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贊花榮
- 詩詞里的水滸傳
- 蘭亭染墨
- 1071字
- 2017-09-28 18:29:56
齒白唇紅雙眼俊,兩眉入鬢常清。細(xì)腰寬膀似猿形。能騎乖劣馬,愛放海東青。百步穿楊神臂健,弓開秋月分明,雕翎箭發(fā)迸寒星。人稱小李廣,將種是花榮
注解
贊揚(yáng)花榮
海東青:海東青,為滿族最高圖騰。中文名鷓應(yīng),即肅慎語(滿語)“雄庫魯”,意為世界上飛得最高和最快的鳥,有“萬鷹之神”的含義。傳說中十萬只神鷹才出一只“海東青”,是中華肅慎(滿族)族系的最高圖騰。代表,勇敢、智慧、堅(jiān)忍、正直、強(qiáng)大、開拓、進(jìn)取、永遠(yuǎn)向上、永不放棄的中華滿洲精神。海東青不單純是一種真正存在的物種,類似于漢民族的龍圖騰崇拜。也可能是一種早已滅絕的巨大鳥類,根據(jù)《山海經(jīng)》的記載,很有可能是肅慎地(古東北)大荒之中的九鳳。后世海東青形象漸小,是海東青世俗化的結(jié)果。又據(jù)《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世俗化的海東青可能是隼科矛隼東北亞種的漢語俗稱。矛隼是隼科動(dòng)物,屬于隼類最大的猛禽之一,分布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北美洲北部的廣大地區(qū),其東北亞種在中國原產(chǎn)于吉林、黑龍江、遼寧瓦房店和XJ喀什等地。《本草綱目·禽部》記載:“雕出遼東,最俊者謂之海東青。”海東青屬于大型猛禽,體重健壯。雌性比雄性還大。最重可達(dá)6公斤。身高1米左右,兩翅展開2米多長。頭部羽毛白色,綴有褐斑,上體均呈暗灰色;胸部褐紅色,綴有褐斑,尾部純白色;嘴較厚長,跗蹠只上部被羽,雌雄同色,喙爪像鐵鉤一樣硬飛得即快又高,能捕天鵝、野鴨、兔、狍等禽獸。因此,遼代的皇帝,每年春天在鴨子河(今松花江)附近放海東青捕天鵝,捕到第一只天鵝,要擺宴慶賀,名曰“頭鵝宴”。金、元時(shí)期女真族和蒙古族的貴族也有用海東青捕獵的習(xí)俗
雕翎箭:中國古代慣用的一種箭。極品的雕翎箭是用金雕的羽毛來制作,次品用花雕的羽毛。由于雕羽具有極好的帶風(fēng)效果,在飛行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箭矢的軌跡穩(wěn)定性。因此,中國古代的人們普遍用雕翎來制作弓箭
將種:將門之后
小李廣、花榮:花榮為中國著名小說《水滸傳》中的108將之一,有“百步穿楊”的功夫。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為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之首。原是清風(fēng)寨副知寨,使一桿銀槍,一張弓射遍天下無敵手,生得一雙俊目,齒白唇紅,眉飛入鬢,細(xì)腰乍臂,銀盔銀甲,善騎烈馬,能開硬弓,被比作西漢“飛將軍”李廣,人稱“小李廣”,因善使銀槍,又稱“銀槍手”。只因義兄宋江抱不平而被小人陷害,后被好漢王英等相救,上了梁山。受朝廷招撫后,在對(duì)遼國、方臘戰(zhàn)役中屢立奇功,然在大哥宋江被高俅等害死后,與吳用一同在宋江墓前自縊身亡
白話譯文
花榮長得帥,喜歡打獵,弓箭百發(fā)百中。別人都叫他小李廣,說他不愧是將門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