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書評區(qū)有讀者說,本書與水滸有關(guān)。
這里,我想還是做一個解釋吧……
事實上,這本書和水滸并無關(guān)聯(lián),而是取自于歷史上真實的宋江起義。
水滸,成書于明代,而在此之前,其實已經(jīng)有各種話本和評彈。水滸成書,源自于作者對此前的話本、評彈的整理和綜合罷了。
而在諸多話本中,對水滸影響最大的,可能是宋代龔開的《宋江三十六將贊并序》以及《大宋宣和遺事》兩部。
其中,大宋宣和遺事出自宋元之間的無名氏之手,而宋江三十六將贊并序的作者龔開,是南宋時人。據(jù)他自己稱,《三十六人贊并序》出自北宋末年,時任登州知州的侯蒙奏疏所影響。宋江起義時,侯蒙曾上疏宋徽宗,招降宋江等人。
宣和元年年底,宋江拒絕了朝廷的招安,率三十六好漢橫行京東,叱詫河北,后在官軍的圍堵之下,試圖在蓬萊搶奪船只,自海陸突圍,被張叔夜看破之后,設(shè)下圈套伏擊,并迫使得宋江等人投降。
本書里的梁山強(qiáng)人,出自于《贊并序》。
三十六人的名單與大宋宣和遺事以及水滸傳,也有不同。
所以為了避免大家誤會,特此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