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地道也不過是半人深,不過,隔二十步就有一個燭臺,散發著幽光,但足以讓慕秋語看清。
這地道是不斷往下,本來只有半個身子高,去世越走越寬。不過,空氣卻越是稀薄,二十步一盞的燭臺已經變成了一百步一盞。
眼前都是黑燈瞎火的,好在路比較寬,比較平坦。
適應了黑暗,沿著燈光的方向走,也就對了。
慕秋語感覺走了有一里地的距離,現在恐怕早就出了自己的院子。這個方向,她也不好估摸,到了地下,人一下子就喪失了方向感。
不過,感覺自己身子,一直是向西在走。那么,貌似自己已經走過了松林,不知道現在上面是個什么地方?
她還沒有細想,便看見了一個岔道。左側望過去,倒是一扇門,右邊,依然是一條路。
計較半天,她決心推開左側的門,秘密,不應該是一重一重解開的么,既然跟前就有一個,那么,就直接從這個秘密開始,今后,總有時間來這里的,再慢慢探究也不遲。
慕秋語走到門邊,開始推。這個門,是個結實很重的石門,而且,臉石壁上面都堆了一層灰,那么,意味著很久沒人來過這里了。
她沒細想,用上吃奶的勁,才把門打開一個縫。他媽的,要不是這身上全是不知道哪兒來的傷,自己才不會費這么大勁兒呢。
差不多夠了可以鉆一個人進去的縫,慕秋語才停下來,鉆進門。
門里面,又是一片天地。
她打量著周圍的環境,里面什么都沒有,不過是一個空房間罷了,不過,細看,里面還有一個門。只是顏色和這個石壁近似,讓人容易忽視罷了。
慕秋語推這個門,還好,只是個木門,沒費勁,就推開了。不過,里面漆黑一片。她趕緊拿出事先備好的火折子,點燃,這才照亮了。這里面,倒是別有洞天。幾步寬的小屋子,里面有一個桌子,桌上只有一個靈位和兩個燭臺,里面的蠟燭都燃盡了。
“先師吳作人之靈位。”慕秋語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出來了,這里,難道是建造者或者建造者的師父的靈位?不然,誰還鬼鬼祟祟地把祭奠物品放在地道里面?
她自己看了一遍地面。地面上,積了一層的灰,不過,仔細看,還是能發現有些許不同。從門進來的位置到靈位擺放的位置,基本上隔一步的距離就有不同的灰跡,應該是腳印。
這些痕跡,應該是近一年內留下的,其他的,倒是看不出來。那也就是說明,這里,基本上,一年內,只有人來過一回?
這有點意思,可以這么解釋,這個靈位,有人一年來祭奠一次,不過,也可以這么解釋啊,有人在一年前不小心發現了這個地方,然后進了這屋子,發現沒什么東西,于是一年之內再沒有來過。
慕秋語也鬧不明白,要是有人能告訴自己一點什么東西就好,也免得自己總是這么猜來猜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