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刺殺漢奸,做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刺殺王亞樵,做的就是殘害英雄的壞事。
說到王亞樵,咱要先說說斧頭幫,說說王亞樵其人。
斧頭幫?沒錯,就是周星馳主演的《功夫》中那個詭秘而又恐怖的“斧頭幫”。但是,“斧頭幫”可不是編劇憑空編造的,而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暗殺集團。而本文的主人公王亞樵就是現實中的“斧頭幫”幫主。
王亞樵可以說是民國時期一個最富有爭議的人,你可以說他是殺手,也可以說他是義士,還可以說他是黑社會頭目。
偉大領袖毛主席對王亞樵的評價是:“殺敵無罪,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涂。”能被毛主席如此評價的,自然不是一般人,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博得了毛主席如此高的評價呢?
王亞樵一生做過的事情很多,先說幾件大事:20世紀30年代,王亞樵派人在日本海軍第三艦隊旗艦“出云”號的底部安裝炸彈,給“出云”號造成了巨大的損傷;王亞樵還派人在日本人舉辦的“淞滬戰爭祝捷大會”上,炸死了日軍侵華最高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此外,炸傷日本駐華使節重光葵,殺死汪偽政府簽訂賣國協定的外交次長唐有壬,在國民黨六中全會的會場上刺殺汪精衛,用炸彈警告“不抵抗將軍”張學良……總之,說起王亞樵,當時的人們想起的就是一幅血肉橫飛的暗殺場景,也正因此,王亞樵被當時的媒體稱為“暗殺大王”、“遠東第一殺手”。
原國民黨軍統特務沈醉曾經說過:“世人都怕魔鬼,可魔鬼卻怕王亞樵。”就連戴笠也怕王亞樵,一聽說王亞樵要行動,第一個動作就和《功夫》中的警察一樣:關緊門窗。連復興社的后臺老板蔣介石,一聽到王亞樵這三個字也會腮幫子發酸。有“上海大鱷”之稱的青幫頭子黃金榮、杜月笙在上海橫行霸道慣了,但是一聽“斧頭幫”來了,也恨不得立刻繞道兒走……因為殺人無數,王亞樵以及他的“斧頭幫”在上海名噪一時。但是,那些被王亞樵刺殺的人,或者是千夫所指的獨夫民賊,或者是出賣國土的漢奸國賊,或者是犯我華夏的強盜賊子,所以王亞樵,稱得上是當時的一位正義英雄。可是,這樣一個勇猛的王亞樵,竟然不屬于任何組織,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個權貴,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就是一個勇猛的不怕死的黑幫“斧頭幫”的幫主。與《功夫》中那個“蒼蠅蚊子都是肉”,連貧民窟都要搶劫的“斧頭幫”截然不同的是,真實的“斧頭幫”,在王亞樵遭到暗殺之前,一直是一個奉行“擁孫、反蔣、抗日”和“希望通過暗殺震動社會、促使變革”的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幫會。
電影《功夫》中的“斧頭幫”幫主高大瘦削,走路說話流里流氣,霸氣蠻橫,真實的“斧頭幫”幫主王亞樵身材矮小瘦削,鼻梁上架著一副黑框水晶眼鏡,就連著裝也是中規中矩的。不熟悉的人,第一眼看到王亞樵,往往會以為他是個記者或者教書先生,萬萬想不到他是民國時期有名的“江淮大俠”。
那么王亞樵到底是何等出身?有什么樣的來歷呢?
王亞樵,1887年9月2日(農歷七月二十四日)生于安徽,他自幼聰明過人,而且喜歡讀書。王家祖輩以種田為生,王亞樵的父親忠厚善良,頗通醫道,經常在農閑時節為鄉親們免費看病。王亞樵十幾歲就參加了科舉考試,名列前十,遺憾的是,當時政治腐敗,官場舞弊嚴重,故而王亞樵雖然成績優異但是依然沒有入仕的機會。后來,王家因為不堪地主盤剝而離開老家,在附近的鎮上開了一家染坊。誰想到,染坊開了沒多久,就因為當地地頭蛇敲詐和豪奪而破產。
經歷過這些苦難,王亞樵對那些拼命壓榨百姓,卻無力抗擊入侵列強的豪強和清廷官吏恨之入骨,于是就與幾個友人組成了一個“正氣學社”。這個學社的成員們經常聚在一起讀書,他們都有一腔正氣,還經常見義勇為,深得鄉親們的稱贊。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年僅25歲的王亞樵與“正氣學社”的幾個骨干一起策劃起義,響應孫中山,但起義最終失敗,王亞樵只得逃亡到南京。
王亞樵到南京后不久,就結識了中國社會黨的負責人江亢虎。王亞樵在了解了中國社會黨之后,深為中國社會黨的革命精神所感動,就加入了中國社會黨,不久就被任命為該黨安徽支部負責人。王亞樵成為社會黨安徽支部負責人后,天天身穿破西裝,手持木棍,臥稻草,吃殘飯,不遺余力地為革命四處奔走。由于王亞樵善于演講,而且待人接物極其誠懇,很多有志青年在王亞樵的感召下加入了社會黨。1913年,安徽社會黨遭到北洋軍閥的通緝和屠殺,王亞樵只得和一群同志流亡到上海。
到了上海之后,王亞樵白天去碼頭扛大包、做苦力,夜晚就在大街上蓋著撿來的報紙睡覺。然而艱難的生活始終沒有消磨他的意志。
不久,王亞樵就結識了倡導無政府主義的著名學者景梅九,并加入了無政府主義研究小組。后來,王亞樵將在上海打工的安徽勞工組織起來,加以訓練規整,成立了一支懷揣利斧、能打能殺,專門殺富濟貧、見義勇為的隊伍,被時人稱為“斧頭黨”。
建立“斧頭黨”后,王亞樵一直追隨孫中山先生,后來還加入了國民黨,一度在國民政府任職。但是無論王亞樵的身份如何變化,這個文弱書生以暴制暴、以暴懲惡的宗旨和做法都沒有改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