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二個 大夢誰先覺
- 人類超脫史
- 霜淺洲
- 707字
- 2022-02-10 16:53:04
大夢幾千秋,今夕是何年?大夢誰先覺,平時我自知。
前者體現(xiàn)了我輩之人的虛幻之夢,妄想與天地齊壽,化作永恒,一睡千秋,世事變遷,一概不知,來達到一種空寂悲涼之感,從而營造莫大的悲壯氛圍,這樣能夠吸引讀者。
后者是諸葛亮的名言,我想用淡薄世事、實事求是來形容他老人家是很恰當?shù)摹1戎耙痪涞膲艋弥校@句話沾上了點古仁人之感。
這如一代名將范仲淹所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當然,我雖然喜歡這兩句話,但是今天還有更好的東西跟大家一起分享: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若正是如此,萬事蹉跎,一切成空。
用現(xiàn)代話來說就是“拖延癥”。
我們的思想的警惕性不夠,對那些其實已經迫在眉睫的危機感知甚微,所以到了這種地步,何必要去大費周章,去感受危機呢?
管它什么狗屁危機,我生不待明日,今日之事今日做,明日之事明日解決!
當然,這是一種偏激的做法。
現(xiàn)代人大多都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無條理,沒計劃,雖然可以成事,但容易走偏,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迷霧已重重,何須睜眼?
這個時候就需要轉換思維,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處理問題。
耳朵,正是在這個時候出場。
耳朵可以使一個計劃,也可以是知心的朋友,但無論如何,它都是有利于你認清自己是何人,在做何事,前路如何,退路又如何。
這叫顧全大局,前瞻后顧,必有后福嘛。
哈哈,看來我斷章取義的功夫又有見長啊!
今天就不多說。
以上,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