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金融海嘯席卷全球(6)
- 風險博弈:金融危機中風云人物的財富之道
- 賈文
- 824字
- 2013-08-03 03:45:37
杜爾的操縱手法是以身為財政部長助理的優勢,無恥地利用內部信息來操縱市場,但最后以失敗告終,鋃鐺入獄,身敗名裂。
后來,隨著市場的發展出現了像利特爾這樣的股市操縱者,他們不像杜爾那樣利用公職去操縱市場,而主要利用對一些大的事件進行判斷來投機。可以說利特爾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市場投機者。當然,他也絕對不會拒絕使用欺騙手段。例如,他會在俱樂部里假裝掏手絹,卻故意從口袋里掉出一個寫著快去買某只股票的紙條,別的經紀人會以為他有什么特殊信息,趕緊去購買,而他借機出倉來獲利。
到了19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美國的金融被國際銀行家操縱,貨幣流通量非常小,經濟一片蕭條。好多上市公司不需要披露信息,即使披露,信息也完全是虛假的,這使得市場極度混亂,市場崩潰的頻率也非常高,嚴重阻礙了市場的健康發展。
“在這個充滿陰謀的時代,保密成為了成功的一個條件。……公司的財務報表……它顯示了公司收入的來源和數量、每一塊錢的用途、財產的收益、運營、供應、建設和維修所花的成本、公司的負債情況以及整體資金的處置情況,所有這些信息都必須精心編造,以供每個季度公布出來。”1870年華爾街《商務金融報》的這段話充分說明了當時上市公司缺乏誠信、資本市場信息嚴重不對稱的狀況。
在一場著名的伊利股票對決戰中,作為伊利公司董事會成員的古爾德集團,在市場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加印了5萬股的伊利股票,使伊利股票的流通盤一下擴大20%,使得試圖收購并逼空伊利股票的范德比爾特集團徹底失敗。
在當時的美國證券市場上,華爾街股市操縱者長期豢養法官,隨時頒布有利于自己的法律的情況,是司空見慣的事情,這使得市場高度混亂,市場崩潰的頻率也非常高,嚴重阻礙了市場的健康發展。于是,19世紀90年代的經紀人自己發動了革命,用公認會計準則和注冊會計師(CPA)來保證信息的真實并且編制并核實這些信息,上市公司開始遵守會計準則并公開披露信息,資本市場開始走向規范。這一時期經紀人的自發革命,是華爾街的一個重要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