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皮箱的故事
- 海邊的東財大
- 曹桂鋒
- 1177字
- 2014-04-09 17:01:39
入學之后,我只有一個從老家帶來的包用來裝東西。不知道家里是從哪里弄來那個包。一路上我跟父親就是背著這個包從館陶來到了大連。那時候人們拿的包大部分都帶著“上海”的字樣,大概上海這個大城市是人們向往的地方吧。這個包跟同學們比起來這個包顯得有點土氣,放在床頭的行李架上也不像那么回事,而且不能上鎖,我的錢和小存折無處可放。
我來到學校的商店,看到里面有幾種箱子,像是真皮做的,棕色的,看起來很高檔,一點也不土氣。更重要的是上面帶一個小鎖,能夠放貴重一點的東西。我狠狠心買了一個,記得是98塊錢。在八十年代末,我們上大學一學期也就花掉幾百塊錢,98塊錢對我來說真不是個小數目。
我把皮箱拎回宿舍,放在床頭的行李架上。把包里的東西全部掏出來裝進皮箱。我躺在床上看著豪華氣派的皮箱,心想宿舍的人回來肯定會贊賞一番。沒想到,他們見到之后不但沒有贊賞,甚至連問也沒有問。也許,在我心中這個花了很多錢的“貴重”的皮箱,在他們看來根本不值得一提。也可能是在他們看來,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就不該用這么高級的皮箱。總之,沒有得到同宿舍的人夸獎,讓我有點失落。
這個皮箱自此之后跟了我很多年。
大學四年,不管我是換宿舍,還是換床位,這個皮箱一直放在我的床頭。皮箱里放著我的衣服,存折等。存折就放在皮箱蓋子上的一個小兜里。平時皮箱就用那個小鎖鎖著,鑰匙隨身攜帶。皮箱上面可以放書,可以當個小小的桌子。
畢業的時候,這只皮箱跟幾個紙箱子,被打包托運到了SJZ。因為我根本不知道我未來的工作地點是在SJZ還是別的什么地方。當時來我們學校要人的是工商銀行河北分行,地點在SJZ,我只得先把東西托運到那里了。
誰知道去單位報到之后,我就直接被分配到了HD分行,據說是家在哪里就回哪里的分行。在HD分行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我才來到SJZ,跟我的好友郭煒找了一輛三輪車,到SJZ火車站把東西取出來,拉到了他的宿舍。記得當時我跟郭煒都不太會騎三輪車,覺得三輪車一點也不聽話,有時候直接就騎到馬路牙子了。
我坐火車回HD,自己帶不了這么多箱子,只帶了一部分回HD。然后托新同事小柳幫我把剩余的紙箱子帶回了HD。
這只皮箱經過這么一折騰,有一個地方凹下去一塊,估計是在托運的過程中被摔的。但是皮箱整體看起來還是比較新的。從此這只皮箱就又放在我的床頭,只不過已經不是學校宿舍的床頭,而是單位宿舍的床頭了。
1995年,我在上海出差期間,單位的宿舍被盜,這只皮箱的鎖子被敲掉了,里面放的一萬元國庫券也被盜了。這次被盜對我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那一萬元幾乎是我參加工作以來所有的積蓄。
結婚以后,這只皮箱基本上就被放在地下室了。雖然搬了幾次家,這只皮箱一直留著。有時候還會打開看一下,里面竟然還有我上學時的一兩件衣服,好像還有一個大學時用的已經壞掉的單放機。皮箱里面還散發著當年的味道和氣息。看到這些東西,思緒也會突然回到上學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