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慈公主的生母死了!這是蜀國皇帝王建親自寫信告知,不管事情是否存有疑慮,普慈公主都沒有任何理由不返回蜀國奔喪。
這一幕與李元興前世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里何其相似,李元興知道,普慈公主在這種情況下返回蜀國,怕是不可能那么輕易的再回到岐國了。
然而,李元興同樣想不出任何理由阻止普慈公主返回蜀國。
“對不起,元興,我不得不回蜀國。”普慈公主流淚,滿含歉意,覺得自己辜負了李元興對她的情誼。其實,她很聰慧,也感覺得出自己此次若回去蜀國,可能很難再輕易回到岐國了,或許一輩子都無法再回到岐國了。可是她的母親對她很好,從小就很寵著她,如今母親逝世,父皇讓她回蜀奔喪,送母親最后一程,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拒絕的。
“芷兒,你去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在蜀國等著元興便可,終有一天元興必將去蜀國迎娶你歸來,你此生只能是元興的妻子。”李元興說道,毅然放手讓普慈公主回蜀國。
為人子女,他知道普慈公主的無奈,不愿意為難普慈公主,并向普慈公主做出承諾,讓她安心呆在蜀國,等著他有一天去蜀國將她迎娶回岐國。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普慈公主感動,非常舍不得離開李元興。
“元興,芷兒此生只深愛過你,你已經將芷兒的心占滿,在芷兒心里,芷兒已經是你的妻子了,今生也永遠只做你的妻子!”普慈公主忍著揪心之痛對李元興說道,像是誓言,也像是最后的揮別。
李元興目送普慈公主的馬車離去。
“公主和元興世子,太讓人感動了----”普慈公主的婢女裳兒也控制不住大眼睛蘊含水霧,她太感動了,不由自主的代替普慈公主再次朝李元興揮手辭別,同時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想方設法讓她家公主將來能和李元興在一起,過上真正幸福的生活。
當普慈公主的馬車徹底消失在視線內,李元興的目光才陰沉了下來。
蜀國,王建!看來他真的有滅掉岐國,奪取關中的野心,讓普慈公主回國,怕是僅僅為了斬斷蜀國和岐國最后一絲聯系罷了,兩國將來怕是終究避免不了交兵的。
只是苦了芷兒,將來不得不夾在中間,心力交磨。李元興心里嘆息。
----------------
“元興,蜀國王建只傳來芷兒生母過世的消息,讓芷兒回蜀國奔喪,卻并未言及你和芷兒之事,邊境秘密集結的八萬蜀軍精銳也未撤曾撤離,怕是已經定下策略,將來要攻打我岐國,圖謀關中了。芷兒回蜀,怕是很難在歸來了!”李茂貞說道。
事情不難分析,如果王建還愿意和岐國結成聯姻的話,那么是不可能只字不提李元興和普慈公主的婚事的。
之所以一個月之后才有消息傳來,怕是不僅是普慈公主的生母逝世,還因為蜀國君臣爭論和商議了一個月的緣故,是和岐國繼續聯姻,讓岐國仍舊為蜀國北方屏障,還是進攻岐國甚至滅掉岐國,奪取關中,集合蜀地和關中之力和朱溫一爭天下。
想來,蜀國出川爭霸的野心終究占據上風,不愿意和岐國繼續聯姻,而是打著伺機吞并岐國的野心。
“父王,不管岐國和蜀國將來如何,孩兒都會想方設法娶芷兒為妻,這是孩兒的承諾,也是孩兒的責任,孩兒不能辜負芷兒的一片愛意。”李元興無比嚴肅的說道。
不管是蜀國對岐國的野心,還是岐國對蜀國的野心,都注定了兩國將來不可能和平共處,成為敵國幾乎已經是必然。想讓蜀國心甘情愿同意將普慈公主嫁給他,怕是不太可能。
但哪怕蜀國不同意,并且阻撓,可他李元興想要娶的女人,無論如何,用何種手段都要娶到。
---------------
終究還是要岐國本身強大起來才行啊。
李元興心里嘆息,漸漸放下心里的情感,神情布滿嚴肅。
“父王,岐國將來要圖謀天下,重塑大唐江山,自身必須要更加強大起來,謀取長安和潼關勢在必行!而想要謀取長安和潼關,第一步便是要向朱溫稱臣,設法讓其對我岐國放下戒心,調離長安之重兵!”李元興說道。
“此時,蜀國重兵迫我岐國,正好讓我岐國可趁勢向朱溫稱臣。一來,借朱溫之勢,反迫蜀國,使其不敢真個輕易對我岐國開戰。二來,也可使朱溫不對我岐國向其稱臣一事有所懷疑!一舉兩得!”
放下心里的情感,李元興沉著謀劃。
在李元興前世的五代十國歷史中,李茂貞就曾在被蜀國奪去六州之地后,為了保全岐國而向朱溫稱臣,只不過因為李元興的到來,這一切比原先更早了一些罷了,而且岐國也還沒有被蜀國奪去六州。
“我兒,那你可要想清楚了,一旦向朱溫稱臣,你和芷兒的事情,就更難了。”李茂貞看著李元興說道。
“父王,孩兒已經想清楚了,孩兒與芷兒之事,本也不容易,蜀國既然已經不甘心只困守在蜀地,想一爭天下,便不可能再同意將芷兒嫁給孩兒延續兩國的聯姻。或許芷兒一回到蜀國,蜀軍就會大舉北上進攻我岐國了。在攻占長安和潼關占據整個關中之前,與蜀國交戰只會白白損耗我岐國的國力,沒有任何益處。事急從權,壯大我岐國才是一切的根本。所以我岐國必須在蜀軍大舉北上之前先一步向朱溫稱臣。至于孩兒與芷兒之事,孩兒將來會用其他手段將芷兒迎娶歸來!”李元興堅定的說道。
普慈公主到底是蜀國公主,相信回到蜀國也不會受到什么傷害,所以他和普慈公主的事情,他還有許多時間來安排,不急于一時,正如他剛才所說的,壯大岐國才是一切的根本,只有岐國真正強大起來了,他才能更肆無忌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父王便親筆書信給朱溫,岐國向他稱臣!”李茂貞咬了咬牙,一臉決然的說道。
兒子李元興都能放下心里的情感,她同樣能放下心里的恥辱,忍辱負重向朱溫稱臣。
大策決定,李茂貞當日便派人火速將信件送往梁國汴州城,交給朱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