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商議
- 聞明
- 西山春雨
- 2818字
- 2017-07-07 17:50:00
“管他那么多,這次出來掙了這么多錢,先發個兩萬兩給兄弟們當賞銀!”陳明眉飛色舞,紈绔子弟的習性又發作了。
“得,半年都管不了了。”夏秋風無奈道。
“對了,公子,剛剛傳來的消息,大順軍被清兵攆出關中地區了,清廷多爾袞派阿濟格追擊,還派遣多鐸南下攻打南京,現如今陜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除少數還在頑抗的起義軍之外,其余全數落入清廷的勢力范圍,這和公子去年年底時的推測幾乎一模一樣,公子,現如今大順大勢已去,天底下能抗衡清兵的勢力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在清廷眼皮子底下跳,會不會他們騰出手來要收拾我們了?”蘇大海問道。
“消息傳過來了?現在是二月多少日了?”陳明看向蘇大海。
“今天已經二月二十七日了。”
“快三月了啊,咱們的船隊這次運送,離港了沒有,沒有的話,把這八艘船運送到南斗寨,再裝一點人,然后一起南下吧。”
“是,我馬上去安排。對了,公子,咱們救下的女子數目太多了,公子您將他們留在南斗寨到底是何用意,咱們南斗寨現如今糧食有了陳二爺從宗族帶回來的二十萬石糧食,在暹羅緬甸等三國收購的十萬石糧食,也已就近運送至東番島。
咱們不缺糧食,但三千二百多名女童、女子,擠占了我們大量的住宅,陳二爺當初修建的那些新住宅也已經住滿了人了,再加上長期滯留在南斗寨的流民們,南斗寨如今已經人滿為患了,已經有流民開始睡在大街上了。公子,此事該如何處理。”蘇大海繼續匯報情況,請陳明拿主意。
陳明思索了一陣,沒有答話,反而問道:“加上這次船隊的運送量,咱們一共運送了多少百姓到東番島了?”
“現如今管理船隊運送事宜的是陳二爺,大海前幾天才和二爺碰面,他將東番島現如今最新的進展給我說了,現在已經在東番島的百姓共有兩萬三千六百一十五名,在陳勤勤爺的統籌安排下,業已開始整理淡水河三角洲附近的土地,在陳二爺二月初八離開東番島的時候,淡水河三角洲業已開墾出五萬畝良田了,勤爺已經在著手浸種出秧苗,估計現在這五萬畝良田,已經種上了綠油油的秧苗了。
咱們這次海上劫掠行動,一共搶了四十又三艘,清一色的滿載一百人的海船,加上咱們之前的海船,一共就有一百零五艘海船,再加上一艘封舟,咱們的運力就達到了一萬一千人!”
“總算是船破百,運力過萬了啊,不容易啊,現如今渤海灣漸漸解凍,咱們的運輸速度還會加快不少,至少能保證一個月一個來回了,那么今年還能運送十次,一次一萬一,十次可就是十一萬人了,兩年時間運送個二十萬人左右,那么東番島便成氣候了!”陳明拍手叫好。
“公子……那南斗寨中的女童、女子該怎么辦?”蘇大海看得出來陳明還沒想好怎么安排,但事情迫在眉急,已經到了不得不處理的地步了,故而強行將話題引到這上面去。
陳明瞪了一眼蘇大海,蘇大海也同樣看著他,不說話,陳明不得已只得抱著腦袋扣了半天,這才試探的說道:“高兄,要不……讓這些小孩子跟你學醫?”
高福白了他一眼,轉過身去,屁股對著陳明,繼續為傷員縫針。
陳明苦笑,這時代對女人的壓迫太嚴重了,婦女解放運動連萌芽都沒有,女子學醫只有一種出路,那便是做助產的穩婆,在這個時代是非常下賤的職業。高福作為一名正統的接受儒家教育的知識分子,當然對這種事嗤之以鼻。
陳明摸了摸鼻子,看向夏秋風,“要不風兄收納到禿鷲軍中?”
夏秋風嘴巴一咧,‘切’字還沒出口,突然靈光一閃,“不錯,我禿鷲軍確實缺一些女子。”
眾人皆用一種嬴蕩的眼光看著他。
“哎呀,你們想歪到哪去了。我是說我們禿鷲軍在執行潛伏和偵察任務的時候,如若能有女子做掩護,任務會順利的多,畢竟精壯的小伙子,走到哪去都是被懷疑的對象,但如若有女子配合,兩人結伴而行,對外宣稱是夫妻,反而能打消許多人的疑慮!”夏秋風氣急敗壞的辯解道。
陳明眼神一亮,“不錯,是這么回事,風兄你準備接納多少人?”
“三千多名女孩兒,我全數篩選一遍,最終錄取個十分之一吧!不能再多了,兵貴精而不貴多!”
陳明嘬了嘬牙花,這還是剩下近三千人啊。
“還想什么?先養著,將來派人到東番島認親,愿意跟著他們父母的,就將她們發回去,不愿意的先養幾年,到了適婚年齡,再找人家婚配就行了,咱們軍中光棍那么多,正好用來消化這些小女孩兒!”高福轉過頭,一臉不耐煩的說道。
“要養也得送到琉球去養!咱們南斗寨本就狹小,這海一樣的流民稍微滯留一點點,咱們的住房就緊張,怎么可能白白養幾年這些小女孩兒!”蘇大海高聲說道。
蘇大海已經被陳明任命為渤海灣截殺船隊的頭領了,是受南斗寨祁二娘的管轄,自然要維護南斗寨的利益,所以他很在意這些小女孩的問題。
陳明嘆了口氣,說道:“那行吧,等風兄挑選完入選禿鷲軍的女孩兒,我就將她們全數送往琉球,拜托靜靜照顧!這么多小女孩兒,她一定會喜歡的。”
“哎,還說抽點時間出來,到日本去見一見幕府將軍呢,看來時間不夠了,還是下半年再去吧。”陳明想到接下來會發生的事,只得打消去日本的念頭。
夏秋風奇道:“怎么沒時間?這南斗寨和東番島都已走上正軌,接收流民的工作,有我們禿鷲軍的輔助,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唯獨琉球的安全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按理說接下來就應該著手解決此事了啊?公子為何說沒時間呢?”
陳明心下一凜,知道自己嘴上沒把門,差點將未來發生的事給捅了出去,他看向夏秋風,心想是該讓夏秋風知道自己是穿越者的事實了,否則的話,今后兩人還會起更多的爭執。
“風兄,我是說現在中土大陸正處于多事之秋,清廷勢如破竹接連擊敗大順軍,將大順軍攆出關中地區,現如今中原局勢動蕩,我相信你也想親自去看一看情況吧。接下來我準備帶著你和高兄三人,咱們去中原游歷一番,也好增進對局勢的了解。”
夏秋風沉吟了一番之后,說道:“行,夏某正好想去看看清兵到底有多厲害!這次我們帶多少人去?”
“少帶點,路上不太平,到處都是起義軍和盜匪,人多了反而引起注意。咱們從煙臺港上岸,一路往南走,此事我早已通過達哥知會過父親,父親也為我在沿途的幾個縣城安插了些人手,現如今清廷得了大片領地,派遣官員多依靠像我父親那樣的朝堂大佬的門生故舊關系,才有足夠的官員為清廷效力。
我父親作為最早投靠清廷的朝堂大佬,趁機安插了不少親信到各地任職,他給我謄抄了一份親信名單,我們南下如若遇到危險,便可到這些名單上的地方去躲避,可以說危險小了許多!”
這才叫朝中有人好辦事,這也是當初陳明為什么花費那么大的力氣,硬是勸說父親和大哥留在北京,為清廷效力的原因。
到如今陳明得到的好處不僅僅只是這一份親信名單,光是陳必謙暗中發給他的,在工部都備名的大匠都有上百人了,這些匠人可不能小看,全是特級匠人,徒子徒孫一大堆,這些人陳明還在暗中派禿鷲軍接觸,等到中原局勢更加糜爛,沒有南明穩定人心,天下向明之人心情惶恐,而東番島初步成型的時候,再找時機將這些匠人全數運往東番島。
至于物資那更不用說了,現如今陳明所急需的鐵錠、煤炭等一應事物全是陳必謙暗中運送到煙臺港,然后再運送到陳明需要的地方去。
煙臺港作為膠東半島唯二的雪窩子,冬季寒冷,所以一直都需要山西一帶的石煤運送過去御寒,所以陳必謙的這些小動作,清廷并無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