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楊森部下師長白駒的鄉間別墅, 1939年冬由軍統局用作臨時看守所。當中美合作所建立時,白公館看守所奉命將人犯遷往渣滓洞,白公館房屋則讓給美方人員作為住所,名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直到抗戰勝利,1945年中美合作所撤銷,美方人員回國后,白公館才又恢復關押政治犯的職能,并在軍統局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后,改名為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這時,白公館才開始關押國民黨當局認為是“要犯...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白公館原為四川軍閥楊森部下師長白駒的鄉間別墅, 1939年冬由軍統局用作臨時看守所。當中美合作所建立時,白公館看守所奉命將人犯遷往渣滓洞,白公館房屋則讓給美方人員作為住所,名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
直到抗戰勝利,1945年中美合作所撤銷,美方人員回國后,白公館才又恢復關押政治犯的職能,并在軍統局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后,改名為國防部保密局看守所,這時,白公館才開始關押國民黨當局認為是“要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