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單于庭(10)
- 蕩秦
- 成小羽也
- 3034字
- 2018-03-23 14:57:32
開春之后,草原上的各個部落開始了新的遷徙,氣溫慢慢回升,草原靠北的地方積雪慢慢融化,草地逐漸在天地之間升騰起綠色的嫩芽,一些在冬天南移的部落也慢慢往北回。
一支千余人的匈奴部落趕著牛羊,從北海出發順著安加拉河往下游走。北海還結著冰,牛羊們沒地方喝水,但更偏北邊的安加拉河卻早已化凍,潺潺流水一直西北延伸,不知道通向哪里。匈奴人從來沒有往那邊去看過,雖然他們中不少人有這樣的想法,但惡劣的天氣和同樣兇狠的丁零人成了他們最大的阻礙。
這支匈奴部落是半月前出發的,如今已經抵達了安加拉河轉往北邊的拐彎處,河對面能看到些零星的樹木。
“咦?那是什么?”幾個小孩在隊伍的外圍奔跑玩耍,其中一個眼尖的,看見遠處出現了一道黑線。
黑線從細變粗,把藍天和綠地之間的空隙慢慢填滿。那是丁零人的騎兵,成千上萬的騎兵,戰馬踏在大地上的震動讓安加拉河都跟著震蕩起來。
“黑龍神,長生天啊!”牧民們紛紛變得慌亂起來,各自招呼家人,試圖在騎兵到來之前把自己的財產聚到一起。這里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丁零騎兵,明明是匈奴國的草原。只憑自己這邊千余人,還有半數老弱婦孺,怎么可能和對方抗衡呢?
丁零人揮舞著馬刀呼嘯而至,匈奴牧民們絕望地閉上了雙眼!
這兩天頭曼非常不開心,原本開春之后他打算帶著侍衛外出游獵,去年相繼和秦國月氏開戰,都沒撿到什么便宜,反而讓匈奴內部有些人蠢蠢欲動,他必須想辦法打壓他們一下,趁著春天萬物復蘇搞一場游獵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可以檢驗一下整個秋冬的軍士訓練情況,并借此宣揚國威,二來也能看看有沒有優秀的人才可以提拔。
可是事情剛起了個頭,北邊的軍情就傳回了王庭:丁零人舉兵五萬,南犯邊境。
匈奴和丁零的關系其實不差,畢竟匈奴人更喜歡南邊溫熱肥沃的土地,對北邊的嚴寒地界并不感興趣,而丁零人也把注意力更多放到西邊,兩國在邊境上基本沒有什么爭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丁零人竟然也開始南下了!
大人會議一連開了兩天,除了漫無休止的爭吵,沒有一個人能提出來行之有效的建議,頭曼坐在自己的王座上挨個掃視氈帳內的眾人,心中煩悶非常。
大人們大概分為兩派,一派以左賢王為首,主張把匈奴族人往南遷徙,反正北邊的土地貧瘠,留著的意義也不大,不如讓給丁零人;另一派以右賢王為首,認為祖宗之地不可輕易與人,強烈要求頭曼發兵,給丁零人以慘痛的教訓。
匈奴地盤也不小,所以分為三塊地方來治理,左賢王在東邊,頭曼單于居中,右賢王在西邊,平時各自治理自己的地盤,但總得還是要聽命于頭曼的話。這次丁零人南下,遭受最為嚴重的便是右賢王的地方,他自然極力求戰,支持他的也多是領地在北邊的大人們。
左賢王雖然地位等級比右賢王高半級,但下屬地盤卻不如對方,自然更愿意讓丁零人奪走對方的一些地盤,此消彼長,自己的地位也就更穩固些。支持他的大人也都統領著南方地盤,不愿意用自己的士兵去幫北方的大人們賣命。當然,他們的理由更充分,例如去年剛剛結束兩場大戰,國力凋敝;又例如北方遙遠,對方以逸待勞,派兵前去只能收獲慘敗的結果。
頭曼只覺得有千百只蒼蠅在自己耳邊飛舞,“嗡嗡嗡”吵得自己頭都快炸了。
冒頓這兩天一直都沒說話,他在權衡,權衡這次和丁零人開戰對自己的計劃有沒有利益。如果頭曼愿意親自帶兵去迎敵,自己也許可以借這個機會見機行事,但和別國開戰的時候后院起火,對匈奴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事。
頭曼注意到了冒頓的沉默,于是在有一天的大人會議結束之后,他專門留下了冒頓。
“父王有何吩咐?”雖然心里對頭曼有無邊的恨意,這種時候冒頓還是隱藏得很好,姬云說時機還不成熟。
“本王看你這兩天的議事一句不發,這可不太像你的性格。”天氣還不算暖和,頭曼把手放在火盆的上空,感受木炭燃燒帶來的溫暖。
“孩兒是覺得各位大人說的都有道理,不便插嘴。”這倒是實話,冒頓在推翻頭曼之后還需要得到這些大人們的支持,能不得罪他們,就先不要得罪。
頭曼搖搖頭:“那些人只知道為自己的利益謀劃,根本沒考慮過匈奴的未來!”然后他抬起頭來看著冒頓,眼里竟然帶著些許疲憊和憂愁,“你怎么看?為父想聽聽你的想法。”
冒頓被頭曼的眼神看得發虛,趕緊低頭回答:“回父王,本來這種國家大事,孩兒不應該隨便建言,不過既然父王想聽,孩兒便斗膽說上一兩句。”頭曼贊許地點點頭,示意冒頓不用拘謹,看到兒子這么謙恭,頭曼心里的內疚又多了幾分:也許自己對他不太好。
“孩兒認為應該戰!”冒頓站直了身子,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不管北邊還是南邊,那些土地都是我大匈奴的土地,那些人都是我大匈奴的子民,父王身為匈奴單于,自然應該傾全國之力守護他們!”
“可是我們才和秦國月氏打完仗,一時半會兒湊不出那么多軍餉來。”頭曼的表情憂心忡忡。
“其實我們不需要什么軍餉,這一仗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和家人,即使沒有什么軍餉,北方的匈奴勇士們也一定會一呼百應!難道我們匈奴勇士敵不過丁零人么?”
“嗯,吾兒言之有理!”聽完冒頓的話,頭曼整個人突然精神換發起來,從自己的王座上站起來,走向冒頓,“那你覺得這次出兵,應該派誰為帥呢?”
冒頓雙手抱拳,傲然肅立:“父王,如果父王準許,孩兒愿意領著父王給的一萬精兵,配合右賢王的兵力一起北擊丁零!”
“好!”頭曼重重地把手拍在冒頓的肩上,“有膽氣,有見識,頗具為父當年的風范!既然吾兒如此自信,本王就命你為主帥,帶領麾下一萬精騎,再有左賢王部三萬勇士,務必一舉把丁零人擊潰!”
“諾!”這一刻,就連冒頓自己都覺得,父子兩個之間的裂隙竟然互相靠攏了些。
對于冒頓要出兵的想法,姬云也表達了完全的支持。
冒頓力主出兵,一定能在右賢王他們那里獲得極高的評價和威望,如果真的能把丁零人擊敗,冒頓在那些人心中的地位肯定會再上一個臺階,而匈奴人也會對冒頓的功績銘記于心,對他將來的統治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再者冒頓手下的一萬騎兵之時訓練的時候看起來不錯,還沒有真的上過戰場,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好好檢驗一下。
對于姬云自己來說,也想接著這個機會試試指揮千軍萬馬的感覺,以前都只能在游戲上體驗,穿越之后在秦國也不過是個馬前卒,這次靠著冒頓這顆大樹,就算有些失誤也沒什么關系,況且丁零人和匈奴人一樣,只喜歡用拳頭說話,對計謀之類的東西嗤之以鼻,對付起來也不會太難。
左賢王那邊原本還有些異議,但看到頭曼沒有調用自己這邊一兵一卒,再加上是由冒頓擔任主帥,也就沒再說些什么,三天之后,一萬大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右賢王的三萬大軍也開始在北境集結,只待冒頓一到,便要殺奔丁零。
姬云幫著冒頓做好了那支注定名垂史冊的響箭,在大軍出發五天之后,冒頓第一次把它放到了一萬將士眼前。
“將士們,這支響箭,就代表著本帥的命令,我把它射向哪兒,你們就要把你們手里的箭矢同樣射出去,如果不射,就是抗命,就要砍頭,明白了嗎?”冒頓把響箭交給傳令兵,在陣前來回奔馳,讓所有人都能清晰的看到這支箭的樣子和聽清楚自己的命令。
冒頓拿回響箭,朝著天空中射了出去,一陣尖銳刺耳的響聲傳入了每個人的耳朵:“記住這個聲音,記住本帥的命令,聽清楚了嗎?”
“吼吼吼!”一萬精騎爆發出熱烈的吼聲,響徹云霄,向冒頓表達自己的忠心。
冒頓很滿意這樣的反應,只要這些人能夠完全遵照自己的命令去做事,自己的計劃就一定能夠成功!于是緊接著,冒頓就把響箭射向遠處的一頭羊羔,一萬精騎毫不猶豫,立刻彎弓搭箭,把那只羊羔射成了刺猬。
“勝!”冒頓的親兵伊隆巴烏高舉自己的長弓,大聲呼號。
“勝勝勝!”一萬精騎熱烈地回應著,把倒春的嚴寒給驅散干凈!
冒頓志得意滿,一雙眼睛早已跨過千里江山,落到了丁零人的大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