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5.雙橋愛情故事
- 雙橋愛情故事
- 三國孫雨單
- 5892字
- 2022-10-16 21:01:13
5.雙橋愛情故事
又不敢反抗命令。
只得唯唯諾諾答應。
就在木一元想告辭離開的時候,白素一把將他留了下來。
當時就出了兩個題目,就說是會場的考試題目,交給了木一元筆墨紙硯,要求木一元當面
完成。
木一元吃了一驚,推辭又推辭不掉,想作詩但是又做不出來。
努力的想了大半日,最后兩張紙還是白紙一張。
白素看了,最后數落了木一元一番。
木一元十分羞慚無地自容。
有詞為證:
場題擬近篇。請揮毫,染素箋,
一時?紅生面。車家牡丹,鮮于狀元,假文向冒真文慣。
恨今番、又遭面試,出丑勝簾前。
白素擇了良辰吉日,和黃先生聯姻。
而木一元只得從中走來走去效勞。黃先生納聘之后,正在打點行李回家,剛好有京城的人
來報告。
朝廷因為江西有戰爭,而兵科樂成一向都是文物韜略齊全的人,所以下令樂成馬上調往江西
全權負責征剿的事情。
那個打敗仗的同知陶尚志革職返回原籍。
樂公聽聞報告之后,即日點起兵馬趕赴江西去。
白素也回去自己上班的地方。
黃先生送走了恩師之后,然后自己也回家去了,
完成了這些雜物世事之后,就買一條小船坐船來到秀水縣,要到陶含玉陶小姐的靈前祭奠,
并且問候陶公的起居日常。
那頭陶尚志奉旨革職返回原籍之后,倒是遂了他歸隱田園山林的心意。
也不等樂成、白素兩位大人前來,自己就立刻坐船回家鄉去。
重新整理老家里面的園林。
歡喜的是自己的夫人、陶小姐全部平安健康無事。
看官聽說:原來陶小姐在前日的時候在船中生病,忽然昏迷了過去,嚇得夫人啼啼哭哭的。
過了一日,陶小姐才蘇醒過來。
夫人又到處去請醫生來看病,等到到了家的時候,病情也好的七七八八差不多了,。
黃家老下人來問的時候,正正是陶小姐昏迷的時候,所以誤會了以為陶小姐死了將這個消
息回報給了黃先生。
其實陶小姐并沒有死。
現在陶尚志回到家里,聽說了黃先生中了解元,心里十分的開心。
正想要招他為婿,不想木一元也剛好回來家里。
當她知道陶小姐還沒死,馬上又派人上門來提親。
又把白素叫他做媒人的事,以及黃先生已經向白家下來了聘禮的事情全部說給了陶尚志知道。
陶尚志夫婦聽了都不相信這件事。
侍兒丫鬟拾翠知道這件事后,馬上去向小姐報告。
陶小姐說道:我就不相信黃先生是這樣的一個寡情薄幸的人。
丫鬟拾翠說道:這個肯定又是木一元在說謊欺騙,我看黃先生不是這樣的人。
陶小姐說道:現在在這里猜測也沒有用。去把科舉的簡歷表買來查看查看就知道了。
于是讓丫鬟去叫下人,出去買來了一本新科舉人的簡歷表來看,只看到新科解元黃琮名下
寫到:
原先下聘了陶氏,是原來前任福建臬憲、現任贛州二府是我陶尚志的女兒,但是還沒有娶
過門就死了。于是續娶了白氏,是現任贛州司李白素的女兒。
原來黃先生當面告訴白素為陶小姐服喪,所以他的簡歷表上就寫上了原聘的信息,想等待
到陶家作吊時再給陶尚志說明。作為人家女婿的禮貌。
哪里知道陶小姐安然無恙沒有死。
當時陶小姐看見了舉人的簡歷表后,忽然覺得潸然淚下,說道:原來他竟然認為我死了,
竟然下聘了白氏的女孩。真的是好寡情薄幸。
丫鬟拾翠也十分不忿,于是就把簡歷表送給夫人看。
丫鬟拾翠說道:天下還有這樣子可笑的事情。
夫人看了,也是十分的驚異,當即就跟陶尚志說這件事情。
陶尚志拿過簡歷表來看了,生氣的說道:黃先生和我的女還沒過正式下聘禮,為什么居
然說是下了聘禮?
再加上我的女兒現在活生生的在這里,為什么又說死了?
他既然向別的人家下了聘禮,又來冒認我的女兒,將生的又說是死的。這個真是很好笑。
陶尚志正在煩惱的時候,這邊黃先生已經來到了秀水縣了,帶齊了拜祭的禮品,直接來到
陶家來祭奠陶小姐。
陶家的家人聽了連忙吐口水說過:我家陶小姐活好端端的,還在這里,沒有死,你這是從
哪里聽說這件事情的!
黃先生慢慢的從頭到尾問清楚了事情后,才知道是誤會,聽錯信了消息,真的是又驚又喜,
急忙把祭奠的東西全部丟走,換了衣服,等候拜見陶尚志。
陶尚志出來見了,埋怨說道:我的女兒好端端的活著,和你還沒有婚姻之約,為什么你的
簡歷表上就擅自寫上了是原聘?還說她死了?
賢侄你既然娶過了其他家的小姐,而又沒有十分肯定我的女兒是生還是死?在疑惑和不疑
惑之間,你究竟是想做什么?
黃先生驚慌的跪在地上說道:小婿因為誤聽了謠傳,一時鹵莽,所以做事情唐突了,
希望岳父大人你恕罪。
陶尚志連忙扶起笑著說道:岳父大人的稱呼從哪里說起?、
你雖然是很合我挑選女婿的心緒,但是現在你經已娶了白氏,我家女兒也不能再嫁給你黃
家了。
黃先生說道:既然得到你們的心里認可,也算是一段良緣。
簡歷表里面刻錯了。
小婿且不忍負死,今豈反忍負生?
況且岳父大人你和白家岳父是交情很好的世家,不用避開嫌疑了。
事情可以兩全其美,大丈夫說話算話。
說完又跪了下去了。
陶尚志扶住說道:你如果想我答應這件婚事,必須聽我的意思。
黃先生說道:聽從岳父的命令,不敢違抗。
陶尚志說道:我只有一個女兒,不肯將他嫁出去,必須入贅我陶家。
你一定要在我陶家常住。連那個白小姐都要接到我家來與我女兒一起住。
黃先生想道:你要我入贅來住這個還可以,但是那個白小姐怎么會答應來?
這是一道難題呀。
陶尚志見黃先生不回答,便說道:如果你不聽從我的說話,那么將女兒嫁給你就做不到了。
黃先生只得權宜說道:等我稟告給我家岳父后,全部都聽你的話。
說完就辭別離開了。
回到船中,暗自思量說道:這話應該怎么樣子對白素說呢?本來是想叫媒人來替我轉告的
,但是那個木一元又不是一個好人。
左思右想說道:我不如去求恩師樂公來替我轉告白素,或者這件事就可以成功了。
黃先生想好了之后,就連夜坐船向江西出發去了。
卻說樂公自從來到了贛州之后,馬上命令白素督促軍隊剿滅擅山賊,又調取各個地方的州
官兵錢糧一同協助,兵精糧足,調度有方,很快山賊都被繳平了,很快就凱旋而歸了。
樂成一面寫了奏表給皇帝報告捷報,一道把白素的戰功也寫了進去,又特意寫了奏本參木
才故意延誤軍機的錯誤,說明陶尚志打敗仗不是他的錯。
另一面打點行李回京復命。
而黃先生剛好這個時候來到,樂公問他前來是所謂何事?
黃先生于是將之前的所有事情說了一次。
樂公說道:這是一件美事,我盡力為你完成這件事。
當即派人請來了白素,將黃先生說的事情重新復述了一次。
白素初時還是很猶疑的,后來看到樂公不斷的勸告,又因為自己一向以來都跟陶尚志的交情很好,更加知道陶含玉陶小姐的性格溫柔賢淑,自己的女兒也是素嫻閫范,以后兩個人有伴,應該也是一件好事,于是答應了這件事。
黃先生很是高興。
樂公就教黃先生先就在白素的辦公地方跟陶碧娃陶小姐結完婚后,然后再去入贅陶家,
以后才方便一起前往居住。
樂成一面準備行李前往京城,就說自己會親自前往秀水縣拜見陶尚志,完成黃先生的事情
。
陶尚志見了樂公,先多謝他之前推薦的人情,然后又說起木采故意陷害的事情。
樂公說道:這些事情我都已經寫好了奏疏上報皇上了,相信不久就有圣旨下來了。
陶尚志再三多謝。
樂公又說起黃先生的親事,并說道:白小姐肯不肯讓我女兒建造一間房子跟你的女兒一起
住。
陶尚志開心的答應了。
樂公于是當時就擇定吉日,代替黃先生下了聘禮。
又下命令讓木一元他去做個媒人。
這個就是怪他之前撒謊來欺騙這頭婚事,所以這次專門要他為黃先生的婚事出力撮合。
木一元又羞又惱,但是又不敢違抗恩師的命令。只得奔來奔去為黃先生的事情操勞;
時人有嘲他的口號說道:
幫人興頭,看人快活。奔走奉承,眼紅心熱。羞之使為蹇修,罰之即用作伐。兩治脫騙之
人,妙哉處置之法。
樂公代黃先生下過聘禮之后,跟陶尚志道別之后,回京復命去了。
那一頭寫了一封書信,派人去江西回復黃先生。
黃先生就在在白素的辦公地方跟白碧娃小姐成親,花燭之夜,黃先生才發現那白碧娃小
姐,原來就是那天杭州天竺寺中所遇到的這個美人,真是喜出望外。
正是:
向曾窺面,今始知名。昔日陶家之玉,果然天下無雙;今朝白氏之花,亦是人間少對。雙
虹正應雙紅艷,誰知一紅又在這廂;二橋喜睹二喬春,哪曉一喬又藏此處。白虎銜來黃卷
,棘闈里已看魁占三場;蒼文幸配碧娃,繡房中更見文成五采。霄漢忽逢兩織女,牛郎先
渡一銀河。
黃先生完婚過了幾日之后,正想跟白素道別,前往陶家去完婚。
恰好樂公寫上去的奏本有了圣旨下來,
樂成升官當了左都御史,白素升兵部右侍郎,陶尚志按照原來的官職啟用。
命令馬上上京接受京職,木采革職調查。
白素于是奉旨入京赴任,就說順路一起親自將女兒女婿送到來陶家。
陶尚志商議好選定好了良辰吉日讓黃先生入贅。
然后迎接白小姐過門。
那個黃先生在那白家那頭才做完新郎不久,現在又來到陶家這里又再做一次新郎。
真是十分幸福快樂。
等到花燭過了,打發女侍們離開之后,便來房間跟陶小姐溫存了。
只看見陶小姐頭上還蓋著紅布,背對著燈而坐。
黃先生于是輕輕揭去頭上的紅布,帶著燈光來看看樣子。
仔細一看,卻不是陶小姐,卻是那個侍兒丫鬟拾翠。
黃先生驚訝說道:你不是陶小姐,陶小姐在哪里?
丫鬟拾翠說道:小姐已死了,哪里來的陶小姐?
黃先生忙問道:我前來祭奠,你們的的家人說陶小姐沒有死。那時見到岳父,他也說陶小姐沒有死,還說我的簡歷表上亂寫,寫錯了。
十分埋怨。為什么今日又說死了?
丫鬟拾翠說道:陶小姐本來是死了的,老爺也怪不得你去續弦取第二個
,但是只怪你既然認為陶小姐是原配夫人,為什么續弦再娶一個的事情不事先告訴老爺
,卻自己直接向白家下聘禮了。
所以老爺只好說陶小姐沒有死,故意出這樣子的難題來為難你的。
現在你既然肯做這樣子的難題,但是老爺卻沒有女兒可以嫁給你了。
所以只能用我這個丫鬟來充數了。
黃先生聽完后登腳說道:你這樣子說的話,陶小姐真的是死了?說著說著不由的滿眼都是
淚水,掩面不哭。
丫鬟拾翠說道:看你這樣悲傷的哭泣,不像是一個寡情薄幸的人,
那為什么卻做出來了寡情薄幸的事情。
黃先生一邊哭,一邊說道:不是我寡情薄幸。只是因為我聽說陶小姐已經死了,所以十分
額傷心。
本來是想先守完喪期之后在商議續弦的。
但是沒有想到白老師性格比較急,急催的催我下聘禮,
所以沒有及時前來奠陶小姐。
說完又想哭了。
丫鬟拾翠只是冷笑。
黃先生見她冷笑,停下了不哭,一把扯住他的衣服問道:莫非你也在騙我,陶小姐沒有事?
丫鬟拾翠笑說道:好吧,現在我跟你說真話了,陶小姐其實并沒有死。
黃先生聽了轉悲為喜,連忙問說道:陶小姐既然沒有死,為什么不肯出來見我?
丫鬟拾翠說道:不但老爺責怪你做事鹵莽,陶小姐也是責怪你做事草率。
陶小姐說簡歷表上寫的明白,你既然認為我是已經死了的人,我自當應該空守閨房,
焚香禮佛,讓白小姐去做夫人就是了。
所以今夜不肯來跟你見面。
黃先生聽說后,向丫鬟拾翠深深說句對不起說道:我知道錯了,希望你將我的衷曲轉達給
陶小姐知道,一定要請他出來見我。不要錯過了良辰美景。
丫鬟拾翠說道:就怕陶小姐不肯出來。
黃先生說道:陶小姐寫的詩箋現在都在這里,今日怎么他就把以前的情分給忘記了。
,還是求求你幫我轉達我的心意。
丫鬟拾翠笑說道:我看你原來是一個多情種子,那等我去跟小姐說吧。
丫鬟拾翠說完,就出房去了。
黃先生自己一個人坐在房間里面中,等了半天不見動靜,繼續等了很久。
才看見一群女下人拿著紅色的蠟燭擁進房間里來,
黃先生認為這里應該就是擁著陶小姐來了,但是認真去看的時候卻看不到陶小姐。
只聽見女下人們說道:老爺在大廳前面請黃相公出去說話。
黃先生于是跟隨著女下人來到大廳前面,
陶尚志笑著迎接說道:我的女兒責怪賢婿你做事情輕率,在簡歷表上胡亂寫了他,所以今
晚不肯和你見面。
所以我暫時叫他的貼身丫鬟代替成親。
侍兒丫鬟拾翠也是知道詩書禮儀的人,我的女兒也很喜歡他,
既然已經錯了,那么就可以將錯就錯了,
等以后我準備好花宴,再送小女前去和你成親。
說完。就叫一群女下人們送新郎回去新房。
黃先生回到房間里面至房中,看見丫鬟拾翠已經在那里了。
丫鬟拾翠對黃先生說道:剛才已經替你再三跟陶小姐道歉了。
陶小姐才肯答應,在明天跟你相見。
但是今晚鳳凰沒有回來鳥巢,我這個鷦鷯就不敢霸占巢穴了。
我就應該回避了,等你跟陶小姐成親之后,我再來侍候你把。
說完,就像起身往門外面走去了。
黃先生著了急,連忙拉住說道:你這是說哪里的話,我自園中遇見了你之后,
我不但傾慕陶小姐的嬌姿,同時每時每刻也在想念你的美色艷質。
既然今晚你是替了你家陶小姐而來的,豈可以讓今晚這么美好的良辰美景白白浪費掉?
說完,就抱著丫鬟拾翠二人一起去鴛鴦床上去就寢了。
正是:
珊珊玉佩聽來遙,先見青鸞下紫霄。
仙子知非容易合,一枝權讓與鷦鷯。
第二日,黃先生整理好衣服前來見陶尚志。
只看見陶尚志拿著那本簡歷表對黃先生說道:賢婿你可以將簡歷表更正之后,再送給小女
看,他看過后,今晚就可以成親了,
黃先生于是拿過筆來,心中想道:原配繼配這樣子是不行的,
但是寫成元配次配這樣子又不行,那應該如何寫才好??
想了一想說道:有了,我寫兩個人一樣的稱呼就好了,不分先后,不分大小就行了。
于是寫道:一配陶氏,系某公女;一配白氏,系某公女。
寫完,送給陶尚志看。
陶尚志看了后,點頭說道:這樣子寫的話,就不算錯誤了。
于是就叫女下人把簡歷表拿過去給陶小姐看。
于是當晚再次擺好喜筵,重新排好花燭,請出真的陶小姐來跟黃先生成親。
喝過合巹交杯之后,黃先生不斷敘說平日的思慕之情,
還說自己做事是多么的鹵莽。
這一夜恩情,十分歡暢:
嫦娥更遇,仙子重逢。再生得遂三生,后配反為元配。
昔日訛傳,認作離魂倩女;今宵喜見,依然步月崔鶯。始初假意留難,落得作成青鳥;到
底真身會合,必須親步藍橋。白氏碧娃,于此夜全讓一個新婦;陶家含玉,被他人先分半
個新郎。虎變協佳期,夢兆南闈雖應白;鸞交諧舊約,花色東籬獨取黃。新婚句可聯,當
依謝眺詩吟去;合歡杯共舉。疑是陶潛酒送來。
黃先生與陶小姐完婚之后,當即用鼓樂花轎迎接白小姐回來。
陶尚志也請白素一起到家里來。
黃先生先帶著白小姐見了陶尚志夫婦,再帶著陶小姐見了白素,
然后兩個美女相互見面。
丫鬟拾翠也各相見了。
女伴中你敬我愛,甚是相得。正是:
一女拜兩門,兩岳共一婿。
妻得妾而三,友愛如兄弟。
當日陶尚志在雙橋園中安排慶喜筵席,飲酒時候,
陶尚志說起木一元抄詩欺騙額事情,
白素也說起自己曾經面試木一元的事,
黃先生說道:木一元雖然是個狡猾騙人之徒,這次反而替人做了兩番媒人,自己不曾得得
一些便宜,豈非弄巧成拙?
說完,大家都哈哈大笑。
過了幾日,陶尚志、白素都要一起上京赴任了。
黃先生也要上京城參加會試了,于是帶著兩位小姐和丫鬟拾翠全部一起向北出發去了。
等到第二年的時候,黃先生在會試中了進士第二名,
然后參加,殿試考中了探花及第。
后來黃先生做官做到了尚書官職,兩位妻子都被封為了夫人,各生一個兒子,
丫鬟拾翠也生了一個兒子,大家都是很富貴榮華。
兩位小姐又各自勸自己的父親納了一個小妾,都生了一個兒子,繼后香燈。
從此陶、白、黃三姓都是世家,
后代通婚不絕,后世傳為美談佳話。
----------------------------------------------全文完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