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 謎失國度
- 蕭逢
- 2368字
- 2017-10-18 07:51:09
呼呼呼!
細不可聞的聲音莫名傳入了三人耳中,像是茂密的竹林中,竹葉相互摩擦所發出的悉悉索索的聲音。
聽得不太清楚的三人反而更是專注的想聽出這聲音的來源,不覺之間,聲音卻是變得響了些,如同聲源正在接近一樣。
迎著陽光,蘇與洋抬起了頭,轉身看向了西方。
遠方原本起伏的黃土地面,在蘇與洋看過去的一瞬間,似乎高了不少,猶如三人所立之處位于山坡之下一般。
“那是什么?”招呼著余大勇和小勇兩人,蘇與洋不解的問道。
迎著蘇與洋、余大勇、小勇三人的目光,遠方一道黃土高墻一樣的存在,迅速的移動了過來,越來越高,伴隨著的聲音也是越來越響。
“遭了!是沙塵暴!該死,這地方怎么會有沙塵暴!”
觀察了片刻的余大勇當即判斷出眼前情景,連忙背上了背包,招呼著還在發呆的另兩人,返身往東邊拼命跑了起來。
來不及對當前的情景作出任何討論,余大勇三人也沒閑情多想其它,腦子只剩下快跑一個想法。
漫天灰塵隨著狂風鋪天蓋地而來,對三人逐步緊逼,越來越近,轉瞬之間便追上了蘇與洋三人。
只感覺到背后一股力量猛力的推了一把,蘇與洋往前一個踉蹌,差點跌倒在地,耳畔被震耳欲聾的風聲包圍,還想著繼續往前跑,然而入眼之處,天地變色,只剩了塵土黃色,哪里還能辨別方向。
“往哪邊跑啊!”
蘇與洋大聲叫喊,然而這在狂風面前微弱無比的聲音,瞬間便被淹沒,沒有了辦法的蘇與洋完全懵了,再也難以站住腳,本能的趴在地上,抱住了頭以期望不被風塵入眼入口。
頭頂之上,塵風肆虐,天災之威,蘇與洋和余大勇這次是切身體會了。
被風沙包圍的蘇與洋三人,此時的感覺即是度秒如年,只期盼這陣風早點兒過去。
突如其來的風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過了這片土地上,正如其來勢迅猛一般,十分鐘左右的時間,風沙就慢慢變弱,天地逐漸有了色彩,又過了一會兒,風沙終于是消散得無影無蹤。
還未恢復過來的蘇與洋一動不動,保持著趴地抱頭的姿勢。
烈陽當空,大地再次接受著陽光的洗禮,氣溫高漲,不得不讓人意識到,現在的季節還是夏末。
“蘇老弟,小勇,你們在哪兒?”
余大勇一手搭涼棚,遮擋著耀眼的太陽光,一邊抖著身上覆蓋上的一層塵土,一邊大喊著,沉重的背包已經被他扔在了一旁。
依舊是遍布大地的黃土,依舊是干旱,但是此刻的這片土地與風沙之前,好像有了一些不同。
從之前的震撼之中逐漸的恢復了過來,蘇與洋三人的位置原來并不遠,很快就匯合到了一處。
“現在是個什么情況啊,沙塵暴不是靠近沙漠的地方才有的嗎?”使勁的拍著衣服,附著的灰塵一片一片的落下,蘇與洋問道。
“你們快看,那是什么?”
正準備脫下鞋子倒出里面黃土的余大勇,一聽到小勇一驚一乍的叫著,停下了動作,往小勇視線方向看去。
離得幾人不遠,有一處異于自然的土地,即是一眼就能分辨出的人工造物,高高低低如波瀾起伏,和蘇與洋幾人過來時的遺跡倒有些相似。
“難道我們已經在之前的遺跡了?”驚訝不已的余大勇瞇著眼,想看清前方。
環顧了四周一圈,蘇與洋搖頭說道:“明顯不是,你們看周圍,和自己那兒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另一個地方。”
“這可就奇怪了,刮風之前明明什么都沒看到啊!”小勇這樣說著。
思索了一會兒,余大勇總結自己的想法,慢慢說道:“既然不是遺跡那里,風沙之前又沒有看到任何東西,莫非迷失之地的傳說是真的,而我們現在已經被動的進來了,而剛才的風沙難道也是迷失之地的正體?”
“這也說不通啊,地形都起了變化,這里還是我們之前呆的地方嗎?”
眼前情景使得三人不由得開始對周圍防備了起來,擔心著會再次出現莫名其妙的危險。
“你不是很想見識一下嗎,說再多也沒用,還是過去確認了才能明白。”蘇與洋指著前方,打斷了還在胡思亂想的余大勇,說道。
檢查過了攜帶的物品,三個人一同往那突然冒出來的莫名建筑群走去,途中也是左顧右盼,提防四周。
然而這一片未知的建筑群卻比余大勇想象的大了很多,臨近顯昭寺的那片遺跡根本沒法與之相比較,三人看著近在眼前,估摸著幾分鐘就能到的距離,硬是走了十多分鐘才來到了邊緣地帶。
離這個地方越是靠近,一股由心而生的壓迫感便越是沉重,撲面而來的肅殺之意令得三人呼吸也不順暢了。
從外邊看來,這個地方應該是一個對于游牧民族來說,規模很是龐大的聚居地,雖然黃土沙塵已經將這片建筑覆蓋了一層,冒出來的石墩石柱也顯示出了這些都是人為加工后的產物,當然,這里明顯要么是一個古跡廢墟,要么就是被遺棄很久的城鎮。
“這個地方不會是什么旅游圣地,小心安全,我們一起進去不要分開,在這里看也看不出個什么。”余大勇提醒著大家,當先往前走去。
這時的小勇有了一絲的膽怯,連忙靠近了余大勇和蘇與洋,往來時的方向望去,一片黃土大地似乎也沒有一點生氣,小勇連忙問道:“我們會不會回不去了啊。”
回頭瞪了小勇一眼,余大勇沒好氣的罵道:“小子你亂說什么呢?就不能說些好話嗎,晦氣!”
蘇與洋沒心情理會兩人,一邊注意著四面的動靜,一邊細心的觀察著這片殘破的建筑廢墟。
踩在有些松軟的黃土上看周圍殘垣斷壁,能感覺到這些破舊的建筑的高度遠遠矮于常規房屋,由此可知,淹沒這里的黃土沙塵恐怕得有半米的厚度。
偶爾能看到高大的石柱,形狀并不規則,大概是加工很粗糙,能撐起屋頂的柱頭之類的存在。
余大勇走到了一根石柱前,伸手觸摸著這有兩米高的柱子。原來走近了一看才發現,石柱竟然分兩段,是用不同的材質砌成,下面材質堅硬應該是石質,上面的一段構成較為松散,指甲一刮還能留下刻痕,或許是水泥一類,時間久了就變得松散易碎。
“怎么樣,能看出年代嗎?”看到陷入沉思的余大勇,蘇與洋走近后問道。
搖了搖頭,余大勇看著手中從石柱上半段刮下來并搓散開來的土灰,說道:“水泥的廣泛使用年代久遠,光是看的并不能辨別,只有專業的研究人員才能靠各種器材來分析,而且我看這個材質并不像是水泥啊。”
指向了東邊,余大勇繼續說道:“我們從那曲西北方向繼續往西才來到的這個地方,就算因為剛才沙塵暴的關系,現在我們所在位置也該離得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