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遇到這種情況,弗萊明的同事們總是滿腹牢騷、怨天尤人。但弗萊明的態度則不一樣,他不是將發霉的培養液一丟了事,而是不斷地透過顯微鏡,觀察已經發霉的培養液,想了解為什么發霉的培養液就不能再使用。
經過不斷地研究,終于,弗萊明在顯微鏡下,清楚地看到,侵入培養皿的霉菌,正在不停地吞噬培養液中的細菌。弗萊明從中得到靈感,成功地在公元1929年,由一個個被實驗室同事舍棄不要的培養皿中,提煉出可以對...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每逢遇到這種情況,弗萊明的同事們總是滿腹牢騷、怨天尤人。但弗萊明的態度則不一樣,他不是將發霉的培養液一丟了事,而是不斷地透過顯微鏡,觀察已經發霉的培養液,想了解為什么發霉的培養液就不能再使用。
經過不斷地研究,終于,弗萊明在顯微鏡下,清楚地看到,侵入培養皿的霉菌,正在不停地吞噬培養液中的細菌。弗萊明從中得到靈感,成功地在公元1929年,由一個個被實驗室同事舍棄不要的培養皿中,提煉出可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