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下山

雜務殿中,周易一言不發的將任務交接給來掃地的弟子,與他來接任務時如出一轍。

不過周易可沒心思想這么多,他現在整日心神都在忙著推演搬山拳和涉水步,在腦中模擬如何練習,一遍又一遍,將自己練錯的地方一點點糾正,直到完全符合書上寫的,不差分毫。

青竹峰,周易看著小竹樓,頗有幾分感慨,這里可以說是自己的第二個家,離家數月,甚是想念啊。

回家后的第二天,周易開始修習武道,一大早打坐吐納,可惜依舊不能吸收先天紫氣,早課結束,開始擺搬山拳架子。

搬山拳架子類似于鑿山挖地的動作,是搬山拳意的精髓所在,每一次鑿山挖地都仔細感受體內氣機的運行,以此錘煉氣機和強化肉身。

等到身體精力耗盡之后,吃顆辟谷丹,起來開始練習兩式拳法,參照腦海中的標準姿勢,一點點的調整身體動作,直至動作與姿勢標準。

他也不計算自己練了多少遍,出了多少拳,不管是否還有余力,從早上日出開始,到晚上日落結束,按時作息,沒有一天改變。

周易也發覺到自己的變化,無論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周易依然沒有絲毫改變,每天作息規律,練拳時間固定,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前世要是有這種意志和決心,暑假自己也不會偷偷跑回老家散心了。當然,也就不一定會穿越了。

“讀書好啊,應該多讀書的……”周易想著想著,不知不覺間眼睛已經模糊了。

他讀了那么多道經醫書,又在書靈的幫助下完全領悟,也就是讀書讀進心里去了,自己也因此而改變,突然間又想到了自己以前在學校的種種行為,仿佛浪子回頭,眼淚止不住的落下。

第二天起來,昨日煩惱盡去,周易沒什么變化,只是在打坐之后看了會書,看的還是儒家的經典。

一日,周易練拳的時候,不知怎的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跟隨父母挖地的情景,心中一暖,拳意自生,搬山拳算是入門了。

拳法入門,周易就減少了一點練拳時間,增加了涉水步法的練習。

練習步法時周易始終不能入門,不能做到在一瞬間將全身氣力集中在腳上,也就是力沒能練透,還不能貫連全身肌肉。

又是一日,周易在水潭洗澡時,看到小瀑布砸在譚中,勢不可擋,心中一動,嘗試著以身體對抗這股傾瀉而下的力量,才剛靠近,就被打入了水底,嚇了個半死,差點以為爬不起來了。

不過在被水流擊中的瞬間,身體自發反應,聚集全身力量自保的時候,周易就明白了這種方法是可行的。

壓下心頭淡淡的恐懼,周易毅然走向瀑布,一次又一次被擊飛,每次進步一點,等到能夠自主控制全身氣力的時候,他已經能夠站立在瀑布之下不倒,雖然不到十秒。心中恐懼盡去,只剩下征服的成就感。

這一日,周易一大早起來反常的沒有做早課,而是收拾了一個包袱,一副要出遠門的樣子。

回青竹峰住了快兩個月,在他強大的精神力量以及那股道德意境的輔助下,搬山拳和涉水步都以初入門檻,以后就是水磨的功夫,感悟拳意,感受勁力,勤加練習,直到大成了。

他打算下山了,武道在深山老林中是修不成的,只有千年的山上仙,沒有千年的山中人,武道修到人仙,是人中仙,依然是人。

竹樓內,他留了一封書信,告訴師傅自己的打算,自己的去向,讓他不要擔心。

道德宗傳承有一百多脈,煉丹,煉器,制符,陣法,劍仙,仙廚,種藥,養獸,戰法,演法等等,以道德經等經典傳承為根本,歷經百萬年變遷,期間有的沒落也有的興盛,甚至有的傳承凋零,增增減減到現在,留下這一百多脈通天仙道,無所不包,卻唯獨沒有武道。

道德宗是天下四大道宗之一,宗門所在地天寶山靈氣充沛,孕育玄奇,武者在這里修行境界高還好,境界低者不亞于泡在毒藥中,只要不能隔絕內外天地氣機,氣機運轉時靈氣宛如滴水穿石,一點點滲入氣機,氣機不純,武道就算是廢了。

周易對這個世界很好奇,世界廣大,無奇不有,他想去看看。

當然,世界那么危險,他也不是無頭腦的到處跑。他只是想去道德宗管轄的道德洲內走走。

百萬年前諸國林立,諸子百家共存,百家爭鳴,造就一個百花齊放的盛世,從那以后,就開始百家融合,諸子百家一個個減少,各門各派也是凋零的凋零,融合的融合,因為道統傳承的爭斗不知死了多少人。

如今的所有巨無霸宗門都是在那時才興起的,用了近百萬年,才有如今的氣象。

道門四宗,佛門四寺,人道四宗,各自管轄一洲之地,共計十二洲,每一洲都有億億萬里之遙。

外道七派各自有依附的宗門,不然都沒法存在,各類人才早就被人一網打盡了。

至于妖魔七宗則被趕到了蠻荒之地,隨時監控,不許踏入十二洲半步!

道德宗管轄并不是說道德宗直接管理,而是指監測蠻荒之地的妖魔鬼怪動向,不讓其中的大妖大魔進入道德洲。

道德洲內存在諸多國家,這些國家如何,道德宗不會理會,而且嚴令禁止道德宗弟子以宗門弟子的身份參與國事紛爭。

也因為道德宗的緣故,道德洲道風極其盛行,有人煙的地方,基本都有道觀廟宇,而這些道觀廟宇的源頭,大多都是道德宗。

上德峰,做完登記后,周易看了一眼自己掃地三月的山門,轉身就走。

距離上德峰山腳數十里處,有一個道德鎮,小鎮人口近萬,都是道德宗弟子后人中無法修行的,經歷漫長時間積累,變成了如今的道德小鎮。

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小鎮上種植,養殖,旅館,飯館,酒館等都有。這里是周易的第一站,他打算來這里學習打獵的技巧。

天寶山脈實在太大,距離道德宗最近的國度大夏,都至少有兩萬里!

沿著日出的方向,行走兩萬余里,就到了大夏邊界,而在這兩萬多里中,除了道德鎮,中間再無任何人家,全是荒野,猛獸極多,甚至還有練氣妖獸。

道德宗弟子中,練氣境很少出行,大多在努力修行,積累真氣,除非到了極限,無法突破之下,才會外出游歷尋求機緣突破。

這些出行的練氣境弟子如果有坐騎,自然簡單方便,沒有的話,大多會去靈獸峰借用靈獸,比如仙鶴,鵬鳥,靈虎等,將人送到山脈邊緣后,這些靈獸會自行返回,出行也很方便,當然前提是要有靈石或者其他等價的東西。

靈石是靈氣與地脈之力結合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天材地寶。靈氣受環境影響劃分五行,聚集的靈氣對于輔助修行效率極高,地脈之力是大地精華,擁有蘊養身體的功效。

吸收靈石的時候,精粹的靈氣沒有自然界中存在的靈氣溫和,太過狂暴,會對肉身造成沖擊磨損,而地脈之力會同時融入肉身,滋養肉身,修復損傷。使靈氣如同融入地脈之力一樣,靈氣能夠溫和的保存在經脈中,加快煉化靈氣的速度。

道德宗的功德值就與靈石掛鉤,但是只能用功德值兌換靈石,一個功德值一枚靈石,不能以靈石換功德值。

很顯然,這些東西周易都沒有,他僅有的功德值在下山時,換了一個高級的玉簡,里面存了大量介紹天材地寶的內容,材料、藥草、妖獸、礦石等等,內容包羅萬象,還有一部分醫經,幾本講述武學道理的書,幾本儒家經典。

兩萬里路程,周易計算了一下,排除每天讀書、練拳的時間,以自己的腳力,一天能走百里,大約要兩百天,再加上其中或許會出點什么事情耽誤,滿打滿算,一年肯定夠了。

他已經做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年在這里度過的準備,而且他也需要借此來磨煉武道,去除對生死的恐懼之心!

他兌換的辟谷丹不足以支撐這么久,不學習打獵的話,被餓死的可能性很大。

從上德峰一路走來,周易看到了許多農田,也看到了很多勞作的農人。

這些農人看到周易大都親切的笑笑,他們都知道不遠處就是道德宗,甚至家里就有長輩或者后輩在道德宗修行,某一家說不定還有修成神仙的祖宗。

周易還聽過一個故事,據說以前曾有個道德宗弟子,因為盡心盡力服侍了一個老人,讓老人家安享晚年。等到老人死后,才出現一個自稱老人兒子的人,而這個人是一個天仙大能!

這位天仙從小與父親相依為命,很孝敬自己的父親,修行途中經常給父親服用靈藥仙藥,增加父親的壽命,后來因為悟性太高,進境太快,不得已閉關突破天仙,等到閉關結束,卻已是百年之后。

后來得知前因后果,天仙收下了這個資質稍差,人到中年,已經修行無望的弟子,在天仙的幫助下,這位弟子終于大器晚成,得道成仙。師徒二人俱是仙人,成為一時佳話。

這些東西在道德宗廣為流傳,周易自然知道,他不敢托大,每一次都回以微笑。

下午時分,一道身影來到道德小鎮的門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河池市| 正定县| 雅安市| 泾阳县| 章丘市| 射阳县| 城固县| 大理市| 清新县| 广灵县| 台中县| 长丰县| 吴堡县| 开平市| 叶城县| 黑河市| 张北县| 抚州市| 灵宝市| 怀化市| 三台县| 醴陵市| 同江市| 若尔盖县| 曲麻莱县| 罗平县| 广丰县| 海盐县| 宁河县| 贺州市| 怀安县| 夏津县| 邢台市| 大埔县| 平阳县| 宜城市| 靖宇县| 梅州市| 邻水| 灵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