂靜的小村莊家家戶戶煙囪里飄蕩著煙,偶爾聽見幾聲雞打鳴的聲音。
李家村,這是個幾十戶人口不大不小的村莊,四周坐落著有大有小的其他村莊,因為這是平原,大家都是靠地吃飯。
這里年號是周,皇帝姓趙,不過這都關不了這里啥事,為啥?一南一北相隔萬里,再加上經濟不發達,有的都吃不上飯誰還撈皇上的磕啊!
這里離最近的集鎮都有三四十里的路,更不要提到縣城是多遠的距離了,縣太爺之類的只能聽聽了,見是見不到。
說起李家村在這四周的村莊里不能說窮的太狠吧,但是也有幾戶落魄戶吃不上飯。
這年頭,糧食一半繳稅,一半留著賣錢,家家戶戶都緊著野菜,黑面吃。條件好點的月吧時間割點肉吃都是緊著自家的漢子先吃,小孩別想碰。
所以這里各家的房子都是自己凍土胚的,像村長家條件好的才起了一間青磚堂屋都夠周圍人羨慕嫉妒半年的了。
還好,這李家村長人不能說正義盎然吧,但是也不是貪奸耍滑的村長,因為李家村都是一個根出來的,鄰里之間相處的也是和諧,李家村長人也不錯,人在小的時候識了幾個字,所以在李家村口碑很好。
村民對村長很信服,農民天生對讀書人感到敬畏,感覺他們無所不知。雖然村長識了幾個字,但是在他們村是唯一一個識字的人。所以這就讓他們感覺村長最厲害。
這段時間小小的李家村沸騰起來了,各家的婆娘在東頭石磨聊的話題從誰家打架了,誰家菜被偷了,誰家昨天吃肉了都改成了前段時間投奔李四嬸子娘家侄女。
要說為啥?那是因為這個李四嬸子的侄女陳玉娘長的太嬌艷了,面若挑花,肌膚如雪,嬌小的鵝蛋臉上配上柳葉眉,秀氣筆挺的鼻子和賽過櫻桃的小嘴真是活真真的美啊!
所以李家村的結過婚和沒結婚的漢子都特地繞道李四嬸子家就為偷偷瞧上一眼陳玉娘。
雖說這陳玉娘長的美若天仙,可惜是個寡婦,好多有意替自家孩子說親的老娘一打聽就歇了那份心思。
心想長的再美,也是個結過婚喪夫的寡婦,自己孩子還這么年輕不能找個寡婦啊,又不是說自家孩子缺胳膊少腿的。何必找個寡婦讓人家用吐沫星子淹你啊!
倒是有個別幾個老鰥夫請了村里的王婆子來說親,都被李四嬸子以侄女惦記著前頭走的丈夫還不想再嫁為由給推掉了。
李四嬸子疼愛自家侄女,雖說是寡婦,但也不想讓侄女委屈的嫁給那些老鰥夫。
心疼娘家小弟,幾年前去外面做短工摔斷了腿,在家養了兩年,吃的藥都是弟媳四處佘的錢買的。家里弟弟倒下了也沒有個男人頂著都是弟媳撐起了家里,可是一個婦人再怎么勤奮也不是爺們,沒法出去掙錢,只能再種地的每逢集市的時候去鎮上繡鋪里拿點繡活做。
好在家里還有四個侄女能幫忙做活,慢慢的,欠的賬也還上了一大半,誰承想大侄女成了寡婦,被婆家說成克夫趕了回娘家。
可憐見的,那家侄女嫁過去錢本來就病殃殃的,硬是撐了半年才去,能怪誰啊!
李四嬸子自己也是個寡婦也無兒無女,孤零零的守著一個破土房子。沒有伴就托人去小弟家讓玉娘來自家這里住幾天。陪陪自己。
還有就是想在這片在給自己侄女相個對象。
而我們的陳玉娘在屋子里繡著布樣子。
陳玉娘從小就有主意,因為是家里的老大,從小就受父母的寵愛,再加上這從小就矚目的外表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夸自己。
其實陳玉娘的爹娘長的平凡,底下的三個妹妹也都跟著自己爹娘的長相,據陳玉娘的娘程素芬說是仿了玉娘外婆的六七分長相。
陳玉娘想到自己早去的丈夫,自己十六嫁到他們萬家,還不到一年丈夫就去了,落得自己被婆婆罵上克夫的罪名。
那個家除了萬浩對自己好,相處了半年的恩愛日子。自己以為是村里最幸福的人了。長的好,嫁的對象又是個鎮上酒樓的算賬的。心里美滋滋的。
誰能想到病殃殃的萬浩就這樣去了,沒法,自己只能在婆家守了三年的寡。剛出孝就被婆婆以克夫之名趕了出來。
玉娘面上不顯,心里高興極了。自己本就是心性涼薄的人,既然丈夫去了,自己也沒必要守著空房子和婆婆過一輩子。
所以玉娘還是在這點上感謝婆婆的,要不然自己如何再找個呢。
就算自己是二嫁也要嫁個不低前頭的,要不然如何幫襯自家爹娘。妹妹們還小,只能靠自己了。
可是玉娘回娘家好久了,也有媒婆子提親,但是都不合玉娘心意。都是些窮的叮當響的漢子,雖然也有富商提親,可是讓自己當小妾那是萬萬不行的。
雖然自己愛財,但是要是真的當了小妾,得了寵還好,但是老爺死后,大太太還不得拾倒死自己啊。
這件事陳玉娘誰都沒說,就連自己的爹娘都不知道,還以為自家閨女惦記著萬家的呢。
所以這不大姐來信讓玉娘去陪她段時間,兩口商量一下,說不定到了大姐呢碰到不錯的后生。就讓玉娘拾倒包袱去了。
陳玉娘也樂意,娘家這里沒什么好的漢子,去大姑那里看看,畢竟大姑在的李家村比陳家村生活條件好太多了。
聽村里的人說李家的村長還有一間青磚房呢。玉娘眼熱了,心想自己以后必須蓋三間青磚大瓦房。讓那些在背后說自己克夫的酸去吧。
可是等到了大姑這里這才發現自己幻想的太好了,哪有這么好的事情啊,來向大姑打聽的一聽到自己是個二十的寡婦,就歇了給自家孩子相看的心思了。
陳玉娘越想越煩,只能把那點氣撒在繡花上,門也不出了。
這也讓李家四嬸感覺自家侄女是個勤快安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