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百變魔術:戲法背后的故事
- 劉虔
- 2120字
- 2013-08-03 02:57:58
在邁入09年之際,一個特別的契機使得魔術又重新披著炫彩的外衣回到了人們的視線當中。各種形式的魔術猶如久旱逢甘霖一般開始欣欣向榮地迅速發展。隨著魔術技法的愈加成熟以及表現形式的與時俱進,魔術不僅不會讓觀眾覺得乏味,反而總是給人們一種新鮮且充滿了生命力的感覺。
當人們仍舊無知的時候,會覺得無法理解一些神奇的事物,于是人們便將這一切歸于神靈的力量。后來,在人們了解一些奧秘的時候,又會幻想著其他奇跡的出現,哪怕這些奇跡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而魔術就將這兩者很好地聯系在了一起,在滿足人們對奇跡的渴望的同時,又告訴人們,魔術的神奇就在于所有的驚奇其實都是人為反應,與神無關。就是這種現實與虛幻的相互交替,使得人們對魔術欲罷不能。魔術具體產生于何時何地,現在已經無法準確地考究了,但無論是在中國的上下五千年中尋找,還是在世界文化之林里徜徉,魔術無疑都是非常久遠地存在著。
在中國,魔術亦有幻術、眩術之稱,或許從名稱上就可以感覺到,當時這種奇異的現象多少帶有了一些宗教或者某種崇拜的味道,這讓我們不禁想象,當時的魔術在觀者們的心中是多么的神秘。種種不可思議的現象讓觀者覺得既新奇又恐懼。當時的魔術與現在的魔術相比也許不能同日而語,因為當時的魔術師并不是靠高超的手法或是絢爛的道具有意識地制造奇跡,對于當時的魔術師來說,最好的道具就是大自然創造的一些在當時無法解釋的現象,在那個時候哪怕是風雨雷電也能讓人們嘆為觀止。當然最早的魔術除了會讓人們感到恐懼以外還會讓人們產生一種對生計的期盼:希望神靈或是神跡能夠給自己帶來豐衣足食、六畜興旺的平安生活。
當魔術走下神壇來到民間的時候又多了一個相對柔和的名字:戲法。關于這個“戲”字,早在劉向的《烈女傳》中就有相應的記載:“夏桀既棄禮儀,求倡優侏儒,而為奇偉之戲。”而對于此“戲”,曾國珍先生又有這樣的注釋:“這里所說的戲,既不是原始的舞蹈,也不是漢代以后的戲劇,而是正在形成的戲法、雜技之類的表演……”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客”、“士”階層中就有這種類型的能人異士,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滿足諸侯君王們渴望長生不老、權勢永存的愿望。而“真正”具有這樣神功的方士或幻師們的本領也就被眾人口耳相傳的神乎其神了,在當時人們的眼中,這些術士不僅可以飛檐走壁,還可以隨意變換自己的身份,甚至是自己的性別。而這一時期也有了關于西域魔術的傳入記載。
到了漢朝,戲法開始大規模地興盛起來,這一時期本國的戲法也成了歡慶喜宴,甚至是顯示國威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這一時期產生了我國記載最早的魔術節目:“魚龍曼延”和“東海黃公”等等。早期的幻術也好,還是民間稱為戲法的魔術也罷,都籠罩在一層層的宗教外衣之下。我國本土的宗教——道教,它與魔術的發展和推廣有著極其緊密的聯系。而在道教之中,所有得道的人都會被稱為“仙”,在道教的教義中,這些仙人是具有“撒豆成兵”、“點石成金”、“呼風喚雨”等法術,并能夠在眨眼之間制造出變幻莫測的奇跡的人,因此有些魔術師都會以仙人的名義為自己打開知名度。到了隋唐時期,魔術的系統不僅更加完備,規模也越來越宏大,而且中國本土的魔術也開始向周邊的一些國家流傳。
到了宋朝時期,由于當時的社會環境極為不穩定,戲法藝人已經由一開始的宮廷表演向民間表演轉變,從真正意義上走入民間,而中國最早的魔術民間團體也是在宋朝出現的。這個時候的戲法開始出現不同種類的表演技巧以及分工。完全可以說是亂世推動了魔術的發展,在如此內憂外患的宋朝,魔術反而有了一個較為繁榮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戲法已經成為街頭巷尾不可或缺的娛樂項目之一,在這一時期產生了很多中國古戲法中的名作:“九連環”、“仙人栽豆”、“古彩戲法”等,這些魔術在世界魔術之林里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到了清朝中期,很多表演魔術的藝人流落海外,而國外的許多魔術表演團隊也不斷地來到中國。因此中國的那些“變戲法”的藝人在保持傳統手藝的基礎上兼收并蓄,近代的魔術技巧及手法開始逐漸形成。而中國傳統古戲法也并沒有因為其年代的久遠而逐步被淘汰,相反,越來越多的中外魔術師開始有目的地研究中國的古彩戲法,這些古典的智慧將會散發出新的光芒。
歷史以及經驗證明,有魔術師的地方從來不缺少聚集的人群,因此,優秀魔術師的人氣從來都是很旺盛的。在電影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銀幕上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但卻沒有做不到的。但是對于觀眾來說,絢爛的電影特技帶來的驚嘆是遠遠不如魔術師們在眨眼之間所展現出來的神奇。因此優秀的魔術師是最能勾起人們心底那種見證奇跡的沖動。魔術的魅力就在于人們明知道是假的,但還是愿意接受這種奇跡,并想探究它的奧秘,甚至是學會魔術,帶給他人驚喜。
來看看這本書吧!在你無法親眼看到魔術師表演的時候,就讓自己成為一個會制造奇跡的人吧!哪怕只是一個小魔術,也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驚喜帶來感動。書中所教的魔術技巧也許離真正的魔術大師仍然有巨大的差異,但是普通人的生活只需要點滴的驚喜就足以歡樂,如同平靜湖水中的漣漪遠比海嘯中的浪花來的明顯。這本書不敢說是制造奇跡的教科書,但卻是你邁向靈動生活的鋪路石。在文字當中捕捉點點驚喜,加上你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你會是那個見證奇跡的人。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劍來(1-49冊)出版精校版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陳平安,唯有一劍,可搬山,斷江,倒海,降妖,鎮魔,敕神,摘星,摧城,開天!我叫陳平安,平平安安的平安,我是一名劍客。走北俱蘆洲,問劍正陽山,赴大驪皇城,至蠻荒天下。斬大妖,了恩怨,會舊人,歸故鄉。刻字劍氣長城,陳平安再開青萍劍宗!
天之下
昆侖紀元,分治天下的九大門派為新一屆盟主之位明爭暗斗,關外,薩教蠻族卷土重來……亂世中,蕓蕓眾生百態沉浮,九大家英杰輩出,最終匯成一首大江湖時代的磅礴史詩,并推動天下大勢由分治走向大一統。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