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王少東的小心眼
書名: 山村養殖戶的悠閑生活作者名: 現實很天真本章字數: 2132字更新時間: 2017-07-13 01:00:00
王少東見馬振堂認真起來,心說我這是一番好意,你真是拿我好心當驢肝肺了。
“振堂叔,你要是真打算上雞我也不攔著你,可是我可得提醒你,現在柴公雞價格處于歷史高位,你現在上雞,萬一要是出欄的時候行情不好,可不能怪我。”
現在是2002年8月份,養五個月正好是2003年1月份,那時候剛好是柴公雞行情最差的時候。而如果熬到年底,多喂一個月的飼料,就要增加一萬兩千塊錢的成本,六個月的柴公雞仍然只能當小公雞賣,價格靠不上去,雞的平均體重也上不去。
王少東估計,年底小公雞價格回暖,小公雞的零售價格在7塊5左右,大車走的價格在5塊左右。
2000只雞,到年底的話,投入大約在5萬塊錢左右。而最后六個月大的紅玉雞的體重也就在5斤5兩左右,扣除掉傷亡的雞,2000只紅玉最后能過出1萬斤就算是燒了高香了,大車走能賣5萬塊錢,基本上算是白忙活。
如果馬振堂再等一個月,等到雞苗價格跌到幾毛錢一只,然后養到年底,雞苗錢就節省萬把塊,飼料成本還要節省一萬塊,年底銷售基本就能看到兩萬塊錢的利潤,要比現在上雞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馬振堂聽到鄰居家王少東這樣說,也嚴肅起來:“大侄子,你見哪個養殖戶每次都賺錢了?干這個靠的是運氣,我到時候賠了錢怎么還會怪你呢?再說了,你們家上雞還打算賠錢嗎?”
“那,既然叔你都這么說了,我幫你聯系雞苗,不過咱話可說在前頭,叔,這幾天柴公雞價格一直上漲,雞苗短缺嚴重,能不能幫你聯系到紅玉是一回事,聯系到之后價格肯定要比我們家買的雞苗貴也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我自然之道,你只管給我聯系雞苗就行了。”
一旁王富民見馬振堂有些著急了,便催著自己的兒子說道:“兒子,你就快去幫你振堂叔聯系聯系看看。”
王少東點著頭,然后叫上馬振堂進了屋,用自家的固話撥通了李宏的電話。
寒暄了兩句之后,王少東直奔主題,問對方能不能聯系到雞苗,要兩千只紅玉。
李宏說給打聽打聽。
掛斷電話之后,馬振堂有些擔心起弄不到雞苗。
現在活雞的價格一路上漲,讓養殖戶們一個個都很眼饞。
大寨村大集上的活雞價格已經突破七塊錢一斤,而大車走雞的價格也已經超過五塊錢了,養雞的利潤一下子大了起來。
不過,因為禽流感的原因,整個魯中市的養殖戶手里,都沒有雞。
過了不到十分鐘,王家的電話響了,馬振堂忙催促道:“快接,是不是剛才那個販賣小雞苗的打過來的。”
王少東點了點頭,旁邊的王富民也看著他。
王少東將電話打在了免提上面,接通了電話。
“宏子叔,打聽到雞苗了嗎?”
“小王啊,打聽是打聽到了,不過這個雞苗價格漲了五毛錢,現在到2塊8一只了。”
王少東知道,這個價格是李宏將自己應得的3毛錢的好處費也算進去了。不過,他還是確認了一下:“是2塊8包運到家嗎?運費呢?”
“運費另算,也得買家付。現在這個價格有點高,上雞的話不劃算啊。”李宏是個比較實誠的人,這一點前世的時候王少東是有了解的。
王少東看了馬振堂一眼,馬振堂連連點頭,說:“買,2塊8就2塊8.”
其實這個賬很容易算,2塊8的雞苗,2000只雞的話就是5600塊錢,加上200塊錢運費,光雞苗的成本就是5800塊錢。然后雞藥加上疫苗的錢,到出欄的時候大約1500塊錢。最后成本的大頭是飼料成本,養到五個月,小雞長到5斤半的時候,總共的飼料成本大約是在3萬塊錢左右。這樣一算,總成本是3萬7千多,大車一賣能換回5萬多塊錢來,利潤1萬3.
當然了,養殖業最大的風險就是市場風險,上雞的時候活雞的市場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可是等到五個月的時候活雞的歷史價格一下子跌到歷史地位。到時候大車走雞的價格不到三塊錢,2000只雞一下子就要賠小兩萬塊錢。甚至于如果控制不好傷亡,賠兩萬多也是很正常的。
七月份的那一批雞,王少東、馬振堂和何家祥三家養雞戶都賺了一萬多塊錢,都對養雞充滿了信心。這要是萬一一下子賠了,以后養雞的信心可就沒了。
許多養雞戶,就是因為連著賠了兩三批雞,沒有等到好的行情,就被徹底傷了心,以后再也不養了。
不過,在這個時候,王少東是有些小心眼的。
下一步自己要將自家的養雞場擴大規模,需要大量的人手,而如果說先讓馬振堂自己個養雞吃點苦頭,到時候自己再送點溫暖,把他給招安過來,那絕對是個得力干將。
前世里面,馬振堂可是桃花嶺村養殖戶的領袖,養雞的水平也是很高的。
“好,那就2塊8,宏子叔,你們什么時候發雞,要不要我過去?”
“后天可以發雞,你要是信得過我的話就不用過來了。”
“我信得過你。”
“那你們將雞舍收拾好,后天晚上十二點到。”
電話掛斷之后,馬振堂對王少東又是夸獎又是感謝,弄得王少東心里面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送走了馬振堂,王少東對父親王富民說道:“振堂叔這批雞怕是要賠錢啊。”
馬振堂家上雞要比王少東家晚了半個月,如果說馬振堂家賠錢,按照慣例的話,王富民家也賺不到錢。
王富民聽到之后,忙問道:“你覺得你振堂叔家這批雞要賠錢?那咱們的呢?”
“咱們這批雞肯定賺錢。”
“為什么呢?”王富民有些不解。
“別看現在活雞價格很高,說不定轉眼價格掉下來了,到咱們的雞五個月的時候,大車走雞是只賠不賺。不過,咱們的雞到年底的時候正好七個月,斤兩剛好夠給棋山送的標準。而振堂叔家的雞剛好差半個月,斤兩不夠,趕不上年底給棋山送的好行情。轉眼過完年,棋山上面需求量下來了,他們的雞不好出手,價格也下來了,不賠錢可能性很小。”
聽了自己兒子的分析,頭頭是道,王富民也不由得點起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