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無常之君
- 就時論勢
- 董雙五
- 5493字
- 2017-12-14 11:35:00
從昭公復位以來祭足都羞慚不安,常常稱病不朝。“高渠彌因昭公失去信任和自己,又害怕昭公回國恐懼自己會被殺害,準備先下手為強而與公子亹聯手,為殺忽立公子亹做著精心謀劃。與此同時,鄭厲公在蔡國避難,為了復仇,姬突結交蔡人。派人傳話給禿發檀伯。想借櫟為據點,檀伯不同意。于是讓蔡國人扮作商人,在櫟地往來交易。因此,久而久之便結交了當地的櫟人,暗自里應外合,乘此機會殺了檀伯。鄭厲公厲兵秣馬在櫟地,大整治兵器鎧甲廣招兵丁,準備襲擊鄭國。
這鄭國的內亂還遠沒有結束,這只是剛剛開始……
話說衛惠公伐鄭回國,走到中途,忽然聽到二公子叛亂,衛國的左、右公子因為怨恨衛惠公誹謗殺害太子伋取代其位,于是起兵叛亂,擁立太子伋同母弟弟公子黔牟為國君,史稱衛君黔牟,衛惠公沒有辦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便轉道出奔齊國尋求齊襄公的幫助。
齊襄公得知后,親自派遣軍隊護送衛惠公回國,齊襄公對衛惠公說:“你的母親宣姜是我姐姐,你也是寡人的外甥,親戚有難寡人這個娘家人怎么能不幫忙呢,寡人即刻發兵護送衛侯回國。”
衛惠公聽后感動萬分于是與襄公訂立:“如果回國的日子,內府寶玉,全部獻給您。”
齊襄公聽了大喜。
沒過多少時間,齊襄公率軍很快就平定了衛國的內亂,齊襄公來到衛國后宮見到了許久不見的姐姐宣姜披頭散發,一幅狼狽不堪地樣子。
宣姜看到齊襄公激動地撲了過去,緊緊抱住了他,大哭起來,“諸弟啊!姐姐真是個苦命的女人啊!”
齊襄公拍了拍宣姜的后背安撫道,“姐姐我都明白,要不姐姐跟我回家吧,回齊國,齊國有我,有糾還有小白,他們都在,家人都在啊!”
“家!這樣子個卑賤的女人還能有家嗎?齊侯您還是回去吧,我在這里挺好的。”
“這………”
“唉!既然姐姐執意如此,那弟弟也就不勉強了。”齊襄公起身離開了宣姜,見宣姜眼神空洞,仿佛沒有了靈魂如同尸體般癱坐在地上,曾經如此美麗動人的宣姜,如今卻是這般模樣,不禁讓人惋惜。
不久后宣姜又與公子碩酒后亂性,為了降低影響,私下成為夫婦。后生男女五人:長男齊子早卒,次戴公申,次文公毀;女二,為宋桓公,許穆公夫人。
……
齊襄公三年,自繼位這三年以來,齊襄公諸兒憑借自己的謀略,相繼削弱了,衛鄭兩大強國,使齊國重新恢復了鼎盛國力。
一日,齊襄公擺設筵席,以慶賀齊國今年的大豐收。
宴會上除了公孫無知外,余下主要的大夫公族兄弟都當場了,宴會熱熱鬧鬧地開始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
趁著酒意,齊襄公說道:“今天寡人有兩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這第一……周王有意想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我,讓人不理解的是,替寡人說媒的居然是魯桓公。”
說著齊襄公舉起酒爵,一飲而盡,隨后猛地往地上一摔,怒道:“魯桓公這個混賬東西,橫刀奪愛,我一定不會放過他。”
糾一聽,心里面猛地一驚,生怕齊襄公說漏了嘴,于是起身上前說道:“君上,周王室的公主不可慢待,自魯鄭斷盟以來,魯桓公就有意要與我齊國修好結盟,君上咱們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成了這段姻緣也是好的呀!”
齊襄公本想拒絕這門親事,但轉念又想,周王既然允之,使魯侯主婚,要以王姬下嫁,我正好可以邀請魯侯親自至齊,面議其事,另外襄公想起妹子文姜,久不相會,何不一同請來?
于是派遣使者回復魯桓公,答應愿娶王姬為夫人,為表兩國有好,齊襄公還刻意提道要魯侯隨同夫人一同至齊。
“這第二件事,寡人欲與紀國修好定盟約,結束長達九世之仇的恩恩怨怨,再說都過百年了也該結束了不是。”
頓時場下立刻就跟炸了鍋似的,對齊襄公的做法極大的排斥,這回連糾和小白也看不下去了。
小白頓時怒氣沖天,以往一反常態,他竟然沒有忍住自己的脾氣,可能是因為喝了點酒的緣故吧,小白竟然掀翻了桌案大鬧宮堂,怒視著朝大吼道:“諸兒!你個混蛋,你知不知道父親是怎么死的,九世之仇啊?你搞什么?如今你做了國君了,你就可以為所欲為了?行了我就明了的告訴你,你要是再這么下去,你就離死不遠了。”
頓時,場上無一例外,所有人都被小白這一番話給驚著了,糾驚訝地看著小白,說道:“小白你說什么呢?不得胡說,難道老毛病又犯了?”
齊襄公一聽,起初一愣并沒有反應過來,以前他只見過小白哭,但他從來沒有見過小白像今日這般怒火中燒。但隨后那句“離死不遠”深深印在了齊襄公的腦海里。
齊襄公的眼神里竟透露出一絲殺意,他冷冷說道:“小白寡人要你把剛才的話再說一遍!”
小白正要張嘴說時,糾立刻上前捂住小白的嘴巴,“哥,不,君上息怒,您也知道小白從小就這個毛病口無遮攔,君上您就饒小白這一回吧,啊?”
此時,鮑叔牙也站出來,為小白說情,“君上臣乃是小白老師,臣也有罪,但望君上念及手足之情,寬恕他一會吧。”
下面眾大夫,紛紛站出來替小白求情,齊襄公笑了笑,“呵呵!怎么著?到底寡人是國君,還是小白是國君啊?寡人又沒說要治他的罪,你們干嘛急于為小白求情呢?他畢竟是我的幼弟嘛!但是侮辱國君卻不得不罰,來人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至于鮑大夫嘛,小白今已成年與你無關,不必受罰。”
“謝,君上!”小白抱拳謝恩,隨后從容地離開了大殿,到外面領“賞”去了。
宴會逐漸慢慢恢復秩序,齊襄公笑了笑緩解尷尬的氣氛,說道:“諸位大夫不必驚慌,小白出言不遜他這樣受罰也是應得的。來來來!我們喝酒慶豐。”
殿外不時傳來,肉體被棍棒拍打出來的“啪啪”聲,許多大夫們哀聲嘆氣地,卻無可奈何。
鮑叔牙暗自冷哼了聲,“無常之君,死不足惜!”
小白領了四十棍后,后背被打的皮開肉綻,不能行走,還是高傒命幾名軍士抬著小白回府。
當晚,宴會結束后,鮑叔牙姬成父還有賓須無前來看望小白,見小白的慘狀,皆憤怒不已。
賓須無說道:“這是親哥嗎?有這么對自己的親弟弟下死手的嗎?”
“賓須無!不得胡說,他是我親哥但也是齊國國君,今天是我不對,確實言過了點,沒有被斬已經是齊襄公網開一面了,諸兒……君上他還是顧及兄弟情的。”小白強忍著疼痛說道。
鮑叔牙此時拿出傷藥給莒氏,讓她涂抹小白受傷的后背,小白痛的咬牙發出“咯吱咯吱”響聲。
莒氏一邊擦藥,一邊問小白,“公子您今天是怎么了?有點不像你呀!”
小白苦笑道:“可能是喝了點酒的緣故吧!再加上君上要與紀國修好,我突然想起先父臨終前所說的話,頓時悲憤交加,頂撞了君上,唉!自己活該,怪誰呢?”
這時,鮑叔牙對眾人說,“諸位,小白就由我和莒氏來照料,天色也不晚了,諸位都先回吧。”
“既然如此,那公子就拜托鮑大夫和莒姑娘了,吾等告辭了。”
莒氏擦好傷藥后也退下了……
等姬成父與其余人等都離開后,鮑叔牙對小白說:“公子,您今天說的好!”
“啊?老師您說什么?我都這樣了還好吶!”
鮑叔牙說:“哼!怎么說呢?要說諸兒這個人,倒是有點本事,作為一個國君無疑是夠資格的,但太過無常遲早會出事情的,公子您不得不防啊!”
“防?防什么?他是國君,要我死也就是一句話而已啊!防,防得住嗎,念及兄弟之情,一次兩次可以,再有下一次恐怕我就要人頭落地咯,再說那鄭昭公和鄭歷公不也是兄弟嘛,不照樣打起來了嗎。”
鮑叔牙欣慰地笑了笑說:“公子現在是越來越有長進了,不錯,不錯,但公子誤會了,我說的防不單單是防備齊襄公加害于公子您,而是防有人趁亂從中謀得國君之位啊?”
小白猛地一驚,“是啊!大哥他太鋒芒畢露,這樣下去估計……”
“公子,依老師之見,現在您羽翼還未滿,但已經初具規模,該著手打算了,為了以防萬一。這賓須無我暗中觀察過,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公子得此一人實屬萬幸啊,至于那個姬成父……人也不錯,但立場不明。”
“立場不明?您是說姬成父不是我的部下?這怎么可能?老師您多慮了,想當初他一口就答應跟隨我……”
“……好像確實如老師所說。”
鮑叔牙得意地笑著,“老師我平生閱人無數,什么樣的人我沒見過?!什么樣的人我不清楚?!此人也是有才之人,只可惜立場不明,公子日后覺得這個姬成父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丟一邊,但也別冷落了他,要不近不遠,不熱不冷即可。”
“哦!”小白點了點頭。
“如今公子最要緊的是抱住城父一職,這是掌管臨淄城里一萬技擊軍的重要一職,原先公孫無知掌控,但齊襄公諸兒不放心他,這才輪到了你。”
“可老師,今天我頂撞了齊襄公他會不會撤了我的職呢?”
鮑叔牙捋了捋胡須,自信地說道:“不會,斷然不會,其緣由有三。
“其一,公子您領軍打仗,多次都是率技擊軍出戰,技擊軍中許多士兵和夫長們都很欽佩您的膽識和為人,這多虧于公子在麥丘一戰成名啊,雖然當時齊僖公刻意打壓您,但這依舊無法改變他們在心里對您的看法,這從側面削弱了公孫無知的威望,因此這城父一職,非你莫屬,論誰也替代不了的。”
“其二,齊襄公雖然性格無常多變,但老師仔細揣摩了一下此人的心性,他應當是個重情重義之人,雖然重打你四十大板,卻并沒有罷免你的官職,這足以說明他還是信的過你這個兄弟的,否則剛才在筵席上就算是我們再怎么勸告,公子你今天都難逃一死啊!”
“其三,齊襄公繼位后,這國君的位子就真的那么穩當嗎?我看未必。首先有兩人就足夠讓他忌憚的,一個是公孫無知,另外一個則是您的二哥姜糾,尤其是你的二哥除技擊軍外,全齊國公室的軍隊可都聽他調遣,你說這齊襄公能放心的下嗎?”
小白緩緩點頭,隨后又搖了搖頭,“不好說。”
“對,都不好說,諸兒不放心公孫無知,可也更不放心姜糾,但大司馬一職的重要性遠比城父更加重要,而且姜糾要遠比公孫無知更加難對付,諸兒對付公孫無知可以說是為所欲為,想怎么著就怎么著,可對付姜糾呢?自己的親二弟,你要怎么辦?不能來硬的,那么就只能來軟的,所以齊襄公想到了你,可以說任命你為城父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不得不說老師有時候還真挺佩服諸兒的,只可惜性格過于無常,不得人心啊!”
“那老師,您說下一步我該怎么做?”小白問道。
鮑叔牙拱手道:“公子,恕在下無禮,直到現在為止,公子您有無僭位之心。”
“啊——”
小白被嚇著了,支支吾吾片刻,說:“老師,諸兒他是我大哥,我不能這么做,況且鄭國的敗落,也在警示著我們齊國,兄弟自相殘殺最終導致國家衰落,我萬不可這么做。”
鮑叔牙表情有些失落,但還是微然一笑,“公子的想法我能理解,至于公子問也接下來該怎么做……”
“其實眼下什么也不做才是最好的選擇,公子你還是安心養傷吧!”
……
魯桓公得知齊襄公答應了這門親事,便著手準備好去齊國,但讓路魯桓公發愁的是,齊襄公三令五申提到要帶上夫人文姜一同前往,而文姜得知自己要去齊國,便嚷嚷著也要去齊國,在文姜的軟磨硬泡下,魯桓公決定帶上文姜。
大夫申繻見魯桓公帶著文姜一同前往齊國,趕忙上前勸阻說道:“‘君上女有室,男有家,此乃古之制也。禮無相,瀆則有亂。女子出嫁,父母若在,每歲一歸寧。今夫人父母俱亡,無以妹寧兄之理啊?”
“況且我魯國素以秉禮為國,豈可行此非禮之事?”
魯桓公猶豫了會,但一看文姜嘟囔著嘴,埋怨自己的樣子,一時又軟下心來,況且自己已經答應了她,就不得反悔了,最終還是帶上文姜。
文姜高興的,笑的合不攏嘴了,魯桓公見夫人如此高興,心里既高興也憂慮,在文姜還未出嫁魯國時,一路上文姜所唱的那首曲子和一些讓人惱火的傳言,更是讓魯桓公心里堵的慌……
齊襄公得知自己朝思暮想地妹妹要來,一早起來便沐浴更衣,準備親自前往濼水迎著文姜。
這時,使者忽然報告,說衛惠公因為在衛國不得人心又被自己的國人給趕了出來了,此刻正想借齊國之力,幫自己再打回去。
可這時的齊襄公哪里肯聽衛惠公這個喪家之犬的要求,“唉!那小子怎么這么沒出息,又被人趕出來了,這還算什么國君啊。”于是便對使者說道:“叫他等著,我處理完要事就來。”
可齊襄公前腳剛一走,齊國密探來報,說:“鄭昭公被高渠彌秘密培養的死士給殺了,高渠彌又立了公子亹為國君,而公子亹也封高渠彌為鄭國大司馬作為回報,此刻鄭國舊君鄭歷公又趁亂攻鄭。
密探前來詢問,齊襄公對于高渠彌立公子亹的態度,齊國是否承認公子亹,并派遣使臣祝賀?
齊襄公發著牢騷說道:“看著辦,鄭國國君是誰,等我解決眼前的事再商量,退下吧。”
“諾!”
……
“國君這是上哪去啊?”
“夫人!你來干什么?”諸兒一驚。
“我不放心你,特地來看看你,怎么不行嗎?”
說話的便是齊襄公的夫人連兒,齊國大將軍連稱的堂妹,也曾經是公孫無知的青梅竹馬,這也是公孫無知與諸兒之間不和的重要原因之一。
連兒天生嫵媚,楚楚動人,但凡是男人,只要是見了就無不動心的,可偏偏諸兒卻是一個例外,對她漠不關心,起初連兒以為諸兒是故作高冷,于是不停的挑逗諸兒,可無論她怎樣,諸兒就是不動心。
其實這也難怪,當初諸兒之所以娶連兒,是因為齊僖公硬生生的將連兒許配給了他,為此公孫無知還大鬧過婚禮,齊僖公心里也清楚連兒和公孫無知之間的感情,但他為了使諸兒老老實實的守本分,不得已才拆散了他倆,為了補償公孫無知,所以齊僖公在很多方面都對公孫無知照顧有加。
“行啊!夫人你這不是看到我了嗎?夫人魯侯來我齊國為公主做媒,我豈敢怠慢,這不正要出宮親自,前往濼水相迎嗎?”
連兒冷哼了一聲,“恐怕國君是去接那個小賤人吧!我聽說魯侯的夫人,文姜夫人也來了,是嗎?”
“放肆!你胡說什么呢,真是謊繆,往后不許胡說。”
說著諸兒急匆匆地趕往濼水,只留下連兒一臉憂怨地看著自己的丈夫離去的背影,默默流下眼淚……
濼水邊,魯桓公與文姜做在馬車上,魯桓公見平時活潑開朗的文姜今日卻一直寡言少語,臉上充滿了哀愁。
“夫人您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魯桓公親切的問道。
“國君,妾身沒事,可能是一路上車馬顛簸造成的。”
“哦……”魯桓公臉色青綠,身子有意貼近文姜,而文姜微微將身子遠離魯桓公,讓魯桓公有所察覺,他以前也曾經聽到過一些傳言,例如齊國民間民謠所傳的一首“南山之歌”但他一直認為都是無稽之談,但他心里還是堵的慌,越接近齊地,他這種感覺就越強烈,此番行程他有了些不好的預感,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魯桓公在心里這樣安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