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張斂有度,良善內(nèi)韌——張良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 逝水盈沫
- 2143字
- 2024-04-25 22:08:27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薄獎?
“故子房托于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于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司馬光
“仰其像不威,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成帝王之師。吾輩嘆之、敬之、效之?!薄T葛亮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李白
......
縱觀歷史,可以看到漢代以后到至今,無數(shù)名人賢者都在以張良作為智謀的標準,對他評價甚高。特別是到了三國時期,曹操評價謀臣荀彧時就曾說:“此吾之子房也!”,水鏡先生司馬徽在向劉備推薦諸葛亮?xí)r也將他比作“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可見張良其才其謀對后世影響之大。張良所在時期的謀臣不在少數(shù),比如項羽麾下與他不相伯仲的范增、叛楚投漢的陳平、蕭相國蕭何等等,可古往今來,唯有張良享譽最盛,令如此多的人嘆服稱道,我想其原因是張良不僅僅在才智上超群過人,還有他身上那溫良隱忍的君子氣質(zhì)和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品質(zhì)。
張良與蕭何、韓信并稱漢初三杰,是西漢開國功臣,素有“謀圣”之稱。世人多崇仰于他的智謀而忽視了他的性格品質(zhì),在我看來除了“謀圣”,他還可當“君子”一稱,他既有俠士的義氣,又有儒士的溫良,兼具謀士的沉穩(wěn)。
隱忍是張良性格中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也是成就他高功偉業(yè)必不可少的因素。張良年少是曾游歷下邳,在橋上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故意把鞋丟下橋,指著迎面走來的張良說,喂小子,幫我去橋下?lián)靷€鞋。面對這樣一個素不相識且態(tài)度輕蔑的老人,不管誰碰到都會窩火,張良也不例外。對于此時張良的內(nèi)心感受司馬遷有這樣一段心理描寫:“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可見他是非常的生氣,甚至想毆打那個老人。但轉(zhuǎn)念一想,對方老弱年邁,自己又年輕氣盛,對一個老人撒氣未免顯得太不大度,因此他強行忍在不發(fā)作,并用恭敬的態(tài)度回敬他,幫他撿來鞋子,并順著他的要求給他穿上。所謂隱忍,不是自己不可以反擊或者挺身而出,更不是自己能力遙不可及,而是為了更遠大的目標。正如張良,他的隱忍換來了老人的贊賞,并從老人那里獲得了那本成就他才謀的《太公兵法》。后來在輔佐劉邦奪取天下過程中,張良的許多計策都能體現(xiàn)他隱忍的性格特點,比如他讓劉邦嚴守城池,無論對方怎樣罵陣,罵得再難聽都不要出來,讓項羽雖有勇猛之軍,卻拿劉邦毫無辦法。子曰:“小不忍則亂大謀?!边@句話被張良實踐得淋漓盡致,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隱忍,亦是他智慧的體現(xiàn)。
淡泊名利,功高不居是張良身上另一個顯著的特點。張良為漢王謀劃奪取天下,可謂功勞不淺。面對劉邦和呂后的封賞,他屢屢拒絕,與其他臣子日夜爭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崇信道家的學(xué)說,不食五谷,道引經(jīng)身,在功成名就后一心歸隱,而不再求取封祿,體現(xiàn)了他“只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質(zhì)。激流勇退既是一種淡化功名的勇氣,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智慧。相較于韓信被讒害的悲慘命運,正是因為張良及時審時度勢,從紛亂的朝堂黨爭中脫身,才免于被誣陷和中傷,得以善始善終,可見其大智慧。
作為漢代著名謀臣,毫無疑問,他的謀略是最為令后世嘆服的。“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是對其智慧的最好詮釋?!妒酚洝分疃嗟囊彩窃撊宋锏闹怯?,其中最能突顯他才智的是漢三年用“八不可”來勸諫劉邦。陳述中張良通過今昔對比分析形勢,順勢而變,指出了當時局面與之前的不同,因而不能采用舊計。雖說是謀臣,又崇信黃老之學(xué),但他的勇氣一點也不亞于武將。為了為韓國報仇,張良早年不惜散盡家財招募刺客,他敢于和招募的力士一起刺殺由大批衛(wèi)隊護衛(wèi)的暴君秦始皇,這樣的勇氣也絕非一般儒士所有,所以張良是十分令我敬服的。
據(jù)司馬遷《史記》記載,張良是一位體弱多病,相貌柔弱的人?!皬埩级嗖。磭L特將也”、“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留侯病,自強起”、“子房雖病,強臥而傅太子”......而就是這樣一位外表乘弱,不善習(xí)武之人輔佐著劉邦成就了帝業(yè),難怪太史公評論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司馬遷于文中感嘆:“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zhèn)ィ烈娖鋱D,狀貌如婦人好女。”可見張良也許因為久病的緣故,外形比較柔弱??伤膬?nèi)心十分剛強。從他忍受老父的辱罵、為劉邦統(tǒng)劃天下可以體現(xiàn)出來,此人意志堅強無比,無論是胸懷還是能力都遠比外形高大魁梧的人還要強大。他雖柔弱,卻渾身充滿了俠義,愛打抱不平,樂于助人。當初正因為當年他幫助了逃亡的項伯,才有了鴻門宴前的星夜相告,使得張良提前知曉項羽的計謀,協(xié)助劉邦安全離開。其實張良完全可以不將此事告訴劉邦,自己逃命。但他沒有這樣做,因為“臣為韓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边@也體現(xiàn)出了張良的仗義。
張良是我非常欣賞和喜愛的歷史人物之一,如果用他姓名各取一字來形容他,那就是張斂有度、良善內(nèi)韌。他謙虛有禮,從不與長者爭鋒相抗,也不曾為功績沾沾自喜;他心地善良,不忍心見項伯死而不救,也拗不過呂太后的苦苦相求,他所做的一切,包括輔佐劉邦奪取天下也好,幫助太子保住尊位也罷,都是為盡一名漢臣的職責(zé),“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如此而已,而不是為了升職加祿、攀黨結(jié)羽?!案毁F不淫,有儒者氣;淡泊明志,作平地神”,他是當之無愧的“謀圣”,當之無愧的得此一人,漢室之幸!
二零一九年五月八日
逝水盈沫寫于河南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