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金池文比
- 公子當朝
- 鐵真
- 3440字
- 2017-09-11 13:15:44
八月十五是大乾中秋節,入夜時分,家家戶戶都在屋檐下掛起了紅燈籠。無數煙花升空,鞭炮鳴響。大量百姓涌入街上,人聲鼎沸,普天同慶,一派盛世之景。玉京城的王公貴族之家,此刻燈火齊明。每年人皇會大宴群臣,而所有誥命夫人,王公貴婦也會受到皇后宴請,共度中秋。同時,玉京城中的王公子第,士子佳人也會受皇室邀請,齊聚一起。
這是一年中最熱鬧,最受王公子弟,才子佳人歡迎的一天。因為青年才俊聚在一起不免相斗。于是,人皇訂下文武之比。兩比的第一都會受到人皇賞賜。這也是才子嶄露頭角的大好時機。
“少爺,少爺……,好了嗎?時間快到了,換好衣服快點過去!”換了錦衣的丫鬟隔著門,拍打著窗欞,語氣焦急道。
“好了,不要催,阿青姐。“浴桶中,楊弘遠從修練中回過神來,睜開眼,對門外道。長久的,時時刻刻的修練,讓楊弘遠形成了修練的習慣。
“還好,沒過酉時。”
楊弘遠看了一眼浴桶旁,還剩下一小截的香火,然后從浴桶中跨了出來。一道黑色的光華卷過,長橙上,一套迭放整齊的衣服浮空而起,沒入黑色的光華中。
銀白色的方形短褂,玄色桶褲,楊弘遠長發披散,神情寫意灑脫,從門里走了出來。
“少爺。”守在門外的兩名奴仆抓了一件大襖,走了過來,要給楊弘遠披上。
“不用了”
楊弘遠揮退了兩名下人,向外走去。今天中秋節,即是皇室宴請大乾士子,以示皇恩浩蕩的時侯,
楊弘遠身上這套銀白短褂上衣,玄色桶褲,正是大乾士子要穿著的禮服。
大乾朝民風樸實,但一些正規的常合,極為講究服飾禮儀,正服、常服、禮服都要一一區分。
“上車吧!時間很緊!”
門口處,停了一條車龍,楊弘遠招了招手隨即上車。片刻之后,浩浩蕩蕩的車龍往皇宮駛去。
大街上車水馬龍,歡聲笑語不斷。從天空俯瞰而下,可以看到一輛輛馬車生著炭火,掛著紅燈籠,從大乾各處府第,駛往皇宮
黑夜里,大乾皇宮如一尊史前巨獸,盤蹲在上京城中央。無數的燈火迸射而出,連天空的云團都被映照出來。
經過一重重關卡,檢驗了數次請貼后,馬車才駛入了皇宮。
“皇宮已到,請各位娘娘、士子、小姐下馬車!”“原來是小公爺,請跟我來。“一宮裝少女領著楊弘遠在一處靠石柱的酒桌處坐下。
佑大的廣場上,禁軍羅列,守備森嚴。在禁軍前方,是一名名面無表情的大內公公,捂著手,默默得等待。
盡管是皇室宴請,不同身份的人舉行宴會的地點不同。
遠遠地,楊弘遠就看到皇城的西南方佇立一棟燈火通明的大殿。“公子,這邊來”領路公公道。
通明殿足有數百丈,大殿前純白的白玉臺階,九個朱漆大門同時敞開,無數宮女,太監端著各式果盤,酒盞穿梭其間。楊弘遠剛剛踏入大殿,就聽見“您好,是哪位王公門下?”“魏國公府,楊弘遠。”“原來是小公爺,請您跟我來。“一宮裝少女領著楊弘遠在靠近石柱的桌子處坐下。
楊弘遠剛剛坐下,周圍的士子們頓時紛紛討論起來。”這就是逛窯子,燒青樓的楊弘遠,這個浪蕩子怎么也來了,還好意思穿士子禮服。恬不知恥!”
楊弘遠對此置之不理。過了一會,便有宮女端著銀盤送上來。侍女將銀盤放下,下意識將蓋子接起,“啊”,只見楊弘遠的盤子中只剩幾個果核和不知名的果醬。顯然,驚呼的少女也被著不知情的狀況嚇住了。
下去吧,這事不怪你!“楊弘遠看了一眼,心中失笑,”看來是有人針對我啊,今晚倒是熱鬧了。“楊弘遠心中有了計較,便放下心來準備靜觀其變。
”楊兄,怎么一個人在此獨飲?你的三位好兄弟呢?“一個陌生但稍顯狡詐的聲音傳來,楊弘遠扭頭一看,只見慶典侯之子嚴泰滿嘴含笑而來。這人同時玉京有名的紈绔,幼時兩人沒少因為爭風而有過嘴角。“嚴世子,還久不見。近日去天香苑少了,倒是連你的身影都看不到了?”“你!“嚴泰臉一怒,一甩袖子,說不出話來。過了片刻才說道”既然楊兄嘴上功夫驚艷,不如我們一起去試試這文試大比?“”好啊,走著!“
一邊走著一邊嚴泰給楊弘遠說”你知道文比和物比第一的獎品是什么嗎?文比第一獎一件百色無影衣,皇上在令賞功勛。武比第一賜紫玉百疊丹在令賞功勛。“”居然有百色無影衣和紫玉百疊丹.看來,今晚我得暴露實力了。這兩件東西不能放過,反正我如今羽翼初成,也有自保之力了。“
百色無影衣:皇室召集能工巧匠利用宮中一奇珍制造的珍惜之物。此衣柔如絲帛卻刀劍不傷,水火不侵。穿此衣可泥土不染,入水不沉。關鍵在于此衣能隨人心意變換衣服樣式顏色。此衣產量極低,自誕生以來不過出現幾件,如今卻在這種時候拿出。
紫玉百疊丹;練武神丹,服丹者突破瓶頸,功力直接增加半甲子。品級不低于龍血金丹。
邊說邊走,不一會走到兩扇門前“左為文,右為武。”他們選定文比的大門。
巨大的八角彩燈懸掛在殿門上,下方士子如流。許多人不斷的進進出出,一個個臉孔通紅,嘴里討論著文試里面的謎題。
“走,我們也進去看看。”
穿過大門,便是文曲殿。文曲殿里被柔軟的帷幔分割成一排一排。每一排都有巨大的帷幔分隔,里面都懸掛著許多八角彩燈,上面寫著燈謎。這樣的一排,是為一關。
文試的規則很簡單。第一關都有許多八角彩燈,每一個彩燈有八個燈謎,任意猜對一個燈謎,立即就能進入下一關。
楊嚴二人進入第一道帷幔的時侯,里面的八角彩燈全被撕開了,里面沒有一個人,只留下一個儒生,守著這些彩燈。
“嗯,怎么回事?”嚴泰疑惑的看著。
“呵呵,幾位公子是來參加文試的吧。這一關的燈謎已經全部被猜完了,兩位公子直接進入里面就可以了。”
這時,儒生走了過來,笑道。
“老師,別人猜完了,后面的人直接進入里面就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后面進來的人占便宜,對其他人不太公平?”
“呵呵,不是這樣的。越前面的越容易。如果前面的燈謎都答不對,那進去后面也沒用。同樣,如果能通過后面的文試關卡,那前面的燈謎自然也能猜中。前面的燈謎猜不猜,都無所謂的。”
儒生笑了笑,說道。
“原來如此,多謝先生。”
二人行了一禮,進入了第二層帷幔。這一層,所有的燈謎,依舊被猜出。地上滿是紙屑。
文試的規矩,是每被猜出一道題,就要把彩燈,貼了謎語的一則燈紙撕去。
一路往前,一直到第七關,才依稀見到些人。
“朝廷由儒家把持,一千多年的文明教化,現在天下士子蕓蕓。就連上京城里的王公子弟,也是人才濟濟。”
楊弘遠看到這些,也是暗暗心驚。在武道方面,世家子弟極占優勢。但詩詞文章上,就沒有這種說法了。七層燈謎,全部被猜完,足可見上京城的蕓蕓士子在文學修養方面的能力。
三人走到一個彩燈面前。嚴泰挑了彩燈其中一側的謎語,只見上面寫著“朝來見古廟”,下面用小篆寫著一行小字“猜一個字”。
“哈哈,謎面上的“朝”字把“廣“字添加進來,才能見到”廟“字。這應該是一個‘廣’字,先生,不知道我猜的對是不對。”
“公子果然聰明,不錯。謎底就是一個‘廣’字。公子過關了,請。
守在彩燈旁的儒生點了點頭,信手扯去這面的燈紙,反過來,后面果然用小字寫了個“廣”字。
“楊兄,那我先進去了。”
嚴泰回過頭對楊弘遠道。元宵猜燈謎的規矩,是猜出謎底,立刻就要進入下一關的。不得逗留。這主要是防止人過多,以致擁擠。
“嗯,去吧。我馬上過來。”
“我來猜這個吧,”楊弘遠指著另一側的謎語,只見上面寫著“多少心血得一言”,照樣是猜一個字。
“多少,暗示盈虧法。這個謎語,心字多一撇是為一個‘必’字。血字少一撇,則是一個‘皿’字。回上一個言字,這一道的謎底應該是一個‘謐’字。先生,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楊弘遠拱手,笑道。
“公字聰明,這個謎語的謎底確實是一個謐字。”守燈儒生笑了笑,又撕去了一面。
“公子,這個彩燈共有八個謎語。別人猜去了四個,你的同伴猜去了一個,不知道剩下兩個,你選哪個?”
儒生就對楊弘遠說道。
“這個吧,”楊弘遠信手一指。
“呵呵,公子,真不知說你眼光好,還是眼光差。這個謎語是這個彩燈中最難的。猜這座彩燈的,基本上都沒有選這個的。我勸您,還是另一個容易的比較好。”儒生好心道。
“不用了。就這個吧。‘天上無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這個謎底是”人”
楊弘遠回答的利落,基本上沒怎么思考。
“公子……,果然厲害。”儒生怔了怔。
楊弘遠灑然一笑,轉身向深一層的帷幔走去。
“看來,我的才情蠻不錯呀!”
楊弘遠心中松了口氣,他掃了一眼這里的燈謎。基本上和他前世的燈會,差別不大。
“有人本領大能在云上飄。這是個‘會’字!”
“有心記不住有眼看不見,這個謎底是‘亡’。”
“一羽月土米水曰古余,這是四個字一塌糊涂”
楊弘遠一路以令人震驚的速度,層層前進。每一層帷幔,他停留的時間,都不會超過三個呼吸的時間。
“這不是楊家的幼子?他怎么文事上這么厲害?!”
“就是。聽說他學宮的課都很少去。怎么這么厲害!”
“人比人,氣死人。我在這冥思苦想半個時辰了。他一柱香的時間都不到,就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