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雪中行
書名: 諸神往事作者名: 仰首望飛鴻本章字數: 2152字更新時間: 2017-06-13 18:26:31
“如果張富貴一路向西南,直回夾皮溝,這個路線直線約有兩千里,是最近的了。但路線可供選擇眾多,一時真是難以確認啊。”當寅大將帶著小王,一邊乘坐狗爬犁飛速在山嶺之間穿進,一邊給他做各種講解。剛剛從江面上閃人,直接去取了爬犁,然后駕駛狗爬犁在雪野上狂奔。
“誰要對他下手?他這么厲害,誰能把他怎么樣啊?”小王對這個跨度有點大的思維判斷,還是有點不適應。
“八極孫,孫胖子。”寅大將篤定地說。
“您怎么知道的?就是因為他事先離開了,就這么斷定?”小王雖不反駁,但看得出來,心中并不贊同,只是出于禮貌和對寅大將的信任感,而語氣相當委婉。
寅大將不以為改忤,悉心解釋:“孫胖子并未做任何爭取競拍的舉動,說明他志已經不于拍賣本身了。是為其一。他離開的時候,迅速而干脆,是不想引進他人的注意。是為其二。匆匆離去,肯定是要制定方案,事先要做狙擊的準備。是為其三。”
小王仍是有疑問:“這幾點就算能說得通,也不能說明,孫胖子會在中途奪寶啊。”
寅大將贊許地點點頭,繼續分析道:“他走的時候,也并未同身邊人做任何指示,看起來干脆利索,只是他還是與另一個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你有沒有發現呢?”
小王陷入了情境的細節回憶之中。
寅大將緩緩地提示:“作為修道之士,除了根基異于常人之外,因修煉功法而導致的視聽查看等各種感知能力、記憶能力甚至直覺能力,都要強于普通人。這也不僅僅是修仙的結果,更多是通過特殊的鍛煉,人的各類器官的作用被大幅度增強了。”
想學“道”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學成的卻很少。為了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學道的人,就要練武。這是千年來道家文化傳習的傳統——“以武入道”,用武術來作為入道的敲門磚和試金石。其實質就是道家的力量。即使是“獨尊儒術”的兩千年來大一統的各王朝,面子是儒家,骨子里依然是道家的精髓。只不過統治者很虛偽地把它掩飾起來,怕追求智慧的大道,影響自己愚民統治的穩定,就搞“外儒內道”的一套。
不止統治者這么做,不少深諳此理的高人們自己偷偷用道家的東西,也故意披上“儒家”的外衣。甚至于更過分的是宋明以后,還把“佛道”兩家攻擊為“異端邪說”來迷惑大眾。歷代的統治者表面上推儒家,實際上自己的領導層卻在學習道家。因為要真正解決復雜的人生和社會問題,非要道家不可,統治者完全理解并支持這一點。清朝的康熙帝還親自寫《道德經解讀》,但是只限于中央級大臣傳看,算是“中央級秘密文件”,一般人得不到。老百姓乖乖地讀四書五經就行了。某些高人對《道德經》的解讀,還故意把它弄得晦澀難懂,讓普通百姓更加不知所云。
寅大將一脈本身就是妖族出身,通過習武入道,最為直接。人類是不斷進化的,或許最近幾千年來進化的跡象已不明顯,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人類進化的方向將是大腦進化或者更為復雜的基因進化。修仙,就是更好地激發大腦,促使更進一步的進化!雖然這個過程是艱難且漫長的,但是大道的方向所在。有些人沒有修仙,也不是沒有機會進化,比如練拳,尤其是內家拳。習武追求的是什么?力量的強橫?技法的巧妙?都不是!是為了更便捷地進化。這也是為何近代內家拳高手在晚期都偏向于拳的神意化。因為他們看到了拳道的最終方向,為了進化。
寅大將還說,比如有百年前武林圣人之稱的虎頭少保孫大師。孫大師的武功早已達到超神入化、與道合真之境,而且不斷升華,故其技擊造詣空古絕今,被世人疑稱為神。他與當時幾乎所有的武林高手都有交流,未嘗一負,未遇其匹,獨步當時。就是武功達到極致之后,不但身具不可思議的神通,還是最有可能破碎虛空而證得大道之人。不但武功超神入化,其人道德、品行、文采、書法均是時代之翹楚。可謂是一法通,萬法通,但有綠楊堪系馬,處處有路通長安。以武入道,自古有之。
八條大狗訓練有素,奔跑急速卻悄無聲息。不過一個時辰,就已經跑出了漠河地界。這里已經是大興安嶺,屬于寅大將的勢力范圍了。不過寅大將不喜歡朝廷或者幫派式的管理,更喜歡道家無為的方式。所以,平時沒有什么事發生的時候,幾乎沒有人能發現東北虎的蹤跡。
“我想起來了,是站在大魚尾巴處的那個男子。”小王突然說了這樣一句話。
“哦?有什么依據嗎?”寅大將顯然頗為滿意。
“那是個二十三四歲的男人,相貌清秀,有點那個張章的感覺。當時他跟孫胖子的副手交換了一下眼神,好像后來宣傳結束的時候,他還去抬那條大魚。”小王果然是頭腦清晰。
“沒錯。就是在抬大魚的時候,在魚身上做了手腳。把一種有特殊氣味的香料,涂在了大魚身上。如果我沒有犯錯的話,這種香料的氣味,直到這條魚被吃光,還是可以循到蹤跡。”寅大將補充說。
“我的天,那這魚還能吃了嗎?這得什么味啊?花了那么多黃金買到的魚,居然被人動了手腳。這孫胖子,真可惡。”小王激動地說,年青人的正義感總是這么充沛,表達也是非常直接和激烈。
“這個倒不必擔心。首先,這種香料,必定會是涂抹在魚鰭之上,尾鰭可能性較大。做人留一線,是不變之至理。什么事都做絕了,終究會反受其害。”寅大將的一席話,說得小朋友連連點頭。
“再有,我覺得這種香料的氣味,必須通過某種秘術才能感知,而不會明顯到只要嗅覺靈敏一點的高人就可以輕易發覺。”寅大將繼續爆料。
“哦?真的假的,您怎么知道的?”小孩子的好奇心就快爆棚了。
“我的功法之中,就有一種,恰好可以感知這氣味。”寅大將笑呵呵地說。
雪中奔行的這一夜,應該是小王同學此生受益最多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