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傲來國邊境女兒村里。
落難受制的飛燕女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對于心高氣傲的人來說,受盡折辱,失去自由,比刀割斧劈還難忍受。
如果一個人連死都不能如愿,天下還有沒有比這更寒心的事?
女兒村原是個與世隔絕的山谷。
這一點飛燕女一直不太清楚。
每當她在藥圃菜地里勞作,聽到高墻外百鳥聲喧,風吹樹梢獵獵作響的時候,她便癡然神往。
向往著高墻外的自由自在,哪怕是挨凍受餓,也強過這里的牛馬不如。
這能叫生活嗎?
這是在茍活。
她猜想高墻外面肯定是一條清幽的小巷,或是一個山坡,再怎么出人意料也該是荊棘叢林,終有一天會有花匠、樵夫、或者乞丐經過。
這么猜測的原因是女兒村里亭臺樓閣和長安城自己家的后花園一樣錦繡繁華,家里后花園高墻外就是一條寂巷,還是個花鳥市場,每月有那么幾天雅客云聚,游人如織,百花爭艷,百鳥爭鳴。
她絕未想到女兒村的高墻外不是花鳥市場,也不是荊棘叢。
而是一條甬道。
兩邊都是高墻。
高墻外還是高墻。
共是九九八十一重迷宮圍墻。
墻頭是佛道兩家的各種封印符咒,刻在磚石瓦礫上,打消任何人翻墻出入的意圖。
這里的鳥叫聲,是那些無枝可依的山雀偶爾經過。
它們飛在高空沒事,一旦靠近墻頭三尺處,必定墜地難飛難動,直至凍餓而死。
可悲的是飛燕女大小姐涉世不深,判斷失誤。
可是這個失誤卻給她帶來了大麻煩。
事情是這天她躬著身子在院墻邊澆糞,左右看看沒人,她就從懷中掏出一個饅頭。
這個硬梆梆的饅頭是她一整天的伙食,她靠它補充體力維持生命。
她將寫有“救命”二字的紙條塞進饅頭,扔出墻外。
從不信佛的她連連作揖,又連聲念叨“阿彌陀佛”。
結果硬饅頭被墻頭的符咒反彈了回來,不湊巧砸著了閑逛者阿青的腦袋。
阿青拾起饅頭,陰沉著臉走近菜地。
飛燕女還自不覺,澆完兩桶臭糞回轉身來,才發現阿青稻草人站哨似的,叉著腰定在那里。
飛燕女心中一喜,可憐兮兮地說道:
“青姐!你平時打我最少,罵我最少。你肯定還有人性與她們不同,我知道往往沉默寡言的人,內心都很火熱慈善,賦有正義感。你如果放我出去,來生我當牛作馬一定報答大恩!”
阿青兩眼冰冷冷地乜斜著她,忽然揚手放出一個煙花袖箭。
這是集合暗號!
不多時另六姐妹趕來。
阿青將饅頭交給大姐大阿紅,殘忍地向飛燕女一指:
“她又想逃跑!”
于是七姐妹如狼似虎撲上來,就在菜地里一頓拳打腳踢。
可憐的飛燕女再次面目全非。
阿青抱肘傲立在人群后,冷哼道:
“忘了告訴你,我喜歡踹死人,你身上的幾處大傷,都是在你暈過去后我的杰作。暈沒?該我上了。”
。。。
此刻天宮凌霄寶殿。
自從上次一個小鬼竄入天庭被丹墀前崗衛天兵一腳踩扁,好比是粥鍋里發現鼠屎蒼蠅,一石激起千層浪,震驚仙界。
玉帝坐立不安,一面增調兵將晝夜巡防,一面四方求計,一面振興武綱自備自救。
二郎神君心血來潮,借拜訪舅父舅母為名,來靈霄寶殿探聽今年蟠桃宴的事。
三界互沖,生死劫來臨,蟠桃好比是沙漠里的水滴,不光止渴,貴在能救命。
沒有哪個仙家不惦記蟠桃宴。
二郎神這一來就趟進了渾水,上了賊船脫身不得。
玉帝是這么說的:
“賢甥啊,天庭有大麻煩了,聽說鬼域地獄迷宮里逃出兩個魔頭,隨時會沖進天宮作亂,李靖哪咤父子丟了法寶已成半個廢物,舅舅身邊就只剩一幫文臣,沒有人可以依靠了!正想派太白金星去請你,沒想到你未卜先知,及時趕到!舅父舅母已替你預備了官邸,你就安下心來陪我左右罷!”
二郎神君不好推辭,且饞著蟠桃,于是爽快領命說道:
“多承舅父舅母器重,二郎萬死不辭。”
當晚入住“真君府”,肉山酒海,美娥如云,笙簫管樂,羨煞眾仙。
二郎神君卻是個真君子,即使酩酊大醉,也不近女色。
這一點無人不敬。
。。。
此刻的西牛賀洲獅駝嶺。
虎頭怪又腳綁巨石,站到懸崖上縱身一跳。
啪。
又摔得四分五裂半天爬不起。
樹蔭下大大王冷眼而觀。
。。。
此刻陰曹地府。
骨精靈架起二郎腿,半躺在地藏王菩薩的佛榻上,雙手捧著一個小木匣玩耍得十分開心。
手指在木匣上點點戳戳,木匣上有個虛幻的小人在向前奔跑,前方險阻重重,骨精靈用雙手拇指控制小人東躲西避,上跳下躍。
“為師新制造的這個玩具你還滿意吧?”
地藏王菩薩捧著一杯茶伺候在旁邊,笑呵呵地問骨精靈。
“他跑得好酷哦!”
骨精靈玩得正入迷,答非所問地說,
“寶寶餓了啦。”
邊上站著的閻羅王如聞圣旨,慌忙遞上一盤水果。
地藏王菩薩伸掌拍了拍閻羅王腦門:
“寶寶打游戲,哪有手吃?”
閻羅王為自己的疏忽頗感愧疚,慌忙將水果切成小片,用筷子一片片喂給骨精靈,骨精靈不耐煩地大喊:
“擋著我視線了!”
伺候良久,地藏王菩薩細心地觀察,當發現骨精靈扯嘴角微笑,手指慢下來的時候,知已通關,忙柔聲道:
“乖徒兒,今天的功課……”
“討厭!今天不要練功不要練功!明天補回來就行了!”
地藏王菩薩欲言又止,打個手勢,隨十大閻王輕手輕腳地退出房門。
骨寶寶繼續開心地打游戲……
。。。
此刻魔王寨。
魔王洞里熱鬧喧天,喜氣盈盈。
牛魔王在大擺接風宴,慶祝兒子紅孩兒回家。
。。。
此刻兩界山外。
此處是去往西天必經之地。
漫山的樹木連根而起,砂石遍野堆積,人獸無蹤,荒蕪悲涼。
英女俠在亂石間漫無目的行走,希望能找到一點蛛絲馬跡追查劍俠客與逍遙生的行蹤。
然而世界何其大,希望何其渺茫。
亂石堆里,動物尸骨腐臭難聞。
腳下無路。
“還是飛天騰云罷!”
英女俠嘆息一口芳氣,正欲縱上云端,忽見亂石堆中一件物事十分眼熟。
走近一看,頓時僵立。
桃木劍!
箭步上前拾起。
不錯!
是劍俠客的桃木劍!
再熟悉不過!
劍在人在,劍失人亡!
他究竟遭遇了什么?
難道他已經慘死?
英女俠惶然四顧。
荒野凄清,慘風陣陣。
從地上的埃塵可以看出,這場災難已過去多時。
悲戚之情已達極點,嘩嘩淚水濕透衣襟。
人生最苦傷離別。
唯有黃泉鑒此心。
英女俠身如槁木,萬念俱灰,提著桃木劍,孤魂野鬼也似的信步游走。
也不知走了多久,抬頭見一塊黑漆漆的巨石,上面刻著三個大字:
黃風嶺!
。。。
此刻女兒村。
這天晚上彩虹七姐妹擠一個被窩里說著悄悄話。
阿橙說:
“紅姐,我們七人當中數你最幸福了。每次有任務婆婆都是派你去。你走南闖北,見過的男子不少吧?”
阿紅笑罵道:
“婆婆交給的任務,都是打怪取物,男妖精倒是見過不少,哪能見著男人?偶爾途中遇到幾個,隔著云霧,也看不清。”
阿黃狠聲說:
“有病的老巫婆,自己情場失意,折磨我們來找平衡!”
“你不要命了!小聲點!”
阿綠也氣咻咻地說:
“當初為了學她的法術,才拜她為師,誰知法術沒學成,倒成了她的奴隸!若不是有個阿飛撒泄,我早瘋了!”
阿紫說:
“老東西最近很少出現,八成又犯病了!若是老天有眼讓她死翹翹,女兒村就是我們的天下。熬著吧,遲早有出頭之日!”
阿藍說:
“幸虧大姐去偷血色茶花數次都沒有得手,若讓她煉成九轉還魂丹,逃出輪回定數,我們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她該有六百歲了吧?老不死的!”
“你們別吵了!”阿紅發話,“阿紫,取你的夜光珠出來,給你們看一樣好東西。”
阿紫拿出夜光珠。
被窩中七個腦袋湊到一堆。
只見阿紅從貼身肚兜里掏出一本破破爛爛的書來。
大家還以為是什么武功秘籍。
睜大眼睛一看,見書上都是圖片。
書名《脫稚圖》。
七姐妹面泛紅光,氣如蘭散,好奇得近乎貪婪地研讀。
一宿無話。
明天,飛燕女又跪在地板上擦地,正暗中得意:昨夜偶來靈感,用樹皮藤條縫了一件內衫,穿在身上能減輕毆打時的疼痛,試驗過了,效果很好,而且不容易被她們察覺。
誰知等到正午,這頓揍還不見開鑼。
覷目偷窺,見她七人一個個懨懨如病,無精打采,有的托腮遐思,有的對鏡自憐,有的倚塌發怔,有的站在窗口象個詩人,有的蹲在花叢看蝴蝶……十分反常!
“阿飛!”
窗口裝詩人的阿紅突然轉身。
“你隨我來!”
飛燕女就忐忑不安地跟在她屁股后。
到內室,阿紅翻箱倒柜,找出飛燕女初進女兒村時穿的一身男裝。
“換上!”
阿紅命令著,語氣卻不似以前嚴厲。
飛燕女只得換上。
“梳個男人的發髻去!”
飛燕女似乎明白了什么,連忙斗膽道:
“我女扮男裝不象!”
“不象打得你象!化好裝來陪我們耍耍!”
“耍什么?”
“琴棋書畫。”
“我不會。”
“打得你會。”
。。。
此刻黃風嶺。
黑巖石后面傳出猛獸呼哧呼哧的鼾聲。
英女俠躍上巖頂,見一只碩鼠,兩層樓那么高,十幾頭水牛那么大,正臥在亂石堆里夢周公。
啪。
“起來!”
英女俠暴虐一鞭,抽得大耗子一蹦老高,落地時沙石震飛,地裂一般。
碩鼠兇相畢露,吱吱怪叫,綠豆眼怒瞪著英女俠。
“是你這畜生作亂,把這一帶弄得一片狼藉?”
啪。
又是一鞭。
那碩鼠精因吃得太飽,睡石頭后面,夢酣而現的原形,此刻本待化作人形,被神鞭抽走真氣,哪里還變化得出。
“說話!劍俠客、逍遙生被你弄去了哪里?”
啪。
第三鞭抽出后,大耗子發飆了,突然深吸一口氣,肚子脹得圓鼓鼓的。
英女俠不待它吐氣,唰地又抽一鞭。
圓鼓鼓的碩鼠精便雪球般地滾了出去。
他能經受英女俠四鞭,已經算是妖怪中的極品了。
這當口,鐵蛋從耳洞中探出頭來,見一個大圓球,以為是同類,便跳出耳孔,一蹦三跳地向大耗子趕去。
霍見大耗子將嘴一張,吐出一股黃風。
風勢強勁,飛砂走石,地揭三尺。
鐵蛋被吹得翻滾出去,英女俠慌忙縱身去接住,往耳洞中一塞道:
“鐵蛋,不要出來。”
怒斥道:
“妖孽受死!”
毫不留情又是一鞭。
大耗子見黃風吹她不動,知遇到了克星,將身一扭,回頭便跑。
英女俠鞭梢將鼠尾纏住向空中一抖,大耗子騰空而起,遮云蔽日。
英女俠呼叱道:
“媽咪哄——變——面——團!”
大耗子掉下來的時候,早已奄奄一息,果然變成了松松軟軟的一大坨面。
英女俠將面團接住,揉一揉,搓一搓,抻一抻,抖一抖,絞幾圈合攏來,再抻再抖再合攏來。
蘭州拉面哦!
擺弄得夠了,扭一起打了個死結,往亂石堆里一扔,念動咒語,將亂石聚攏來將其壓住。
多年后有農民墾荒撿了一塊狗頭金,就是這黃風怪,經專家鑒定,爛木香一坨,半文不值。
。。。
凄涼的曠野上,英女俠佇立在落日余暉中。
腮邊淚痕交織。
鐵蛋偎依在腿側。
“鐵蛋,我們該去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