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答應你,現在可以給我聽聽這個伴奏了嗎?”梅艷芳抿嘴輕笑,眼神中滿是感動。
“好,我也跟著唱一遍吧,不過我唱出來肯定沒那種感覺,我唱功跟梅姐你可比不了,就湊合聽吧。”
“你不要妄自菲薄,你唱的很好,真的。”
“得嘞,那我就謝謝梅姐的夸獎了。”
吳南哈哈一笑,隨后便按下了伴奏的播放,頓時,房間里緩緩的出現了一曲婉轉悠遠的女聲長音,緊接著厚重鼓點跟進……
隨后一股充滿了西域風情的音樂響起,隨后,吳南低沉著嗓子開口唱道:
“是你吧,高高掛蒼穹千年啦……”
“看盡了人世離與散……”
“多少功名似……塵埃……”
“是我傻……”
“總是在寂寞夜里望……”
“你時圓時時迷惘……”
“仿佛告訴我生命本無常……”
吳南雙眼縹緲,嘴角浮現一抹微笑,繼續深情唱道:
“來吟一首老詩,喝一杯老酒,明月啊,別笑我癡別笑我狂!”
唱到這里,梅艷芳下意識的跟上了曲子,與吳南一起開口唱起了這首歌的高超部分。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
近五分鐘的歌曲已經算長了,當伴奏終于結束,吳南重新閉上、睜開了眼睛,好似用這樣一種行為來結束自己對兩世的追憶。
而此時,吳南眼角泛紅,梅艷芳也是雙眼晶瑩。
這首歌,伴奏風格多變,曲調悠揚,但更多的,是歌詞,這個詞給人一種無盡的惆悵與曼妙。
“原來我對這首歌的評價還是太低了。”梅艷芳苦笑,嘆了口氣,抬手抹去即將落下的淚滴。
吳南強掩情緒,笑道:
“這首歌可是我專門給梅姐你弄出來的。”
“是啊……”梅艷芳感慨道:“可你唱的太好,我只能模仿你來唱了。”
梅艷芳只是在開一個不是太好笑的玩笑,也是對吳南的夸贊,但這話偏偏讓吳南嘆了口氣。
吳娜道:
“不,是我在模仿你唱。”
……
幾個小時之后,吳南與梅艷芳好好的吃了一頓豐盛的晚宴,隨后吳南叫車回了自己的家。回到家中,吳南先給姐姐吳心打了個電話,好好叮囑了她一番,然后這才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了又一次的修煉。
而這時候,哪一首“一腔詩意喂了狗”也早已經在網絡上火爆了起來!
這一次,心情音樂網沒有再采取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策略,而是直接為了這首歌做出來一個大專題,并且放在了首頁動圖推薦上。
而這也是得到了吳南、吳心姐弟兩人同意的一個安排,在這張動圖上,是吳心走向考場的背影。
這個專題推廣不僅僅出現在了心情音樂網的網站上,還在心情音樂的播放器上給出了一個完整的彈出廣告框。
在這樣的攻勢下,僅僅是十分鐘的時間,這一首《一腔詩意喂了狗》便已經取得了五十多萬的購買下載量。
這樣的成績在網絡音樂的層面上來說真的已經是十分優秀的成績了,而且,這一次為了推廣這首歌外加“民謠”這種全新的風格,心情音樂網還特地讓利兩塊錢,讓用戶用八塊錢的價格購買下載,而吳南吳心兩人的收入不變。
在這樣的瘋狂推廣之下,這首歌在幾個小時內就給吳南吳心兩人貢獻了每人一百多萬的收入,這還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實際上,現在吳南賬戶里的錢早已經超過了千萬,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吳南、吳心已經發布的這些作品至少還能給他們帶來三四千萬的收入。
看到這些數字之后,吳南和吳心都被嚇了一跳,吳心還好,只是覺得這都是弟弟吳南的功勞,但對吳南來說,他只想感慨“版權”完全監管的世界中,賺錢真的好簡單!
而經過了一整天的發酵之后,吳南的簽名,也就是那一首清平調以及隸書的字體,也已經在學術界徹底引起了轟動。
一開始還只有清華大學的錢教授以及他的同事、學生關注,可因為吳南用幽默的打油詩反擊了錢教授的檄文之后,幾乎立刻引起了百分之八十的文學學術界的大拿們的注意。
早上,吳南這邊剛剛結束修煉,微博上便已經爆發了一場參與級別最低都是教授的論戰。
而他們論戰的核心問題,就是吳南的詩詞水準究竟高不高。
“@錢教授,你就是被沖動沖昏了頭腦,@君的詩詞水準比你不知道強了多少,你也就只會用你的身份去壓別人了!”
發出這條微博的是清華大學的死對頭燕京大學文學系的以為老教授,姓孫,本身也是華夏文學圈頂尖的老教授了。
“@孫教授,你是在說笑話嗎?一個打油詩還有什么水準可言嗎?真是好笑至極!”
“@錢教授,你罔為教授之名,還有一點學術的嚴謹態度嗎?”
“至少我的態度比你正常@孫教授,我好歹還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什么是真正的壞。”
“@錢教授,你知道個屁!”
這兩位來自華夏最高學府的微博爭吵,著實讓網友們看了一場好戲。畢竟對很多人來說,教授這種都是高高在上的文化人,這種親自下場撕架的事情可真是稀奇的很!
在這兩位教授的爭吵中,另外一個大學的老教授也站出來了,不過他卻將兩個人的論戰引到了他自己感興趣的一個角度上。
“詩詞這種藝術性的東西本來也難說好賴,畢竟自古文無第一,我看@錢教授@孫教授,你們還是把重點放在隸書上吧,畢竟@君說過,他寫的那首詩用的可是隸書呢!”
這位老教授的微博發出來之后,網友們立刻就嗨了!
“我的天,這位是故意搞事情的吧!”
“哈哈哈,笑死我了,怎么教授里也有這種都比性格的人!”
“恩,這就是在挑事兒,鑒定完畢!”
“我看不一定,萬一人家就是真的對隸書感興趣呢?”
“就是,我就不信你們對那個隸書的說法不好奇!”
“年度搞事第一人,絕對就是這位老先生了,說真的,這種搞事的層面,我這輩子都比不上啊!”
網友們充滿了歡聲笑語的評論似乎也得到了這位挑事兒的老教授的肯定,因為在十幾分鐘之后,大家發現這位老教授的微博昵稱竟然變成了“華夏挑事兒第一人”。
別的不說,這位老教授的幽默感絕對是引發了全民追捧的。
不過,錢教授和孫教授就沒那么好受了,因為在這位“華夏挑事兒第一人”的帶領之下,整個微博都掀起了追問“隸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