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家往事
- 重生農家子
- 清水起微瀾
- 3547字
- 2018-04-10 07:03:41
王家是外來戶,當年王睿的祖父王逸凡,帶著王睿的父親,十三歲的王鵬,一家子逃難來到的青山村,隨后也就落戶在了青山村,而青山村隸屬青州尚臺府株縣清河鎮。王逸凡是個童生,后來更是成了村里私塾的夫子,領有微薄的收入,全家也算是安頓下來了。
然而兩年后,王祖母因著逃難過程中遭了罪,身體不好而早早病逝了,那年王鵬十五。王逸凡想著,家中赤貧,王鵬又不小了,再給他找個后母不合適,也就斷了再娶的念頭。
王祖母過世后,王鵬就在青河鎮上找了個活計,家境開始稍有好轉。又一年,王鵬開始說親了,他長得好又識字,在鎮上還有活計,當時挺多人家動心的,不想最后卻花落鄰村錢家村的錢勝家。眾人嘩然,錢勝家的錢四娘在所有有意婚約的人中,不說最差吧,其實也差不離的。雖然大伙都暗罵錢氏有手段,但不管怎么說,娶了就是娶了,塵埃落定。
說起這錢家,周圍村子的人都知道,他們家是個奇葩,非常的勢利且重男輕女。十幾年前,他們家一下就賣了三個閨女,錢四娘是幺女,沒賣掉。當然不是舍不得賣掉,而是當時年紀太小了,牙婆不要,于是,錢四娘就一路被罵著賠錢貨長大了。錢家原本是想在錢四娘身上大撈一筆的,想著白養這么多年,總要比當初賣的價錢更貴點才是,為此他們提出了高額聘禮,無奈錢四娘長相一般又身無長處,沒人愿意求娶。后來,錢家將聘禮降低后,還是沒人愿意求娶,因為說是降低,其實還是比一般莊戶人家高的。
眼看著錢四娘年紀越拖越大,錢家急了,最后更是放話說,錢四娘出嫁后,不管將來會不會受委屈,娘家都不會為她出頭。周圍村子的人聽了,都暗罵錢家不地道,可求娶的人反倒更少了。婚姻本是結兩姓之好,錢四娘被娘家舍棄,將來夫家若有難處,豈非少了助力?直到這原委傳到錢家人耳中后,那句瘋傳了半個月的話,才再不提起,但到底還是落在了有心人耳中。
半年后,王鵬求娶了錢四娘,這年,錢氏十九,王鵬十六。
兩人成親一年后,長女王薇出生,王薇長相酷似錢氏。錢氏歡不歡喜,旁人不知,但不論是王逸凡還是王鵬,對此都是失望不已,對錢氏的態度也殊為冷淡。錢氏對此,本就有幾分心慌,偏在這時,外面傳來消息,她娘家拋下她走了。聽說是投靠了富貴親戚,也就是當年被賣的某個姐姐去了,連只言片語都沒給她留下。彼時,她只能抱著剛出生沒多久的女兒哭,直哭她們母女倆命苦。
此后,錢氏對待家里人,更是添了幾分小心翼翼。王鵬對她沒了娘家,倒沒什么感覺,他本就有幾分大男人主義,沒了礙眼親戚,更省心了。沒多久,錢氏就懷了第二胎,她先是松了口氣,然后求神拜佛地,只盼著這胎能一舉得男。然而,十個月后又是一個女孩,王家那父子倆臉都綠了,只打了個轉,王鵬就回鎮上了,王逸凡就更不會留下伺候兒媳婦了,為此,對這個二女兒,錢氏是最不待見的。
之后,錢氏就盼著再懷上個孩子,可足足盼了一年,直到二丫都周歲了,她才終于懷上了。這回,連王鵬他們都坐不住了,紛紛跑去求子,好在簽文上說是喜得貴子,一家人因此對錢氏都殷勤了不少,更是各種好吃好喝地伺候著。果然,這回心想事成了,第二年,王睿哇哇降生。王睿長得白白胖胖的,神似王鵬,且長得比王鵬更精致,據說有幾分像他過世的祖母。這下不僅王鵬高興,連帶著王逸凡對那小人兒都有了幾分偏愛,父子倆很是稀罕,錢氏也因此水漲船高。更巧的是,正在此時,王鵬因活計干得好,漲工錢了,全家更是歡喜,只覺得這孩子是個福星。
王睿出生后,王逸凡就辭了夫子的活,專心回家帶孫子。于是很快地,錢四娘就發現除了喂奶,幾乎就見不到兒子了。剛開始的時候還好,錢四娘每次看到兒子,都很是憐愛,可是時日久了,心里就開始不是滋味了。隨著孩子的長大,兒子對她顯得很不夠親近,偏偏她又沒膽子跟公公搶人,于是她就一直期盼著,能再生個兒子自己帶。在兒子滿周歲后,她終于又懷上了,她比較了前幾次懷孕,覺得這次應該是個兒子,于是幾乎是立刻的,直接給長子斷了奶。對此,王家父子雖有不滿,可也說不出什么,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明顯地感到她對大郎的怠慢。為此,王家父子私下直嘀咕錢氏小性,卻把大郎看得更緊了,幾乎不讓他出現在錢氏面前,生怕他受了委屈。
錢氏對此沒有絲毫意見,她覺得她再怎么有心照顧大郎,大郎對她,也親不過那對父子,索性就撂開了手。她早早就打算好了,她一定要成為腹中次子最親密的人,她還要讓這個孩子將來有出息,要讓他成為家中最出息的一個,到時,家中人人都要看她們母子眼色行事,總之很是一通暢想。而此時,她對著那個平日不夠親近的長子,則幾乎有了一種,我也不是非你不可的驕傲。
可惜十個月后,瓜熟蒂落,又是一個閨女,錢氏的失落難以言表。三丫,因胎里養得好,白白胖胖的,長得比當初的大丫二丫好看,可惜這個閨女也是不被錢氏待見的。
錢氏不知道的是,對于這胎是女兒,王家父子都悄悄松了口氣。他們倒不是不喜歡多個孫子,但大郎畢竟是長孫,長得又好,他們對大郎也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不希望他以后受到委屈。在他們看來,若這胎是個小子,以錢四娘的偏心眼,大郎以后怕是都要靠邊站了。而王家祖父老了,沒幾年好活,王鵬又長年在鎮上,看顧不到,因此父子倆對王萃倒不像當初對王薇、王薔那般嫌棄。
錢四娘見這父子倆對三女兒態度不錯,心下稍安,但仍小心試探道:“對不住,沒給夫君再生個兒子。”
王鵬霸氣地一揮手,“沒事,我們已經有睿兒了,孩子是男是女都無妨。”
錢四娘此時終于放下心來,這關算是過了。
轉年,錢四娘終于如愿以償地有了二兒子王貴,自是百般憐愛不提。
同年,王睿四歲,而王逸凡驚訝地發現這個孩子竟是個過目不忘的,當下欣喜異常,直呼祖宗保佑。想著鵬兒若是知道了,應該比他更歡喜,畢竟當初若是鵬兒會讀書,也就不會受那些委屈了。
這日,原本接到消息趕回村看望新生小兒子的王鵬,第一時間就被王逸凡拉走了,興沖沖地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王鵬聽到消息后,楞了下,才終于笑起來,隨后更是大笑,笑到后來卻哭了。王鵬對會讀書的人,心情非常復雜,一邊羨慕,一邊又瞧不起,比如他的那些族兄弟,屁本事都沒有,可就因為比他會讀書,就能對他指指點點地看笑話,親情友情愛情,什么都會因此變質,所以最后他們一家三口才會落戶在此。
當下,王鵬只慈愛地看著長子,心中暗道:“也好,將來帶我兒子回去,狠狠地打他們那些人的嘴臉。”
說來王鵬父子對大郎的看重也是有原因的,王鵬的高祖父就是個過目不忘的,那也是他們家最輝煌的一代,官至四品,可之后他們家就沒落了,到了他們這代,更是跌到了谷底:王逸凡一輩子就是個童生,王鵬更是連童生都不是。如今能有機會重現祖上風光,如何能不開懷?
相較之下,王鵬對二兒子出生的欣喜,倒顯得平淡多了。不過眼下,他的心情非常好,直到看到次子時,臉上還是笑瞇瞇的。錢四娘見了,只覺得他也是疼愛次子的,不然以他一貫嚴肅的性子,很少有這么高興的時候。見他也喜歡二郎,錢四娘心里一陣松快,自己珍視的孩子,自然是越多人喜歡越好,如今看這歡喜的情形,怕是跟大郎出生時也差不離了。
王鵬疼愛長子,她自然是知道的,他平日不常回村,可每回回來,卻都會花一大半的時間陪大郎玩,然后,才是家里其他人的時間。對此,錢氏并不介意,她從小就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的,對這份差別對待顯得非常坦然,而如今小兒子同樣能得丈夫歡心,錢氏自然是滿意的。
說回王鵬,話說這些年來,王鵬無欲無求得都不像是他了,然而他過得并不怎么開心。他為人孝順,為了讓父親安心,安安生生地過起了小日子,可心里始終憋著一股氣,偏偏又無處發泄,這讓他整個人顯得格外嚴肅。然而這回,因為有大郎在,他突然就覺得生活有了希望,整個人干勁十足,他終于找到奮斗的方向,能使力的目標了,想到這,眼角眉梢都染上了笑意。
回到鎮上后,王鵬就不滿足于給別人打工,賺幾個小錢了,他就開始四處活動找門路,想看看有什么生意是有豐厚回報的。在摸清楚門路后,他果斷地就辭了鎮上的活計,然后拿著手里僅有的錢財,用精準的眼光開始投資,跑商,而回報也是豐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王鵬手頭的錢越發豐盈,家中也陸續地置辦起了一些田地。
轉眼兩年過去了,大郎也六歲了,打四歲起,他就由祖父教導啟蒙,且因為他資質好,王逸凡對他的教導也相當嚴厲,兩年來,已經識得了不少字。就在王鵬滿心盤算,什么時候送大郎去書院讀書時,王逸凡的身體突然垮了下來,開始纏綿病榻,兩個月下來,竟是不行了。
原來當年逃難中,不止王祖母一人遭罪,王祖父的身體其實也不好,這么多年撐不住了。王祖父以前總擔心王鵬,怕他壓抑得太狠,將來會走錯路,所以一直強撐著,希望能等到孫子長大,看顧兒子的一天。
而如今,王逸凡看到兒子把所有心力都耗在大孫子身上,人也沒那么壓抑了,心下一松,就有了油盡燈枯的跡象。臨終前,他叮囑王鵬要讓大孫子好好讀書,光耀門楣,將來帶著他們回老家去,隨后又叮囑王睿,讓他好好讀書,將來要好好孝敬父親。最后,他是含笑而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