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009二嫂,送回娘家
- 當重生撞上穿越
- 努力萌萌噠
- 2018字
- 2018-01-09 17:33:34
李查德的視力很好,只稍稍一抬眼便瞧見了大木柜子里積攢了大半籃子的雞蛋,少說也有二三十個,便開口道:“大嫂,多蒸幾個。”
“三兒……”一旁的大李趙氏聞言看向自家老兒子。
“娘,您今個兒動了肝火,可得好好補補。改明兒兒子給您弄點兒燕窩回來,那東西吃著對身體好。”李查德那空間里隔三差五地便能出產好幾盞燕窩,偶爾還能出頂級的雨季初盞金絲燕窩。若是不吃,也是堆在倉庫里積灰塵。
燕窩什么的,大李趙氏也曾聽說過,那可是貢品,即便是那些個官宦權貴人家的后宅夫人小姐們,只怕也不是隔三差五想吃就能吃到的好東西。至于自家,別說吃上一口了,只怕連見都不曾見過。不過沖著自家老兒子能有這份孝心,大李趙氏心里頭也是甜滋滋的,高興得很。
“三兒有這份孝心就行,娘不吃那昂貴東西。”
“那雞蛋羹總歸算不上什么昂貴東西吧。娘,不如今個兒您也整一碗?今個兒二丫頭不管怎么說也磕破了頭,流了血了,娘是不是給那丫頭也補一補?不管怎么說,早點兒好起來,也能早點干活不是。”
正猶豫著想祈求婆婆能否多蒸一份雞蛋羹的李徐氏聞言抬頭看向斜靠在炕上的自家小叔子,臉上不禁露出詫異之色。
李查德見大李趙氏沒反對,便繼續道:“既然蒸了,不如就再多蒸一份,讓大丫跟大郎分了。”
“三兒,干啥還給大丫跟大郎吃?”這下大李趙氏有點不太樂意了,“給他們還不如給二郎……”
因為還記得方才三郎那般對自己,大李趙氏沒有再提“三郎”,不過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的了。
“三郎方才那般忤逆娘,自然得嚴懲。大嫂,你再多蒸兩份雞蛋羹,一份給大丫跟大郎,剩下那份,記得,是給二郎的。”
“啊……”
“對了,娘,一會兒二哥送二嫂表姐回舅家時,得將二郎三郎留下。還有,記得叮囑二哥,送完人后立馬回家來,免得又被舅母扣下當免費勞力使。”
“對,是得把倆小的給老婆子留下來!”大李趙氏想了想,連連點著頭,見自家大兒媳還愣在原地,忍不住提高了音量,沖著李徐氏吼了一聲,“還愣著干啥,還不趕緊拿上五個雞蛋蒸上?!”
五個雞蛋,這般說來,大李趙氏顯然并沒反對自家老兒子那般安排。李徐氏忍不住又側過頭偷瞄了李查德幾眼,見李查德偷偷朝著她眨了下眼,趕忙低頭小心翼翼地拿上五個雞蛋,隨后匆匆離開了主屋。
“大嫂,我那份記得用竹筒蒸,不要放豬油,再放幾枚枸杞。”對著匆匆離去的李徐氏那背影,李查德不忘提醒。
李徐氏的廚藝還是可以的,至少再過去三天吃的那些飯菜勉強還能入口,只不過還是不太符合李查德那一貫挑剔的口味。有些東西還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過來的,所以既然決定了好好活下去,自然得慢慢調整過來。
“三兒,賣掉那臭丫頭,當真會影響你的名聲?”回到主屋,坐在炕上的大李趙氏許是冷靜了一些,將大兒媳婦打發走后,看著自家老兒子再次問道。
“娘,事關兒子前程,娘覺著兒子會拿這個說笑,還是……”
“不是,三兒,老婆子只是覺著你先前不是不愛理會他們嘛,怎么這次……”不等李查德講話說完,大李趙氏連忙解釋道。
“娘,養個小丫頭一年到頭能花多少銀子?無非幾身衣裳,一點點吃食罷了,您就當是身邊多個端茶倒水的使喚丫鬟。養個四五年,便能找人家了。”李查德像是早預料到了大李趙氏心中所這般想似的,不緊不慢地幫著自家便宜老娘分析其中的利害關系,“可惜,二丫頭那額頭磕破了,只怕會留下疤痕。要不然興許還能試試選秀,往宮里送。”
“送宮里?那豈不是要變成貴人了?那二丫頭有那么好的福氣嘛。”大李趙氏小聲的嘀咕了兩句,想到那個比銅錢還要大的傷口,不由地問道,“三兒,那二丫頭當真會留疤破相了?”
“這段時間好生養著,或許能好運氣的不留下疤痕。娘,這幾天,您可別舍不得雞蛋啊。”
“哼,三兒,你就可勁糟蹋老婆子的那些個雞蛋吧。”一想到剛剛一下子就損失了五個雞蛋,其中兩個還是便宜了那個便宜兒子留下來的三個討債鬼,大李趙氏又開始心疼了。
“娘,以后雞蛋什么的還是留下來自己吃吧,反正也換不了幾個錢。想過好日子光靠節省是省不出來的,得開源!過些日子,等兒子身體好些了,便想法子去掙點錢回來。”
“三兒,你,你不去書院讀書考科舉了?”大李趙氏一聽,很是緊張,生怕聽到李查德說不準備繼續讀書,斷了光宗耀祖當誥命夫人的美夢。
我也想上書院讀書然后繼續參加科舉啊,問題我得認識那些個符畫似的鳥纂文才行啊。李查德忍不住想扶額,在心底默默地回答道。不過明面上還是不緊不慢地跟自家便宜老娘解釋了一番:“那個娘,我今年滿打滿算也還沒十六,你看周邊又有幾個讀書的十六歲就中了‘秀才’的。事實上,書館的夫子也并不建議我參加明年的鄉試。何況我若準備參加鄉試,總歸還要花很多銀子不是。所以我就想著,不如乘著這會兒想想有什么營生,先存些銀子下來。”
“理是這么個理,可這年頭銀子可沒那么好找。”
“這事兒不著急。”李查德笑道,“對了,方才跟您說的,您心里有數就成,可別……”
“行了,你還不信老婆子了?”大李趙氏故作不高興地怨了自家老兒子一句。
大李趙氏那話才說完沒多久,便聽到了門外傳來了李宏楠的聲音:“娘,兒子已經收拾好了,這就送月荷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