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董郎顧
- 江山萬里行
- 2550字
- 2018-02-06 21:15:01
董祀看到曹操正在揮毫?xí)鴮憽K麥愡^去一看,原來竟是一首詩。曹操先用小楷寫成,然后修修改改,最后用行書抄寫出來。
那首詩名為《度關(guān)山》。詩曰:“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車轍馬跡,經(jīng)緯四極。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鑠賢圣,總統(tǒng)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獄,有燔丹書,無普赦贖……”
董祀立即想起曹操那些流芳百世的著名詩篇《龜雖壽》《短歌行》《觀滄海》等等。與那些相比,這首貌似名氣不大。但這首詩明確反映了曹操憂國憂民,為國分憂的心態(tài)。
董祀把曹操還未抄寫完全的小楷看了一遍,又詢問了曹操幾句不甚明白的典故之后,十分欽佩地說:“父親大人,祀兒通過這首詩,更加了解你期望國君賢明,君民平等,執(zhí)法公正,訟獄不興的大同思想。窺見到你渴望國家統(tǒng)一,天下安定的愿望。”
曹操聽罷,高興地說:“祀兒確為我知音也。”
他又道:“你知道這首詩如何產(chǎn)生的嗎?就是那天咱們父子三人一同騎馬外出時,在曠野天地間,我忽然靈感來臨,感覺天地萬物人為第一,心里默念出來的。哪知歸來時你的馬受驚,致使你受傷。”
“就是那天產(chǎn)生的靈感么?”董祀道:“哦,期盼義父大人的愿望早日實現(xiàn)。”
曹操捻著胡須,似乎在自言自語地說:“路途漫漫,前方迷茫。但我必定前行。”
“義父大人的書法也夠蒼勁,別具一格。”董祀又恭維道。
曹操笑了:“不敢說是書法大家,只是有自己的風(fēng)格罷了。”
董祀久聞曹操為史上詩詞大家之一,開創(chuàng)建安文學(xué)的鼻祖,而今見此詩詞與書法,果然名不虛傳。
董祀進(jìn)而又想,《三國演義》的故事千百年來流傳百世家喻戶曉,總把劉備諸葛亮一方視為正統(tǒng)形象。曹操則被描述為亂世奸雄,背負(fù)著濫殺無辜,欺世盜名,挾天子以令諸侯等等惡名,是用來反襯劉備這個正統(tǒng)皇叔的。而今自己見到真實的曹操之后,董祀越來越覺得,曹操真是被冤枉了,天大的冤枉!
就拿曹操最早做洛陽北部尉,和后來升任濟(jì)南相這兩個官職來說吧。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是懲治邪惡勢力,匡扶正義為民除害,半點也沒有為自己謀私利。假使曹操能夠穿越到千百年后的21世紀(jì),他也一定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理應(yīng)大力宣揚,破格提拔受到重用。
“怎么樣?還敢騎馬嗎?”曹操的問話把董祀的思緒拉回漢末時代。
董祀笑了:“當(dāng)然還要騎馬。”
曹操說:“要不要給你換一匹老馬,溫順的老馬?”
“不要。”董祀想起那天黑馬受驚后自己被拖行的情形,自然有些后怕,但嘴上還是要逞強(qiáng),男人么,作為男子漢大丈夫,如何能做縮頭烏龜膽小鬼?
“很好。”曹操鼓勵道:“那天的事是個意外。這匹黑馬雖然還沒有被完全馴服,但不受刺激是不會狂奔的。”
“孩兒明白。”
“好。我就喜歡你這性格。咱們明天繼續(xù)?”
“沒問題。”
第二天,父子三人又開始了揚鞭策馬,在原野上奔馳的快意騎馬運動。
經(jīng)歷過上次險情后,黑馬似乎也與董祀成了患難之交,慢慢地對董祀產(chǎn)生了感情。經(jīng)過多日訓(xùn)練,如今它越來越聽話,與董祀越來越默契了。董祀也在與黑馬的磨合中,找到了成為傲然馬上之優(yōu)秀騎手的感覺。
騎馬這一關(guān)基本過去,接下來是射箭。
董祀本以為射箭很容易。原本看過很多全運會和奧運會射箭比賽,以為不過就是拉弓放箭,多練習(xí)瞄準(zhǔn)就是了。但是,真正練起來才知很不簡單。
曹操對董祀和曹昂說:“練習(xí)射箭,首先要學(xué)會看東西不眨眼。能夠緊盯著目標(biāo)。這是基礎(chǔ)。”
曹昂先學(xué)過射箭,自然在這方面比董祀技高一籌了。董祀向他請教。他說你只要長時間盯著一個小目標(biāo)即可。
于是,董祀把一只銅錢掛在房間的窗戶上,每天有空就盯著銅錢的空心處。幾天之后,他終于覺得差不多了。
他告訴曹昂:“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一直盯著銅錢孔,很久不眨眼了。”
曹昂走過來,在他眼前舉起手掌來回晃了一會兒,見他的眼睛確實絲毫未眨。曹昂說:“嗯,不錯。”
董祀去向曹操匯報。請求開始練習(xí)射箭動作。
三人來到院內(nèi)一個角落。曹昂把一只銅錢用繩子掛在院墻邊的樹上。
曹操說:“先練立射。”曹操先做了個表演。只見他熟練地站好姿勢,拈弓,搭箭,射出,一氣呵成。只聽“嗖”的一聲,箭簇從銅錢孔中穿出去了。。
“哇,太漂亮了!”董祀忍不住叫道。
曹操開始對董祀進(jìn)行輔導(dǎo):“你看好了,第一步:站位和握弓。第二步:搭箭。用三指射法,箭是搭在弓把的持弓手的那一邊。第三步:勾弦,推弓。箭尾桿是在食指和中指之間的,無名指輔助中指保持勾弦手的穩(wěn)定。第四步:開弓。前手推后手拉。滿弓姿勢是這樣的——持弓手推,一般食指和中指環(huán)住弓把,無名指小指都是松弛狀態(tài)。中指稍微實一點,食指可以虛一點。另外,每次開弓射箭撒放的時候,箭拉開的距離要一樣。”
曹操一邊說著,一邊又是“嗖”得一下子,箭簇再次從銅錢中飛出去了。
董祀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曹操,努力記住這些要領(lǐng)。
“好了,你自己多練習(xí)吧。曹昂早就學(xué)過,他的射箭功夫還不錯,可以當(dāng)你的啟蒙老師了。”曹操對董祀說。
董祀笑著面對曹昂作揖道:“兄臺在上,小弟在此拜師了。”
曹昂也笑:“賢弟有不懂的,盡管來問。”
在曹昂的認(rèn)真教練下,董祀漸漸入行了。現(xiàn)在他才知道練習(xí)射箭名堂可太多了。首先是靜止射箭。其中有跪射:單腿跪地或雙腿跪地。坐射:雙腿盤曲坐地,然后將箭矢射出。背射:指和足尖相反方向的射擊動作,這個姿勢難度較大。
靜止射箭練了一個月,然后練行進(jìn)中射箭。步行射:在步行的行進(jìn)中完成弓射的動作,其射擊目標(biāo)是固定或移動的。跑步射:在跑步中完成的動作,其移動速度比步行快。
當(dāng)董祀練得手腕酸痛,手臂都腫起來的時候,才基本達(dá)到了合格的要求。
他問曹操:“義父,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練得差不多了,射箭可以畢業(yè)了嗎?”
曹操問:“你學(xué)過五射沒有?”
董祀懵逼了:“何為五射?”
曹操說:一射為“白矢”,即射穿箭靶,看見箭鏃。二射為“參連”,即連珠箭,三箭連發(fā)。三射為“剡注”,即射水平箭,箭必須直線插于箭靶;四射為“襄尺”,襄是平的意思,前臂射時臂一定要平,肘上可以放一杯水;五射為“井儀”,即連射四箭都命中箭靶,所射箭要成井字形。”
“我靠,還要練啊?這么復(fù)雜?”董祀頭大了,心說有完沒完啊?
曹操問:“你聽說過百步穿楊的故事嗎?”
“知道。戰(zhàn)國時楚國的神箭手養(yǎng)由基射死了晉國大將魏锜,從而迫使晉軍敗退。楚國內(nèi)有人不服要與他比試。有人在距離兩位射手百步外的一棵楊樹的一片葉子上畫上紅色,結(jié)果,這位不服氣的人沒有射中紅葉,養(yǎng)由基射中了。”
曹操冷著臉說:“你要是有養(yǎng)由基的本事,那就不用練了。”
董祀吐了吐舌頭,道:“義父所言極是。孩兒領(lǐng)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