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昔兒突然跑了出去:“娘,小弟醒了,我去和大哥說一聲。”
“好。”趙氏在屋子里有些不放心地喊道,“你慢點。”
看得出來,于昔兒性子有些跳脫。
“大姐,那我先出去了。”于依兒說道,她還要去繡花。
于依兒蹙了蹙眉道:“我幫你吧,三妹是個跳脫的,娘這幾日照顧小弟,你一人也吃不消。”轉頭對于岸叮囑道,“小弟,你剛醒,不要出去知道嗎?”
于岸點點頭。
………………
一轉眼距離于岸過來已經有了一個星期的時間了。
這家人的組成大概是單身母親,大哥,三個姐姐,和于岸。
原主的確是個傻子,之前要上山是聽同村的小伙伴說山上有什么好玩的東西,原主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東西就興沖沖地上山了,那座山可沒幾個人敢上去,只有像那個憨叔有點武藝,隔三岔五能上山獵點活物,剩下的村民,都只能自己想辦法,日子過得很是拮據。
于岸蹲在墻角,挖著白霜似的東西。
夏季真的實在是太熱了,村邊有條河,于岸都想跳下去爽快爽快,可惜家里這幾個人輪流守著他,讓他不知道該怎么辦,意外下他發現了墻角這邊有類似硝石的東西,于岸嘆了口氣,看著三姐于昔兒和隔壁家的一條狗玩的很好,手指上面灰撲撲的。
于昔兒跑了過來,一張笑臉通紅通紅的,其實更多的還是于昔兒看著他,娘和大姐二姐要去集市上賣繡品,賺點微末的錢,好維持生活,三姐于昔兒年紀小,但的確很懂事,三人去集市的時候,就剩下于昔兒來照顧他們哥倆。
“小弟,你挖土做什么?”于昔兒也蹲著,好奇地問道。那條大狗跑到于昔兒的身邊,舔了舔于昔兒的臉。
于岸看著這一幕,先能活下去再說。
“三姐,你也幫我弄點著白色的東西。”于岸說道。
于昔兒也沒問,直接就開始找起來。
“希望是硝石吧。”于岸嘟囔一聲。
也不知道這是什么朝代,如果是唐末之前,那么說不定他還能靠著硝石發一筆。
若不是,那還是想別的法子吧。
很快,兩人挖了一堆的白色物品。
有走過的鄰人,好奇問他們在干什么,于岸也就笑笑不打算解釋。
“看那個小傻子在干什么。”有孩童嘻嘻哈哈的聲音。
于岸瞥了一眼,不過是五六歲的模樣,他身體都是十歲了,還和小孩子見識什么?
“哼,再說我弟弟我就把你們打的找不著牙!”于昔兒晃了晃自己的小拳頭,威脅道。
幾個小孩子住了嘴,眼睛卻是滴溜溜地在轉,不知道在想什么壞主意。
“于岸,山上好東西可多了,你咋不拿下來,是不是偷拿了!”幾個孩子咋咋呼呼道,一臉都是于岸自己吃了獨食的模樣。
于岸沒去理他們,倒是這個熊孩子得寸進尺起來了。
“于岸,這主意是我們提的,好東西當然得我們先分了,趕緊交出來。”他們可聽說,于岸家里還有肉和雞蛋,咽了咽口水,幾人盯著于岸,
古語有云,熊孩子,一頓不行,就打兩頓!
六個孩子被于岸和于昔兒打的哇哇亂叫,求饒著。
于岸可不相信他們會那么乖。
“好了,這次真打了,你們趕緊去告訴你們爹娘吧,哼!”于昔兒顯然也是直到他們習性的。
幾個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于岸無所謂地攤了攤手,夏季的晚上更難以入睡。
把找來的硝石先拿了一個碗裝著,于岸邊裝便問:“姐,你還看見有這東西沒?”
于昔兒有些嫌棄:“這東西多的是呢,屋旁邊都是,小弟你拿這個玩什么啊?”
于岸搖了搖頭,沒打算解釋,這種東西只要看到結果就好了。
拿一個大碗裝上一整的水,因為沒有木桶,所以只能拿碗。
于昔兒好奇地站在旁邊看著。
再把硝石放了進去,于岸拍了拍手。
“這是啥?”于昔兒不明白于岸在做什么,摸了摸狗的頭,也不動了。
于岸等了半響,摸了摸碗里的東西,拿起一小塊的冰,有些失望,看來比例不對啊。
“這是,冰?”于昔兒有些興奮,“小弟你好厲害,冰都能變出來!”
于岸啞然失笑。
繼續放水,然后把硝石放進去,等待。
足足試了五六次,于岸對于這個比例才比較滿意。
“三姐,我們去看看大哥吧。”于岸說道。
大哥于聽鈺是在隔壁的一間臥室,冬天來說,比較保暖。
于岸塌了進去就感到比自己屋子里熱了一些,于聽鈺還蓋著一床薄被,盡管額頭上滿是汗,也不肯掀開,于岸有些生氣:“大哥,你都那么熱了,還蓋著被子,中暑了怎么辦?”
于聽鈺的臉上很紅潤,笑著道:“看來小弟身體是真的好了,如今還能指責起大哥來了。”
摸了摸于岸的頭,于聽鈺覺得上天還是厚待于家的,自己已經殘疾了,小弟如今變好了也挺好的。
于岸可沒錯過于聽鈺眼里的黯然。
于昔兒湊過一碗冰來道:“大哥,你看小弟好厲害,冰都變出來了。”嘴里還咬著咔咔直響。
于聽鈺只是緩緩說了一句:“岸兒長大了。”
沒有問于岸怎么制冰,也沒有問于岸是怎么知道的。
感動歸感動,于岸直到若是這時候不解釋,以后或許也會產生一些隔閡。
“大哥,三姐,這話只能我們家里人知道。”于岸的語氣有些嚴肅,“我,之前去了山上。不是因為虎兒他們讓我上山,是因為我覺得山上好像有什么東西在叫我,所以正好,裝作被虎兒他們說的去了山上,結果上山后太累了睡著,夢中一個白胡子老爺爺教了我很多的東西,本來還醒不過來,結果憨叔把握打醒了,我睡久了就暈了。”
于昔兒有些向往:“哇!”
于聽鈺則是笑著感激上蒼:“這是老天爺對于家的恩賜,岸兒,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于岸點了點頭:“我好了,以后我們一家都會慢慢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