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醫家
- 亂世風云之三國召喚
- 曲斷無涯
- 3009字
- 2025-01-29 19:59:27
張預笑道:“甚好,你還不知,我這兩年遍游各州,也曾遇見兩個異樣孩子。所以,方才我說這寶玉,亦是這一派人物。不用遠說,只秣陵甄家。誰人不知,這甄府和賈府就是老親,又系世交。兩家來往,極其親熱的。便在下也和他家來往非止一日了。去歲我在金陵,也曾有人薦我到甄府處館。我進去看其光景,誰知他家那等顯貴,卻是個富而好禮之家,倒是個難得之館。但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
說起來更可笑,他說:‘必得兩個女兒伴著我讀書,我方能認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殖Ω男P們說:‘這女兒兩個字,極尊貴,極清凈的,比那阿彌陀佛,元始天尊的這兩個寶號還更尊榮無對的呢!你們這濁口臭舌,萬不可唐突了這兩個字,要緊。但凡要說時,必須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設若失錯,便要鑿牙穿腮等事。’
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癡,種種異常。只一放了學,進去見了那些女兒們,其溫厚和平,聰敏文雅,竟又變了一個。因此,他令尊也曾下死笞楚過幾次,無奈竟不能改.每打的吃疼不過時,他便‘姐姐’‘妹妹’亂叫起來。后來聽得里面女兒們拿他取笑:‘因何打急了只管叫姐妹做甚?莫不是求姐妹去說情討饒?你豈不愧些!’他回答的最妙。他說:‘急疼之時,只叫‘姐姐’‘妹妹’字樣,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聲,便果覺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極,便連叫姐妹起來了?!阏f可笑不可笑?也因祖母溺愛不明,每因孫辱師責子,因此我就辭了館出來。如今回到冀州了。你看,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只可惜他家幾個姊妹都是少有的。”
張預接著道:“便是賈府中,現有的三個也不錯。政老爹的長女,名元春,現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貴人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中山府珍爺之胞妹,名喚惜春。因史老夫人極愛孫女,都跟在祖母這邊一處讀書,聽得個個不錯。”
劉瑜道:“賈家既是翰墨詩書之族,理應不似別家另外用這些‘春’‘紅’‘香’‘玉’等艷字的。何得賈府亦樂此俗套?”
張預道:“不然。只因現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從了‘春’字。上一輩的,卻也是從兄弟而來的。只可惜林公之夫人,即河間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名喚賈敏,四年前竟亡故了。老姊妹四個,這一個是極小的,又沒了。長一輩的姊妹,一個也沒了。只看這小一輩的,將來之東床如何呢?!?
劉瑜道:“正是。方才說這政公,已有銜玉之兒,又有長子所遺一個弱孫。這赦老竟無一個不成?”
張預道:“政公既有玉兒之后,其妾又生了一個,倒不知其好歹。只眼前現有二子一孫,卻不知將來如何。若問那赦公,也有二子,長名賈璉,今已二十來往了。這位璉爺身上現捐的是個平思縣縣尉之職,也是不肯讀書,于世路上好機變,言談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爺家住著,幫著料理些家務?!?
劉瑜聽了,笑道:“可知我前言不謬。你我方才所說的這幾個人,都只怕是那正邪兩賦而來一路之人,未可知也。”
張預道:“邪也罷,正也罷,只顧算別人家的帳,你也吃一杯酒才好。”
劉瑜道:“正是,只顧說話,竟多吃了幾杯?!?
張預笑道:“說著別人家的閑話,正好下酒,即多吃幾杯何妨?!?
二人邊說著人家的閑話,邊飲酒,不覺天色將晚。忽聽得外面有人叫道:“沈槐先生來了?!?
劉瑜急命:“快請進來。”沈槐領著一位老者走了進來。
劉瑜問道:“不知先生名姓?”
“老夫張初,字品濟,荊州南陽郡涅陽人。”
劉瑜心中一跳。張品濟?張伯祖?
“東漢醫家張伯祖。武力:33,統率:43,謀略:71,政治:51?!?
“果然是他!”
張伯祖,名初,字品濟,東漢醫家。南陽郡涅陽人,篤好醫方,精明脈證。其療病每有奇效,傳世《七柳品濟清口方》。張仲景聞其名而拜為師,盡得其傳,為醫中之圣。
看到劉瑜激動的樣子,張伯祖卻是詫異道:“莫非公子識得老夫?”
“張先生醫術高超,子瑾早有耳聞。不知先生如今居住何處?”
張伯祖一捋胡須,道:“老夫云游四方行醫,路過魏郡。我與沈槐本是同鄉,聽聞我這老友在此處,便來相見。不日便離開這里,繼續云游救人?!?
劉瑜微微一笑:“先生一身醫術,自是以救助天下蒼生為己任。子瑾斗膽,敢問先生,總共救助了多少世人?”
張伯祖輕哼一聲,自豪的說道:“老夫這么多年救助的百姓早已超過兩千之數?!?
“哦?那先生可知大漢十三州百姓又有多少?”
張伯祖沉默不語。
“我來告訴先生,如今的十三州百姓超過了五千萬人。先生一人能救回兩千人性命,這兩千人比起五千萬人又如何?先生可知這天下醫者又有多少?”
張伯祖搖了搖頭,一言不發。
劉瑜頓了頓,卻又轉移了下話題?!跋壬@一身醫術可愿傳授出去?”
“自然,我們做醫者的,自是為天下蒼生祛病消災。多一位醫者,便多了一份希望。老夫又怎會吝嗇這一身醫術?!?
對張伯祖的一番話,沈槐也是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甚至心中帶有一絲慚愧。沈槐早年間不愿將醫術傳出去,還是經過張仲景的開導幡然醒悟,并收了張仲景為徒。說起來,張伯祖與沈槐都是張仲景的師父。
在張仲景十歲左右時,就拜同郡醫者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張伯祖當時是一位有名的醫家,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鉆研。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慮。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很受百姓尊重。張仲景跟他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抄方抓藥,還是上山采藥、回家炮制,從不怕苦不怕累。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他。
劉瑜恭敬的向張伯祖行了個禮:“先生大義,子瑾佩服。實不相瞞,吾欲在五年之內興建醫術學院,廣招天下醫者,將醫術發揚光大。同時只要是真正的行醫之人,來我這里,我會補出津貼。還請先生助我?!?
“叮咚,宿主獲得張伯祖9點愉悅點。宿主現擁有126點愉悅點?!?
以張伯祖的身份,竟然向劉瑜鞠了個躬:“公子才是有真正的仁義之心。此事大善,張品濟愿為公子效力?!?
一旁的沈槐也道:“沈槐愿為公子效力?!?
二人知道,此舉會讓天下少死太多人,同時也會將醫家推到一個高峰。
一旁的張預也暗自點頭,看來自己是跟對人了。
在三人離開之后,王熙鳳又折返回來。
“我有個堂兄,叫做王仁。想依附劉家尋個差事,喚他來讓你見見?!?
“好?!?
劉瑜嘴上應道心下卻是思索,這種小人該把他留在劉府嗎?
在《紅樓夢》中,王仁是王熙鳳的哥哥,賈巧姐的舅舅,是個忘卻仁義的小人;在賈家敗落,王仁居然將自己的外甥女巧姐賣到了煙花柳巷之地,幾乎害了她,幸虧由劉姥姥救出。
王仁,即“忘卻仁義”。
不多時,進來一個衣冠楚楚的人。不愧是王熙鳳的哥哥,面容確實俊秀。
不過畫骨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任他如何道貌岸然,劉瑜卻有識人之明。與劉瑜對《紅樓夢》中的記憶都無關,劉瑜看王仁骨子里便透出一種狠奸邪淫。
即使心中鄙夷,劉瑜面上仍是如沐春風,交談幾句后便讓系統檢測王仁的數值。
“王熙鳳之兄王仁。武力:31,統率:42,謀略:52,政治:49。”
呵呵,就是個普通人。也罷,諒他也翻不了什么天。鳳姐難開尊口,自己也不好薄了鳳姐的面子。
劉瑜想了想,最終決定讓王仁留在劉府。
想那韓世忠性格剛愎,留在自己身邊潛移默化的勸導,現在做事前不也三思而行嗎。再說那王倫,一個嫉賢妒能之人,如今為自己做事,不也安分守己嗎。
更勿論王仁這百無一能,毫無建樹之徒了。若是自己連他都鎮不住,還談什么建功立業,趁早洗洗睡吧。
不過出于好奇,劉瑜與王熙鳳交談一番。
最終,劉瑜通過王熙鳳確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賈寶玉的亂入不僅帶入了榮國府、寧國府兩府的人。而是整整賈、史、王、薛四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